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新乡医学院临床诊疗技术网上考试答案
对比剂产生的副作用是 |
A.皮肤荨麻疹 B.呼吸困难 C.恶心、呕吐 D.血压下降 E.以上都是 |
|
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是() |
A.P—R间期逐渐缩短 B.P—R间期逐渐延长 C.R—P间期逐渐延长 D.P—R间期不等 |
|
骨显像中异常放射性增高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见于骨肿瘤 B.仅见于骨外伤 C.仅见于骨炎症 D.可见于骨肿瘤、炎症、外伤 E.不见于骨肿瘤、炎症、外伤 |
|
关于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以下方法中最为准确和常用的是:() |
A.单光子骨密度测量法 B.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 C.定量CT D.定量超声 E.X线摄片 |
|
代表心房除极的波是() |
A.P波 B.QRS波 C.T波 D.U波 |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率108次/min,II、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6mv,P波的时间为0.10秒,心电图应诊断为() |
A.左房肥大 B.右房肥大 C.双房肥大 D.右室肥大 |
|
患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为P波0.11秒,I、Ⅱ、aVL导联P波双峰状,峰间距0.04秒,V1P波呈负正双向波,负向部0.04秒,深度-1.0mv,心电图诊断是() |
A.右房大 B.左房大 C.双房大 D.右室大 |
|
关于骨显像检查骨病变最主要的优点,下列选项中最正确的是:() |
A.特异性高 B.准确性高 C.C灵敏度高 D.假阳性率低 E.假阴性率低 |
|
左房肥大的最主要心电图表现是() |
A.P波时间大于0.11秒 B.P波呈双峰状 C.双峰P在I、Ⅱ、aVL明显 D.P波正负双向 |
|
透视和摄影都要利用的X线特性是() |
A.穿透性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生物效应 |
|
金属物品带入磁体孔腔内会导致() |
A.磁场强度改变 B.磁场均匀度破坏 C.对射频产生影响 D.图像对比度下降 E.磁场稳定度下降 |
|
出现异常Q波(坏死型)最常见的疾病是() |
A.心肌炎 B.心包炎 C.心肌梗塞 D.高血压病 |
|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最可能表现为() |
A.P—R间期逐步延长,直至QRS脱落 B.P波消失,代之以间隔均匀的锯齿波,频率250~300次/分,QRS波正常 C.P波与QRS无关,P—P,R—R规则 D.P波消失,QRS快而规则出现,QRS小于0.12秒 |
|
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时,下列最常见的是() |
A.心室率200次/分 B.心房率300次/分,心室率100次/分 C.心房率300次/分,心室率150次/分 D.心房率和心室率相等 |
|
注入造影剂后,初期增强效应比较明显的器官是() |
A.肝 B.胆 C.肾 D.胰 E.脾 |
|
下列疾病的CT图像中与脑水肿密度不相同的病变是() |
A.限局性脑炎 B.脑出血 C.脑脓肿 D.脑挫伤 E.脑梗死 |
|
MRA是利用了流体的() |
A.流空效应 B.流入性增强效应 C.相位效应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
|
胸部疾病首先采用那种检查方法() |
A.MRI B.摄影 C.体层摄影 D.CT E.钡餐 |
|
判定窦性P波的依据是() |
A.PⅠ倒置、PV5倒置 B.PⅡ倒置、PaVR直立 C.PⅡ直立、PaVL倒置 D.PⅡ直立、PaVR倒置 |
|
下列选项不是骨显像对骨转移性病变诊断优点的是:() |
A.灵敏度高 B.可显示全身骨病灶 C.提供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依据 D.特异性高 E.属无创检查 |
|
有关MRI弥散成像,下列那种说法不正确() |
A.ADC图是直接反映组织扩散快慢的指标 B.DWI是反映扩散信号强弱,如果扩散速度慢,信号高,图像呈白色 C.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速度快,ADC值低,图像呈黑色 D.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速度快,ADC值高,图像呈白色 E.脑梗死的早期,ADC值图上呈黑色,DWI呈高信号 |
|
门诊治疗时放射性活度应小于:() |
A.5mCi B.10mCi C.20mCi D.25mCi E.30mCi |
|
眼及眶部CT扫描的适应证不包括() |
A.屈光不正 B.眼部外伤 C.眼眶内异物 D.眼球及眼眶的肿瘤 E.眼的先天性疾病 |
|
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易损期在心电图上相当于() |
A.QRS波终止处 B.T波的顶峰处 C.T波的终末处 D.T波的开始处 |
|
哪一个不是主动性异位心律失常?() |
A.房性早搏 B.阵发性心动过速 C.心房纤颤 D.交界性自搏心律 |
|
诊断房性早搏的主要依据是() |
A.A.P波提前出现其形态与窦性不同 B.P—R间期大于0.12秒 C.早搏的P波后QRS形态正常 D.早搏的P波后QRS形态畸形 |
|
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建立开辟先河的是() |
A.MRI B.DSA C.CR D.CT E.DR |
|
消化道出血显像正确的说法是:() |
A.显像剂必须采用99mTc标记的红细胞 B.腹部异常放射浓聚位置固定无移动 C.消化道出血经常是间歇的,检查时需要多时相摄片 D.本检查仅适用于成年人 E.出血部位局灶性浓聚并可移动 |
|
电轴目测法主要根据哪两个导联QRS波群主波的方向?() |
A.I、Ⅱ B.Ⅱ、Ⅲ C.I、III D.aVR、V1 |
|
高血压病患者,近日来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时自觉好转,心电图结果为: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波,频率300次/分,QRS波规则,形态正常,频率75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正常心电图 B.心房颤动 C.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l传导)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
下列哪种显像检查不能服用过氯酸钾:() |
A.肝胆动态显像 B.异位胃黏膜显像 C.肝血池显像 D.脾显像 E.E胃肠道出血显像 |
|
Ⅰ导联心电图表现R—R间隔0.33秒,每个QRS波可见直立P波,P-R间期0.12秒,QRS时间形态正常,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是() |
A.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B.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D.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 |
|
说明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主要依据是() |
A.PⅠ、PaVL直立 B.PⅡ倒置PV5直立 C.PⅡ直立、PaVR倒置 D.PⅡ倒置、PaVR直立 |
|
骨肿瘤可出现放射性缺损区的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转移病 B.BLegg-perthes病 C.骨髓炎 D.Paget病 E.骨梗死 |
|
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最优化MR图像的条件() |
A.信噪比 B.伪影 C.分辨率 D.对比度 E.检测时间 |
|
MRI对以下哪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不高() |
A.脊髓与椎间盘病变 B.胃肠道疾病 C.脑脱髓鞘疾病 D.眶内肿瘤 E.脑干与幕下区病变 |
|
下列选项为放射性核素治疗转移性骨肿瘤适应证的是:() |
A.细胞毒素治疗后2周 B.WBC80g/L C.骨显像见多处放射性浓聚 D.X线片未见骨折 E.骨显像仅见溶骨性冷区 |
|
有关骨显像的适应证,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这个范围的是:() |
A.不明原因的骨痛 B.前列腺癌,PSA>10μg/L C.临床可疑骨折,X线阴性 D.类风湿性关节炎非活动期 E.代谢性骨病 |
|
有关MRI各组织信号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T1WI中呈高信号 B.脂肪在T1WI呈低信号 C.血肿在T2WI呈高信号 D.骨皮质在T1WI及T2WI中均为高信号 E.气体在T1WI及T2WI均呈中等信号 |
|
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是指() |
A.早搏距其前正常QRS波终点 B.早搏距其前正常T波起点 C.早搏距其前正常QRS波群的起点 D.早搏距其后正常QRS波的终点 |
|
异位胃黏膜显像其显像剂是:() |
A.99mTc一胶体 B.99mTc—RBC C.99mTc-IDA D.99mTc—DTPA E.99mTcO4^- |
|
下列哪种早搏的QRS波群形态正常?() |
A.多源室性早搏 B.插入性室性早搏 C.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D.交界性早搏 |
|
关于99mTc-MDP骨显像,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摄取的机理是:() |
A.化学吸附 B.细胞吞噬 C.通透弥散 D.选择性浓聚 E.选择性排泄 |
|
为鉴别房性和室性早搏,下列最有意义的是() |
A.早搏QRS波群有无宽大畸形 B.早搏的QRS波有无与之有固定关系的P波 C.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是否完整 D.早搏的T波是否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
|
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 |
A.空气 B.脂肪 C.水 D.骨 E.脑组织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FDG与葡萄糖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B.18FDG能够在己糖激酶作用下转化为6-磷酸-18FDG C.18FDG的吸收与血糖水平无关 D.18FDG不被炎症病灶吸收 |
|
下列哪项是诊断室性早搏的最主要依据?() |
A.QRS提前出现畸形时间大于0.12秒 B.早搏的QRS前方无P波 C.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D.早搏后有完整的代偿间歇 |
|
P—R间期正常值为()秒。 |
A.0.10—0.16 B.0.1l—0.17 C.0.12—0.18 D.0.12—0.20 |
|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 |
A.室性心动过速 B.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室颤 D.房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