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安阳师范学院物联网通信技术网上考试答案
PCM30/32路系统的时钟频率是( ) |
A.8448kHz B.2048kHz C.2000kHz D.1024kHz |
|
PCM30/32路系统发端定时脉冲中复帧脉冲的重复频率是( )。 |
A.0.5kHz B.2kHz C.8kHz D.16kHz |
|
后方保护计数n一般取( )。 |
A.1 B.2 C.3 D.4 |
|
非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
|
PDH采用的数字复接方法一般为( )。 |
A.同步复接、按位复接 B.同步复接、按字复接 C.异步复接、按位复接 D.异步复接、按字复接 |
|
SDH系统中STM-4的速率是( )。 |
A.64kbit/s B.2.048Mbit/s C.155.520Mbit/s D.622.080Mbit/s |
|
STM-1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 |
A.9×270×1 B.9×270×4 C.9×261×4 D.9×270×16 |
|
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TS16时隙的用途是( )。 |
A.传送各路信令码 B.传送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和复帧失步对告码 C.传送复帧同步码 D.传送复帧失步对告码 |
|
位脉冲发生器是一个( )。 |
A.32分频器 B.16分频器 C.8分频器 D.4分频器 |
|
下列哪个描述不符合数字通信的特点( ) 。 |
A.抗干扰能力强 B.可以时分复用 C.便于构成综合业务网 D.占用信道带宽窄 |
|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 )。 |
A.幅度取值是离散变化的 B.幅度取值是连续变化的 C.频率取值是离散变化的 D.频率取值是连续变化的 |
|
均匀量化器在过载区的量化误差( )。 |
A.< 2 B.<△ C.有时<2,有时>2 D.> 2 |
|
下列编码方法中不属于波形编码的是( )。 |
A.PCM B.ADPCM C.子带编码 D.DPCM |
|
带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若选为fs≥2fm( )。 |
A.会产生重叠噪声 B.会产生码间干扰 C.实现复杂 D.会降低信道的频带利用率 |
|
多路信号互不干扰的沿同一条信道传输称为 ( )。 |
A.时分复用 B.数字复用 C.频分复用 D.多路复用 |
|
PCM30/32路系统第17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 )。 |
A.F1帧TS16的前4位码 B.F1帧TS16的后4位码 C.F2帧TS16的前4位码 D.F2帧TS16的后4位码 |
|
线路保护倒换可以采用( )。 |
A.1+1方式 B.1∶1方式 C.1∶n方式 D.1+1方式、1∶1方式和1∶n方式 |
|
PCM30/32路系统传输一个复帧所需的时间是( )。 |
A.125s B.250s C.500s D.2ms |
|
不利于定时钟提取的基带传输的码型是( )。 |
A.AMI码 B.CMI码 C.HDB3码 D.AMI码和CMI码 |
|
A律13折线编码器编码位数越大( )。 |
A.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低 B.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低 C.量化误差越小,信道利用率越高 D.量化误差越大,信道利用率越高 |
|
PCM30/32系统复帧的频率是( )。 |
A.500Hz B.1kHz C.64kHz D.2048kHz |
|
抽样信号的频谱中所含频率成份为( )。 |
A.原始频带 B.原始频带和nfs的上、下边带 C.nfs的上、下边带 D.原始频带和fs,2fs的上、下边带 |
|
PCM30/32系统中发送帧同步码的时隙是( )。 |
A.奇帧的TS16时隙 B.奇帧的TS0时隙 C.偶帧的TS16时隙 D.偶帧的TS0时隙 |
|
信息传输速率是( )。 |
A.每秒传输的分组数 B.每秒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数 C.每秒传输的码元数 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
|
A律13折线编码器中全波整流的作用是( )。 |
A.对样值取绝对值 B.产生判定值 C.编极性码 D.编幅度码 |
|
VC-4的容量为( ) 。 |
A.139.264Mbit/s B.149.760Mbit/s C.150.336Mbit/s D.150.912Mbit/s |
|
A律13折线非均匀量化特性,最大量化间隔为最小量化间隔的( )。 |
A.64倍 B.32倍 C.10倍 D.8倍 |
|
抽样的作用是使被抽样信号的( )。 |
A.幅度域离散化 B.时间域离散化 C.时间域和幅度域都离散化 D.模拟信号数字化 |
|
量化级数N与码元位数l的关系是( )。 |
A.lN2 B.2lN C.l N2 D.lN2log |
|
SDH网同步采用( )。 |
A.主从同步方式 B.位同步方式 C.帧同步方式 D.互同步方式 |
|
下面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 )。 |
A.16QAM B.4PSK C.2FSK D.2PSK |
|
通信系统中一般规定语声信号所占的频带范围是( )。 |
A.0~3400 Hz B.300~3400 Hz C.0~5 kHz D.0~8 kHz |
|
我国PCM基群的接口码型为( )。 |
A.HDB3 B.AMI C.CM D.其它码型 |
|
复接抖动是由于( ) 而产生的。 |
A.扣除帧同步码 B.扣除信令码 C.扣除复接时的插入脉冲 D.扣除复帧同步码 |
|
SDH目前普遍采用的数字复接实现方法为( )。 |
A.按位复接 B.按字复接 C.按帧复接 D.以上都不是 |
|
眼图的张开度越大,码间干扰(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
|
数字复接中不同步的后果是( )。 |
A.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重叠和错位 B.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码间干扰 C.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误码增殖 D.复接后的数码流会产生噪声 |
|
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 |
A.单工通信 B.半双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无线通信 |
|
对等网络与基于服务器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等网络中每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 B.对等网络中计算机的台数一般不超过10台 C.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中,如果想与某人共享一份文件,就必须先把文件从工作站拷贝到文件服务器上,或者一开始就把文件安装在服务器上 D.对等网与基于服务器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所有权划分成的两种不同的网络类型 |
|
网络硬件系统包括()。 |
A.计算机系统 B.终端 C.通信设备 D.网络通信协议 |
|
数据传输方式依其数据在传输线上原样不变的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输,可分为()。 |
A.基带传输 B.频带传输 C.宽带传输 D.并行传输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布式处理是把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并行处理,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使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B.负载均衡是通过一定的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它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服务器的负荷均衡。 C.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D.计算机网络不可能实现集中管理。 |
|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主要包括()。 |
A.办公自动化 B.管理信息系统 C.过程控制 D.internet应用 |
|
电子商务是因特网应用的第三阶段,它包括的模式有()。 |
A.B-B B.B-G C.B-C D.C-C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只能是硬件 B.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一般比广域网高,但误码率也较高 C.资源子网负责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 D.单独一台计算机不能构成计算机网络 |
|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中一般包括()。 |
A.DTE B.DCE C.DTE/DCE接口 D.传输介质 |
|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A.比特率和波特率 B.误码率和吞吐量 C.信道的传播延迟 D.传输介质 |
|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
|
|
香农定理对纠错的分析结论是什么? |
|
|
写出非均匀量化信噪比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关系式(忽略过载区),并分别说明均匀量化信噪比及信噪比的改善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CH18 (第18路)话音信号在哪一个路时隙中传送,CH18 (第18路)的信令信号在帧结构中的什么位置传送? |
|
|
循环冗余(CRC)校验码如何形成? |
|
|
为什么说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最多有28个插入码? |
|
|
PCM三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
|
|
简述抽样定理的意义 |
|
|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是什么? |
|
|
后方保护是如何防止伪同步的不利影响的? |
|
|
SDH网同步通常采用()方式。 |
|
|
PCM30/32路系统中,如果帧同步系统连续()个同步帧未收到帧同步码,则判系统已失步,此时帧同步系统立即进入()状态。 |
|
|
SDH帧结构中安排有两大类开销()和()。 |
|
|
异步复接二次群1帧中信息码至少为()bit。 |
|
|
ADPCM的优点是能在()数码率的条件下达到()PCM系统数码率的话音质量要求。 |
|
|
按字复接是每次复接各低次群的一个码字形成()。 |
|
|
PCM30/32路系统中一次群的帧长为()。 |
|
|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好坏的指标是()和()两项指标。 |
|
|
环形网的主要优点是()。 |
|
|
非均匀量化的宗旨是:在不增大量化级数N的前提下,利用降低大信号的信噪比来提高()的量化信噪比。 |
|
|
PCM30/32路系列三次群能传输的话路数为( )。 |
A.480 B.120 C.1920 D.30 |
|
PCM30/32系统的数码率是( )。 |
A.64 kbit/s B.8 kbit/s C.2048 kbit/s D.155.520 Mbit/s |
|
某数字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64kbit/s,若采用十六进制码元信号传输,则码元速率为 ( )。 |
A.16KB B.32KB C.64KB D.256KB |
|
在N不变的前提下,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 )。 |
A.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B.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C.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提高 D.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不变 |
|
TU—12装进VC—4的过程属于( )。 |
A.映射 B.定位 C.复用 D.映射和复用 |
|
CMI码中作为禁字不准出现的是( )。 |
A.10 B.0 C.1 D.11 |
|
将抽样值非均匀量化为256个电平并用二进制编码,则码长为( )。 |
A.256位 B.12位 C.8位 D.6位 |
|
同步系统中采用前方保护的目的是( )。 |
A.防止假失步 B.防止伪同步 C.防止邻路串扰 D.防止出现滑动 |
|
环形网采用的保护倒换方式是( )。 |
A.线路保护倒换 B.自愈环 C.DXC保护 D.自愈环和DXC保护 |
|
STM-4的速率是( )。 |
A.2.048 Mbit/s B.155.520 Mbit/s C.622.080 Mbit/s D.2488.320 Mbit/s |
|
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入样值为-0.115D时,其相应的输出码字为( )。 |
A.10000 B.0 C.10010000 D.1 |
|
SDH的复用采用( )。 |
A.同步复用、按比特间插 B.同步复用、按字节间插 C.异步复用、按比特间插 D.异步复用、按字节间插 |
|
PCM30/32系统中帧同步码的长度是( )。 |
A.4 bit B.6 bit C.7 bit D.8 bit |
|
PCM30/32系统中帧同步的捕捉时间是( )。 |
A.由同步状态到失步状态的时间 B.由失步检出到重新回到同步状态的时间 C.前方保护时间 D.后方保护时间 |
|
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频率是( ) |
A.4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
|
PCM系统解码后的误码信噪比与( )。 |
A.传输码速率成正比 B.传输码速率成反比 C.误码率成正比 D.误码率成反比 |
|
数字信号的复接要解决两大问题,即( )。 |
A.前方保护和后方保护 B.同步和复接 C.同步和码速调整 D.均衡和放大 |
|
某数字通信系统符号速率为2400Bd,M=8时信息传输速率为( ) R=NLOG28=2400*3=7200。 |
A.4800bit/s B.6400bit/s C.7200bit/S D.9600bit/s |
|
PCM30/32系统中125μs是( ) |
A.帧周期时间 B.路时隙间隔时间 C.复帧周期时间 D.位时隙间隔时间 |
|
PCM30/32路系统中,位脉冲的重复频率为( )。 |
A.0.5kHz B.256kHz C.8kHz D.2048kHz |
|
样值为444D,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 |
A.第4量化段 B.第5量化段 C.第6量化段 D.第7量化段 |
|
同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 |
A.码速调整 B.码速恢复 C.码速变换 D.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
|
语声数字通信质量与误码率( )。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无关 |
|
常用差错控制方式有哪些? |
|
|
后方保护是如何防止伪同步的不利影响的? |
|
|
简述均匀量化的缺点及其克服方法 |
|
|
帧同步系统中前方保护的作用是什么?误失步的平均时间间隔与前方保护计数有何关系? CH18 (第18路)话音信号在哪一个路时隙中传送,CH18 (第18路)的信令信号在帧结构中的什么位置传送? |
|
|
帧同步系统中前方保护的作用是什么?误失步的平均时间间隔与前方保护计数有何关系? CH18 (第18路)话音信号在哪一个路时隙中传送,CH18 (第18路)的信令信号在帧结构中的什么位置传送? |
|
|
什么是自愈环?SDH有哪几种自愈环。 |
|
|
PCM通信中,收端定时系统的时钟是()。 |
|
|
抽样时,若抽样速率不满足抽样定理,则会产生()。 |
|
|
PCM30/32路系统中,第21话路在()时隙中传输,第21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 |
|
|
具有误码的码字被解码后将产生幅值失真,这种失真引起的噪声称为()。 |
|
|
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周期为(),帧长度为()。 |
|
|
数字信号传输中再生中继系统的两个特点是:无噪声积累和()。 |
|
|
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关系为(S/D)dB非均匀=(S/D)dB均匀+()。 |
|
|
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 |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CMI码 |
|
PCM30/32系统中路时钟的频率是( ) |
A.2048 kHz B.1024 kHz C.64 kHz D.8 kHz |
|
SDH系统是( )。 |
A.准同步数字系列 B.同步数字系列 C.码分数字复用系统 D.频分复用系统 |
|
异步复接二次群时各一次群码速调整后100.38μs内的比特数为( )。 |
A.205 B.206 C.212 D.256 |
|
分接后的某一次群判定第161位有Vi插入时,三位插入标志码应为( )。 |
A.100 B.0 C.1 D.111或110 |
|
A律13折线第6段的量化信噪比改善量为( )。 |
A.8dB B.4dB C.2dB D.0dB |
|
可用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信道为( )。 |
A.电缆信道 B.光缆信道 C.卫星信道 D.微波信道 |
|
用8kHz速率对频谱限于下列范围的模拟信号抽样,哪个会出现频谱混叠效应?( ) |
A.300Hz~3.4kHz B.300Hz~4kHz C.2kHz~6kHz D.4kHz~8kHz |
|
信息传输速率R与符号传输速率N的关系为( )。 |
A.R=Nlog2M B.R>N C.R=N D.R |
|
PCM30/32路系统第16话路的信令码位置是在( )。 |
A.F0帧TS0的前4位码 B.F1帧TS16的前4位码 C.F1帧TS16的后4位码 D.F2帧TS16的前4位 码 |
|
PCM30/32系统是( )。 |
A.模拟时分复用系统 B.数字时分复用系统 C.频分复用系统 D.码分复用系统 |
|
再生中继器中定时钟提取的作用是( )。 |
A.消除码间干扰 B.取出时钟成份 C.取出时钟及谐波成份 D.滤除噪声干扰 |
|
再生中继系统中实际常采用的均衡波形为( )。 |
A.升余弦波 B.有理函数均衡波形 C.正弦波 D.余弦波 |
|
PDH中欧洲和中国的PCM三次群的话路数为( )。 |
A.672路 B.670路 C.480路 D.120路 |
|
解决均匀量化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低的最好方法是( )。 |
A.增加量化级数 B.增大信号功率 C.采用非均匀量化 D.降低量化级数 |
|
孔径效应是由于( )。 |
A.低通滤波器产生的 B.脉冲的脉宽不够窄产生的 C.脉冲的脉宽不够宽产生的 D.非均匀量化产生的 |
|
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 |
A.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
|
帧同步码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产生容易,以简化设备 B.捕捉时间尽量短 C.(信息码中)产生伪同步码的可能性尽量小 D.误码率低 |
|
SDH中继网适合采用的拓扑结构为( ) 。 |
A.环形 B.线形 C.星形 D.环形和线形 |
|
关于传输码型的误码增殖,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CMI码无误码增殖 B.AMI码无误码增殖 C.HDB3码有误码增殖 D.HDB3码无误码增殖 |
|
PCM系统信道部分包括传输线路及再()。 |
|
|
PCM三次群的数码率为34.368Mbit/s,能够复用的话路数为()。 |
|
|
PCM 30/32路系统路脉冲的频率为()。 |
|
|
数字复接要解决()和()两个问题,不同步的后果是()。 |
|
|
PCM30/32系统的帧周期为() ,l=8时帧长度为()。 |
|
|
帧同步的目的是(),PCM30/32系统的帧同步码型为()。 |
|
|
13折线压缩特性曲线第6段的斜率是()。 |
|
|
3HDB码( )。 |
A.不含时钟分量 B.含少许时钟分量 C.含丰富时钟分量 D.全部是时钟成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