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河南理工大学大学化学网上考试答案
苯醌是常用的分子型阻聚剂,一般用单体的百分之几就能达到阻聚效果()。 |
A.1.0%一0.5% B.1.0%一2.0% C.2.0%一5.0% D.0.1%一0.001% |
|
在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时,遇到管路拐弯时应()。 |
A.成直角 B.圆弧 C.成45度角 D.成60度角 |
|
下列关于链转移叙述错误的是( )。 |
A.活性链可能向单体、引发剂、溶剂、大分子转移 B.链转移结果,自由基数目不变,聚合速率可能变可能不变 C.随着温度升高,链转移速率常数减小,链增长速率常数增加 D.都不正确 |
|
苯乙烯单体在85℃下采用BPO为引发剂,在苯溶剂中引发聚合,为了提高聚合速率,在聚合配方和工艺上可采取( )手段。 |
A.加入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 B.增加苯的用量,降低单体浓度 C.提高引发剂BPO的用量 D.提高聚合温度 |
|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高效阻聚剂() |
A.硝基苯 B.苯醌 C.FeCl3 D.O2 |
|
在聚氯乙稀的聚合中,PVC的聚合度主要取决于向()的链转移常数。 |
A.单体 B.引发剂 C.溶剂 D.瓶壁 |
|
某缓冲溶液含有等浓度的X-和HX,X-的Kb=1.0×10-12,此缓冲溶的pH值是( ) 。 |
A.4 B.7 C.10 D.14 |
|
在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中,聚氯乙烯的平均聚合度主要取决于向()转移的速率常数。 |
A.溶剂 B.引发剂 C.聚合物 D.单体 |
|
以下物质作为溶剂,链转移常数最大的是()。 |
A.苯 B.甲苯 C.乙苯 D.异丙苯 |
|
有基元反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B.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的浓度增加一倍,都将使反应速度增加一倍 C.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度也将减半 D.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增大一倍,则反应速度增大两倍 |
|
何谓竞聚率?它有何物理意义? |
|
|
试讨论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
|
|
简要解释下列名次,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1) 本体聚合、气相聚合、固相局和、熔融缩聚 (2) 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界面缩聚 (3) 溶液聚合、淤浆聚合、均相聚合、沉淀聚合 |
|
|
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 活性中心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结合有几种形式?其存 在形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存在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如何? |
|
|
何谓异构化聚合? |
|
|
在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且所 得的聚合物多为无规立构。 |
|
|
双基终止 |
|
|
单基终止 |
|
|
无机高分子 |
|
|
聚合反应 |
|
|
聚合度 |
|
|
橡胶 |
|
|
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的散热问题可由()、()来克服。 |
|
|
聚合物有两个分散性,是()和()。 |
|
|
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M·]和自由基寿命τ的变化为(),()。 |
|
|
引发剂损耗原因:()、()。 |
|
|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当转化率较高时,会出现聚合反应速率(),这种现象又称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
按单体与聚合物组成差别分为 ()、()和 ()。 |
|
|
苯乙烯本体聚合初期()考虑自动加速现象,而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初期()考虑自动加速现象(均填需要/不需要)。 |
|
|
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增加引起的,又称为()加速的原因可以由链终受()控制来解释。 |
|
|
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如欲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升高或降低)聚合温度,或()(升高或降低)引发剂浓度。 |
|
|
已知:2NO+2H2=N2+2H2O,当反应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1/8,则该反应为( C )级反应 |
A.1 B.2 C.3 D.0 |
|
温度对某些自由基聚合体系的反应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较小是因为( )。 |
A.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是吸热反应 C.引发剂分解活化能低 D.聚合热小 |
|
城市煤气要求CO低的原因是(()。 |
A.CO热值低 B.CO有毒 C.易爆炸 D.无法燃烧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B.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C.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D.基元反应都是零级反应 |
|
对于所有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活化能很低的反应 B.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C.反应速度常数为零 D.反应速度与时间有关 |
|
丙烯酸单体在85℃下采用K2S2O8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引发聚合,可制得的产品。若要制得的产品,在聚合配方和工艺上可采取( )手段。 |
A.加入水溶液性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 B.增加水的用量,降低单体浓度 C.降低引发剂的用量 D.降低聚合温度 |
|
民用燃气的热值一般为(()。 |
A.4620kg/m B.150000kg/m C.60000kg/m3 D.350000kg/m |
|
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常需不断搅拌并加入悬浮剂。试分析它们对悬浮液稳定 性的贡献, 曾用过的悬浮分散剂有哪几种?他们的作用机理有何不同?如何防止 聚合物粘壁?如何观测聚合反应的进程的终点? |
|
|
分别叙述进行阴离子,阳离子聚合时,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的主要方法。 |
|
|
为了改进聚氯乙烯的性能, 常将氯乙烯(M1)与醋酸乙烯(M2)共聚得到以氯乙烯 为主的氯醋共聚物。已知在 60℃下上述共聚体系的 r1=1.68,r2=0.23,试具体说 明要合成含氯乙烯质量分数为 80%的组成均匀的氯醋共聚物应该用何种聚合工 艺? |
|
|
试举例说明两种单体进行理想共聚、恒比共聚合交替共聚的必要条件。 |
|
|
有关 TiCl3 晶型(α 、β 、γ 、δ )的研究,对解释 α -烯烃的配位聚合机 理有哪些贡献? |
|
|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条件下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试讨论其产生 的原因以及促使其产生和抑制的方法。 |
|
|
歧化终止 |
|
|
粘均分子量 |
|
|
i阴离子聚合 |
|
|
本体聚合应选择()引发剂、乳液聚合应选择()引发剂。 |
|
|
乳液聚合中,经典理想体系的组成为()、()、()、()。 |
|
|
推导微观聚合动力学方程,作了4个基本假定是:()、()、聚合度很大、链转移反应无影响。 |
|
|
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是()、()、()、()。 |
|
|
由于苯环的共轭结构,苯乙烯可以采用()、()、()聚合得到聚合物。 |
|
|
缩聚反应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延长反应时间是为了()。 |
|
|
两种单体的Q、e值越接近越易发聚合,相差越远易发生()。 |
|
|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其分子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 |
|
|
尼龙-66的单体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