联大学堂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网上考试答案
固定资产报废报修制度归国有资产管理局统一处理的权限必须在 |
A.万元以下 B.万元以上 C.5000元以上 D.5000元以下 |
|
在编班中应做到一般小学每班 |
A.40至45人 B. 45至50人 C.50至55人 D. 55至60人 |
|
长期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 法国 |
|
在我国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了教育经费“两个增长”的原则的法律是 |
A.教师法 B.义务教育法 C. 教师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
|
实现学生班级管理的基本条件 |
A.确立班级管理的正确目标 B.形成班干部队伍 C.加深彼此了解 D.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
|
教育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和学生的矛盾 B. 教与学的矛盾 C.后勤与前勤的矛盾 D.当前与长远的矛盾 |
|
1901年柏格列对学校办学成本进行分析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教室管理》 C.《学校报告与学校效果》 D.《学校管理与改进人际关系》 |
|
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是 |
A.长期性 B. 全局性 C. 关键性 D. 层次性 |
|
有助于评价对象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诊断的评价形式是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自我评价 D. 他人评价 |
|
我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 绝对评价 |
|
简述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依据。 |
|
|
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
|
|
什么是教育评价? |
|
|
什么是校园精神文化? |
|
|
教育事业费预算分为人员经费和( )。 |
|
|
依靠许多专家或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与智慧来揭示质量指标的方法叫 |
A.数量表示法 B.程度表示法 C. 专家判定法 D.头脑风暴法 |
|
对各项教育质量标准用具体数字表现出来的方法叫 |
A.数量表示法 B. 程度表示法 C. 专家判定法 D. 头脑风暴法 |
|
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重新设立了教育视导机构——督导司,是在 |
A.1985年 B.1986年 C. 1991年 D.1996年 |
|
由研究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叫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 经验总结法 D.行动研究法 |
|
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检查 B. 总结 C.计划 D.实施 |
|
决定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原则的要素主要是 |
A.德育管理的系统性 B.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 C.德育管理的性质 D. 德育管理的系统性 |
|
教学工作的管理首先是 |
A.教务工作的教育 B.教学思想的管理 C. 教学过程的管理 D.教学方法的管理 |
|
在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叫 |
A.教育规划 B. 教育发展战略 C.教育发展计划 D. 教育方针 |
|
管理过程的起点是 |
A.检查 B. 总结 C. 计划 D. 实施 |
|
( )是指在学生班集体交往中,对各种是非、美丑的大多数人的评论。 |
|
|
《义务教育法》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了教育经费( )的原则,使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了法律保证。 |
|
|
20世纪初,以发起科学管理运动推动了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的人是 |
A.泰勒 B.法约尔 C.斯奎登 D.德鲁克 |
|
教育管理质量的核心是 |
A.教师的质量 B.学生的质量 C. 后勤的质量 D.管理的质量 |
|
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是 |
A.用人制度 B.分配制度 C.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 D. 职权划分制度 |
|
文化产生的首要条件是 |
A.文化环境 B. 文化主体 C. 创造文化的手段 D. 经济发展 |
|
用传统的甲乙丙丁划分优良中差等级,这种质量标准的表示法叫 |
A.数量表示法 B.程度表示法 C.专家判定法 D. D头脑风暴法 |
|
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者是 |
A.洛克 B.欧文 C. 泰勒 D. 菲根鲍姆等人 |
|
协调社区各种教育力量的机构是 |
A.社区教育委员会 B.家长学校 C. 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
|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效率 B.目标 C.技术 D.设备 |
|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 )是管理过程的起点。 |
|
|
质量分析分为两类:一是分层分析,二是根据前后相联系的状态和结果进行状态分析和( )。 |
|
|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依法管理 B.福利优厚 C.高薪养廉 D.宁缺毋滥 |
|
发挥校长领导职能的重要保证是 |
A.教育管理体制 B. 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 C. 规章制度 D. 机构设置 |
|
没收违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属于 |
A.申诫罚 B. 能力罚 C. 财产罚 D. 救济罚 |
|
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督导的产生,建立我国最早的近代教育督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育部督学规程》 B. B《省市督学规程》 C. C《视学官章程》 D.D《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
|
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属于 |
A.申诫罚 B.能力罚 C. 财产罚 D. 救济罚 |
|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前提和手段是 |
A.自我意识 B.严格管理 C. 思想教育 D.物质刺激 |
|
发展战略起始于发展经济学,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
A.赫兹伯格 B.莫顿 C. 赫希曼 D. 鲁宾 |
|
保存知识最重要的地方 |
A.资料中心 B.档案 C. 图书馆 D.计算机及网络 |
|
下面对教育管理学表述错误的是 |
A.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C.教育管理学没有社会属性 D.教育管理学具有自然属性 |
|
教师劳动最根本的性质 |
A.训练技能 B.灌输知识 C.培养人 D. 培养能力 |
|
教育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
A.注重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 B.注重升学率 C.注重优秀率 D.搞好教师福利 |
|
管理过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管理学家 |
A.亨利?法约尔 B. 林德尔?古利克 C.泰勒 D. 斯奎登 |
|
在学校管理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社区 B.居委会 C.学校 D.教育局 |
|
教育督导机构是 |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 调研咨询机构 D.相对独立 |
|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
|
|
如何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 |
|
|
什么是教育管理过程? |
|
|
中小学教育规划制订的出发点是 |
A.教育现状的诊断与分析 B.教育规划目标 C.教育发展目标 D.教育规划行动方案的拟订与选择 |
|
必须要经常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否则任何系统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种原理叫 |
A.反馈原理 B. 有序原理 C.整体原理 D. 封闭原理 |
|
构成学校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晴雨表的文化是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 制度文化 D.行为文化 |
|
国家教委颁布《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至此,中国的教育督导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基本的规范要求,这一年是 |
A.1985年 B.1986年 C. 1991年 D. 1996年 |
|
制订德育管理原则主要的依据是 |
A.上级的指示 B.学生的现状 C. 现实要求 D. 德育管理的规律 |
|
在1941年首先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学者是 |
A.拉尔夫?泰勒 B. 大桥正夫 C.孔茨 D.德鲁克 |
|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德育 B.教学 C.体育 D. 后勤 |
|
下面关于教育人员管理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教育人员主要属于脑力劳动者 B.教育人员的劳动成果,一般属精神产品 C.周期较长,过程复杂 D.教育人员的劳动缺少创造性 |
|
办学特色形成的基本因素是 |
A.校长 B. 教师 C. 干部 D.学生 |
|
办学特色形成的决定因素是 |
A.校长 B.教师 C. 干部 D. 学生 |
|
教育行政机关应相对人申请,赋予其进行某种活动权利的教育行政措施叫 |
A.通知 B.批准 C.许可 D. 注册 |
|
隋唐时期,朝廷开始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衙署,称 |
A.太学 B.国子监 C. 大理寺 D. 礼部 |
|
( )是公务员队伍的主要“出口”。 |
|
|
礼乐兼求,是蒙养教育一大原则,所谓礼多指儿童外在的行为习惯训练,所谓乐多指( )。 |
|
|
长期目标是对教育管理状况的长远规划,又称 |
A.战役性目标 B.战术性目标 C. 战略性目标 D. 中介性目标 |
|
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 |
A.班集体 B.班委会 C.学生会 D.共青团 |
|
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是从单纯经济观点来考虑教育的发展,这种方法产生于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二战前 |
|
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 |
A.职业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成人教育 D.基础教育 |
|
校园文化理想往往凝聚为 |
A.校风 B.教风 C. 校训 D. 学风 |
|
学校设备不得任意拆改,必须拆改的,应由上级主管局审批的设备单价在 |
A.500元以上 B. 300元以上 C. 700元以上 D. 800元以上 |
|
什么是定量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