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信阳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网上考试答案
在迁移理论中,提出共同要素迁移理论的人是() |
A.贾德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安德森 |
|
考试时注意自己答题速度和时间,属于()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
|
阅读技能是一种() |
A.学习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动作技能 |
|
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3~6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
|
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
|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
|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一见钟情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
|
苛勒认为学习的实现是通过() |
A.尝试错误 B.顿误 C.同化 D.意义建构 |
|
教师对学生公开表扬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 |
A.正强化作用 B.负强化作用 C.替代强化作用 D.自我强化作用 |
|
个体把成功或失败归时于努力,这属于() |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不稳定的内部归因 C.稳定的外部归因 D.不稳定的外部归因 |
|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
A.抛锚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探索教学 D.合作教学 |
|
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反思最集中体现在() |
A.积极的验证阶段 B.重新概括阶段 C.观察与分析阶段 D.具体经验阶段 |
|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 |
A.学习准备 B.定势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
|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
|
思维可以逆转,并获得了长度、面积等守恒的儿童,其认知发展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
|
命题 |
|
|
同化 |
|
|
元认知控制 |
|
|
强化物 |
|
|
下位学习 |
|
|
简述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过程。 |
|
|
简述先行组织者的含义及类型。 |
|
|
简述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思路。 |
|
|
简述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迁移理论。 |
|
|
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五种分类。 |
|
|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 |
|
|
画出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论述其教学启示。 |
|
|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 |
A.学习准备 B.定势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
|
首次提出“控制点”理论,并依据这一理论,将归因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的心理学家是() |
A.海德 B.凯利 C.罗特 D.维纳 |
|
公开表扬进步大的同学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 |
A.正强化作用 B.负强化作用 C.替代强化作用 D.自我强化作用 |
|
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过程的人是() |
A.维果茨基 B.加涅 C.乌申斯基 D.华生 |
|
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
|
使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人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加涅 |
|
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比较法 |
|
拉小提琴的技能是一种() |
A.学习技能 B.心智技能 C.运算技能 D.动作技能 |
|
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即一般教育效能感和() |
A.自我效能感 B.个人教学效能感 C.管理效能感 D.以上都不正确 |
|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至成人 |
|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说的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
|
在记单词时使用谐音联想法,这属于何种策略() |
A.精细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
|
下列不属于斯腾伯格智力三元成分的是() |
A.分析性能力 B.创造性能力 C.组织能力 D.应用性能力 |
|
用来表征陈述性知识的典型方式是() |
A.命题 B.图像 C.图表 D.直觉 |
|
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获得() |
A.练习 B.反馈 C.学徒关系 D.经验 |
|
成长需要 |
|
|
学习风格 |
|
|
精细加工策略 |
|
|
练习律 |
|
|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
|
|
简述随机通达教学的核心思想。 |
|
|
比较正强化与负强化的异同。 |
|
|
比较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
|
|
简述人类学习的特点。 |
|
|
试述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前四个阶段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
|
|
试述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
|
|
组合学习 |
|
|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
|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
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
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听到声音 |
|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性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
|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
|
“学习即联结,心即联结系统”,持这种学习观的学派是() |
A.建构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
|
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以上都不对 |
|
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苛勒 C.桑代克 D.布鲁纳 |
|
考试时注意自己答题速度和时间,属于(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
|
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
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
|
马斯洛认为,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是() |
A.内在学习 B.外在学习 C.社会学习 D.以上都不对 |
|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
|
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是() |
A.行动研究法 B.统计法 C.归纳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
|
概念教学中为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 |
A.正例 B.规则 C.反例 D.变式 |
|
潜伏学习 |
|
|
顺应 |
|
|
微格教学 |
|
|
抛锚式教学 |
|
|
泛化 |
|
|
简述先行组织者的含义及类型。 |
|
|
简述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 |
|
|
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区别与联系。 |
|
|
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
|
简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角色。 |
|
|
根据归因理论,试述如何引导高中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归因。 |
|
|
根据冯忠良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解释小学生学会解应用题的过程 |
|
|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
|
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被试的言行进行考察,从而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
|
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
|
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
|
外国人学习中文时,能区分“银行”和“很行”的含义与读音,这体现了()原理。 |
A.负强化 B.泛化 C.分化 D.正强化 |
|
赫尔提出公式:sEr=K×D×H,其中D代表的是()。 |
A.内驱力 B.反应潜能 C.诱因动机 D.习惯强度 |
|
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
|
托尔曼通过“位置学习实验”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 |
A.图式 B.认知结构 C.认知地图 D.学科基本结构 |
|
斯皮罗等人提出的认知灵活理论属于()。 |
A.学习的认知理论 B.学习的联结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
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等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好奇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
|
下列适合用内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青少年偷偷抽烟 |
|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小雷面对升学考试,觉得自己考不上想弃考。影响小雷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 |
A.自身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他人的言语劝说 D.自身的情绪唤醒 |
|
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最有利于学习。 |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
|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
|
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低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最高 B.最低 C.中等 D.最高或最低 |
|
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相一致。 |
A.动机原理 B.强化原理 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 D.成熟概念 |
|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
|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
|
教育心理学是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
A.正确 B.错误 |
|
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客体和主体。 |
A.正确 B.错误 |
|
学生听见铃声走进教室是无条件反射。 |
A.正确 B.错误 |
|
研究如何应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是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之一。 |
A.正确 B.错误 |
|
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学习公式是S-O-R。 |
A.正确 B.错误 |
|
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意义学习。 |
A.正确 B.错误 |
|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中性刺激必须早于无条件刺激出现。 |
A.正确 B.错误 |
|
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
A.正确 B.错误 |
|
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该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
A.正确 B.错误 |
|
小明将当天学到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以巩固知识,采用的是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
A.正确 B.错误 |
|
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 |
A.正确 B.错误 |
|
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
A.正确 B.错误 |
|
闻到刺激性烟雾会打喷嚏是条件反射。 |
A.正确 B.错误 |
|
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点;顿悟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点。 |
A.正确 B.错误 |
|
动物可以形成高级条件作用。 |
A.正确 B.错误 |
|
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严格限于可观察到的行为。 |
A.正确 B.错误 |
|
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属于逃避性条件作用。 |
A.正确 B.错误 |
|
惩罚与消极强化是一样的。 |
A.正确 B.错误 |
|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他必须认知这条件,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所以,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径。 |
A.正确 B.错误 |
|
直接经验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 |
A.正确 B.错误 |
|
简述回避条件作用的概念并举例。 |
|
|
论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及教育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