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河南理工大学社会保障学网上考试答案
日本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备的条件为 ( ) |
A.一般被保险人必须在失业前一年里至少有10个月的投保记录 B.不须经过一定的等待期 C.被保险人需要具备工作的能力,工作意愿并无要求 D..-般被保险人必须在失业前一年里至少有6个月的投保记录 |
|
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 |
A.列人生产成本,在交纳所得税前收支 B.列人工资成本.在交纳所得税前收支 C.不列入工资成本,在交纳所得税前收支 D.不列入生产成本,在交纳所得税前收支 |
|
实施目的是保证劳动者在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失业时享受基本生活权利的为 ( ) |
A.医疗保险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 |
|
实施对象是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 )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
|
负担养老费的实际就业的社会劳动人数中不包括 ( ) |
A.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 B.不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 C.标准劳动年龄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 D.标准劳动年龄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 |
|
假设每次伤残的津贴为1000美元,工人有100万人,过去平均每年有5万工人因工负伤,则人均投保费为 ( ) |
A.100美元 B.120美元 C.200美元 D.50美元 |
|
社会保险制度中计划性最强的为 ( ) |
A.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
|
以下关于工伤保险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伤保险自愿实施 B.劳动者不需缴纳保险费 C.工伤保险不保障职业病 D.因工和非因工负伤给付相同 |
|
( )是第一个推出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
|
属于失业中最严重的形态,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最严重的是 ( ) |
A.摩擦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
|
(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
A.1883年俾斯麦颁布的《医疗保险法》 B.1884年德国《社会工伤保险法》 C.1601年《伊利莎白济贫法》 D.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 |
|
总投保费率为 ( )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B.个人投保费 C.用人单位投保费率 D.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的差额 |
|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 ( ) |
A.最高纲领 B.最低纲领 C.特殊纲领 D.一般纲领 |
|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筹措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及 ( ) |
A.预期收付式 B.部分积累式 C.个人积累式 D.国家积累式 |
|
我国失业保险的管理机构为 ( ) |
A.国家 B.社会 C.企业和事业单位 D.保险公司 |
|
群众优待可分为 ( ) |
A.精神优待和保险优待 B.医疗优待和政治优待 C.权利优待和补贴优待 D.政治优待和物质优待 |
|
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 ) |
A.投资收益 B.捐款 C.被保险人和雇主 D.贷款 |
|
“五保”不包括 ( ) |
A.保吃 B.保穿 C.保住 D.保富 |
|
不属于必要劳动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范畴的是 ( ) |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工资 D.补贴 |
|
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 ( ) |
A.累进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B.累退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D.均等保险费制和累退保险费制 |
|
1979年首先采取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的国家是 ( )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前苏联 |
|
新加坡收效显著的社保模式一强制储蓄型,又可称为 ( ) |
A.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B.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
|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又可称为 ( ) |
A.劳保医疗 B.公费医疗 C.合作医疗 D.自费医疗 |
|
在用人单位投保费率较高的国家,促使企业家用机器代替工人劳动进行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 ( ) |
A.高社会待遇 B.高工资待遇 C.高社会福利 D.高社会保险费 |
|
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 ) |
A.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 |
|
生育保险属于 ( ) |
A.短期性补助 B.长期性补助 C.保险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
|
我国规定,失业者劳动年龄条件是 ( ) |
A.男18-65,女18 -60 B.男18-65,女19-62 C.男16-59,女16 -54 D.男18-60,女18-55 |
|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 ( ) |
A.社会保障管理措施和管理目标的总和 B.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和 C.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的总和 D.社会保障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的总和 |
|
我国企业职工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现行办法实行 ( ) |
A.发给医疗保险费制度 B.子女顶替制度 C.发给养老金制度 D.退休制度 |
|
不属于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有 ( ) |
A.现金给付 B.医疗给付 C.A和B都属于 D.物质给付 |
|
所有国家都允许选择的社保基金投资方式,除国债外,还有 ( ) |
A.银行存款 B.不动产 C.企业债券 D.股票 |
|
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 |
A.流动性 B.收益性 C.安全性 D.多元性 |
|
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是( ) |
A.社会保障的各个项目向受益人支付的金额、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B.社会保障的实际收支水平 C.保障对象实际需要的金额、实物和服务数量 D.保障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 |
|
旅游业的失业现象属于 ( ) |
A.结构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
|
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 ) |
A.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B.退出现役的军人 C.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D.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 |
|
真正意义上代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是( ) |
A.1601年《伊利莎白济贫法》 B.19世纪30年代《新济贫法》 C.1883年德国俾斯麦《医疗保险法》 D.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 |
|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 ( ) |
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B.经济发达、物质水平缓慢发展 C.经济落后、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D.经济发达、物质水平缓慢发展 |
|
托儿所、幼儿园等属于我国职工福利中的 ( ) |
A.集体福利设施 B.个人生活福利性补助 C.文化福利 D.娱乐福利 |
|
我国地方政府对终生只生育1个孩子的工作妇女,规定假期可延长到 ( ) |
A.90~180天 B.180~360天 C.180~270天 D.90天~150天 |
|
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的为 ( ) |
A.美国 B.英国 C.瑞士 D.瑞典 |
|
不属于我国社会安置方式的为 ( ) |
A.出国安置 B.就业安置 C.回原籍安置 D.离退休安置 |
|
我国企业交纳的医疗社会保险基金占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工资总额的 ( ) |
A.5% B.6% C.10% D.3% |
|
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和投资原则,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基金可作如下投资( ) |
A.银行存款 B.信托存款 C.有价证券投资 D.不动产投资 |
|
切实保障基本生活的养老保险原则是指( ) |
A.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B.解除劳动义务 C.退休金与退休前工资收入相联系 D.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
|
选择保险型的基金筹集模式的国家有( ) |
A.瑞典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
|
以下情况属于摩擦性失业的是( ) |
A.周期性经济衰退引起的失业 B.工人转岗时出现的工作中断 C.拒绝接受岗前培训而失业 D.青年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而失业 |
|
实施鼓励人口增长的国家有( ) |
A.前苏联 B.法国 C. 韩国 D.日本 |
|
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 ) |
A.法律强制性 B.营利性 C.对象社会性 D.福利性 |
|
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它包括( )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盲人补助 D.老年补助 |
|
享受医疗保险给付的资格条件有( ) |
A.被保险人患病时已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并且是因工患病而又不能从雇主方获得正常工资或病假工资 B.被保险人必须交足规定的最低合格期间内的保险费 C.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工作期限 D.被保险人必须生活条件困难 |
|
以下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说法正确的是( ) |
A.依据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设立 B.管理机构是政府部门或政府特别授权的专门机构 C.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D.主要由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构成 |
|
失业保险比率包括下列 ( ) |
A.统一比例制 B.固定金额制 C.工资比例制 D.混合制 |
|
工伤保险费率确定的主要方法有( ) |
A.单独确定法 B.集体确定法 C.统一确定法 D.区域确定法 |
|
工伤保险基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有( ) |
A.逐年平衡式 B.当年平衡式 C.阶段平衡式 D.总体平衡式 |
|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 ) |
A.保障社会安定 B.提高社会福利 C.促进经济增长 D.推动社会进步 |
|
我国目前对工伤人员的保障主要有( ) |
A.工资收入保障 B.医疗保障 C.假期保障 D.退休护理费保障 |
|
计划生育保险的主要形式有( ) |
A.委托保险公司办理,国家和集体缴费为主 B.与银行合作,成立儿童福利会、基金会 C.绿色保险 D.单位缴费 |
|
我国工伤保险的原则有 ( ) |
A.“无责任补偿”原则 B.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相区别原则 C.过错原则 D.“优待”原则 |
|
在社会保险中,对保费负担的比例各国各险种不一致,各方负担保费比例的多少,通常由( )决定。 |
A.保险险种的性质 B.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C.国家的社会保险政策 D.保费缴纳方的意愿 |
|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大致有三种 ( ) |
A.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集资 B.个人和国家集资 C.企业与个人双方集资 D.政府和企业集资 |
|
简述社会保险费的分担方式。 |
|
|
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
|
|
简述生育保险的特点。 |
|
|
简述我国传统医疗保险体制的弊端。 |
|
|
简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
|
简述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
|
|
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分为哪几种模式。 |
|
|
工伤保险具有哪些特征。 |
|
|
简述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
|
|
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有关失业问题的决议称为 ( ) |
A.《失业救济公约》 B.《失业保险公约》 C.《失业公约》 D.《就业公约》 |
|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被认为是 ( ) |
A.富裕 B.勉强度日 C.小康水平 D.绝对贫困 |
|
不属于中央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有 ( ) |
A.组织研究拟订社会保障法规草案 B.负责组织社会保障各项收入的完成 C.统一管理和组织调剂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差异 D.代表政府从事有关与国际上社会保障机构的合作交往 |
|
普遍性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理论依据者为 ( ) |
A.凯恩斯 B.马克思 C.亚当·斯密 D.贝弗里奇 |
|
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 ( ) |
A.差异性 B.区域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
|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是 ( ) |
A.地方政府 B.民政部门 C.劳动部门 D.财政部门 |
|
大部分国家失业保险的等待期间为 ( ) |
A.5~9天 B.3~7天 C.3~10天 D.4~12天 |
|
生育保险待遇不包括 ( ) |
A.假期 B.补偿 C.津贴 D.报销 |
|
医疗保险的性质为 ( ) |
A.任意保险 B.自由保险 C.强制保险 D.任意保险或强制保险 |
|
按照1951年颁布、195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包括( ) |
A.有工人、职员100人以上的公私合营企业 B.有工人、职员100人以上的国营企业 C.铁路、邮电、航运各单位及其附属单位 D.工矿、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单位 |
|
非自愿性失业包括: ( ) |
A.制度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
|
简述社会救助对象的范围。 |
|
|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意义。 |
|
|
不属于职工福利基本特征的为 ( ) |
A.社会性 B.普遍性 C.集体性 D.补充性 |
|
在我国生育保险的对象为( ) |
A.所有女性劳动者 B.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已婚女性劳动者 C.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已婚女性劳动者 D.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已婚女性劳动者 |
|
最大的优点是计算便利,易于普遍实施;在保险金给付方面具有收付一律平等的意义的为 ( ) |
A.均等保险费制 B.固定比例制 C.累进费率制 D.比例保险费制 |
|
多数国家失业保险的给付期限为 ( ) |
A.36~40周 B.8~36周 C.32~40周 D.28~40周 |
|
社会救助( ) |
A.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 C.保证人们生活改善的需要 D.保证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
|
日本雇佣保险制的基本结构分为 ( ) |
A.预防措施和巩固措施 B.失业保险措施和善后措施 C.失业保险措施和预防措施 D.善后措施和预防措施 |
|
伤残津贴是给予失去劳动能力者的,其劳动能力的失去是 ( ) |
A.部分 B.完全 C.永久 D.暂时 |
|
绝大多数国家的生育制度规定,被保险人在生育前后应交纳保费,一般规定期限为产前最近的 ( ) |
A.12个月 B.6个月 C.2个月 D.5个月 |
|
( )是我国第一部包括工伤、死亡遗嘱社会保险在内的全国统一性法规。 |
A.《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
|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
A.家庭 B.政府 C.企业 D.个人 |
|
社会保障的模式有 ( ) |
A.救助型社会保障 B.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C.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D.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
|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
A.国家 B.个人 C.社会组织 D.家庭 |
|
简述“无过失补偿理论”的主要内容。 |
|
|
享受失业保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
|
|
简述我国现代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
|
“妥善安置,各得其所”是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 ( ) |
A.原则 B.方针 C.基础 D.中心 |
|
南斯拉夫的失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为 ( ) |
A.全部由政府负担 B.全部由企业负担 C.由政府和企业共担 D.全部由被保险人负担 |
|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 ( ) |
A.保障全体劳动者生活福利 B.保障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 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D.维持社会稳定,健全社会福利 |
|
“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是 ( ) |
A.马克思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亚当·斯密主义 D.哈贝马斯主义 |
|
在失业保险中,失业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或有意失掉就业机构介绍的适当职业者,将暂时或永远停止其失业供给。下列不属于适当职业的有( ) |
A.涉及改行,未考虑失业者的能力而硬性指派的新职业 B.搬迁到无适合住房地点的职业 C.工作条件或工作报酬都远不如失业前所在的单位 D.劳资纠纷所空缺出来的职业 |
|
养老保险具有哪些特点。 |
|
|
简述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