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妇产科学网上考试答案
不属于短效口服避孕药禁忌证的为() |
A.哺乳期 B.慢性宫颈炎 C.乳癌根治术后 D.血栓性静脉炎 E.乙型病毒性肝炎 |
|
卵巢纤维瘤伴胸腹水形成称为() |
A.Meniere综合征 B.Down综合征 C.Meigs综合征 D.Cushing综合征 E.类癌综合征 |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不包括() |
A.类早孕反应 B.影响月经 C.增加体重 D.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率 E.色素沉着 |
|
卵巢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感染 B.恶变 C.蒂扭转 D.自发性破裂 E.外伤性破裂 |
|
口服避孕药后不规则出血的处理方法是() |
A.加服少量雌激素 B.需立即停药 C.加服少量孕激素 D.加服少量雄性激素 E.加倍服药 |
|
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是() |
A.生殖细胞肿瘤 B.性索间质肿瘤 C.上皮性肿瘤 D.非特异性间质肿瘤 E.转移瘤 |
|
放置宫内节育器应注意事项不包括() |
A.术后休息3日 B.术后2周禁性交及盆浴 C.术后月经来潮注意节育器有无脱落 D.术后未见尾丝应行超声检查 E.带铜节育器可放置5年 |
|
卵巢肿瘤患者盆腔X线平片显示正常组织如牙齿及骨骼提示() |
A.内胚窦瘤 B.卵泡膜细胞瘤 C.纤维瘤 D.颗粒细胞瘤 E.畸胎瘤 |
|
关于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错误的是() |
A.是我国常用的宫内节育器之一 B.其形状更接近宫腔形态 C.带器妊娠率低 D.出血发生率低 E.脱落率低 |
|
常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的卵巢肿瘤是() |
A.无性细胞瘤 B.库肯勃瘤 C.颗粒细胞瘤 D.内胚窦瘤 E.未成熟畸胎瘤 |
|
子宫脱垂患者,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应属() |
A.Ⅰ度轻 B.Ⅰ度重 C.Ⅱ度轻 D.Ⅱ度重 E.Ⅲ度 |
|
对放疗最敏感的卵巢肿瘤是() |
A.颗粒细胞瘤 B.纤维瘤 C.无性细胞瘤 D.内胚窦瘤 E.未成熟畸胎瘤 |
|
Manchester手术适应证是() |
A.Ⅰ度子宫脱垂 B.Ⅱ度子宫脱垂 C.Ⅲ度子宫脱垂 D.子宫脱垂合并膀胱膨出 E.年龄较轻、宫颈较长的Ⅱ、Ⅲ度子宫脱垂 |
|
Krukenberg瘤是指胃癌转移至() |
A.肝脏 B.脐周 C.卵巢 D.直肠前窝 E.锁骨上淋巴结 |
|
导致子宫脱垂最常见的原因是() |
A.盆底肌肉发育不全 B.长期便秘 C.从事重体力劳动 D.盆底肌肉退行性变 E.分娩损伤 |
|
常伴有AFP升高的卵巢肿瘤是() |
A.颗粒细胞瘤 B.成熟畸胎瘤 C.上皮性肿瘤 D.卵黄囊瘤 E.无性细胞瘤 |
|
37岁妇女,自述阴部有一肿物脱出7个月。妇科检查见宫颈全部及部分宫体外露于阴道口,触之宫颈较长。本例选择恰当的手术应是() |
A.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B.Manchester手术 C.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D.经阴道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E.阴道纵隔形成术 |
|
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卵巢肿瘤是() |
A.成熟囊性畸胎瘤 B.卵泡膜细胞瘤 C.内膜样肿瘤 D.内胚窦瘤 E.浆液性囊腺瘤 |
|
女,60岁。阴道脱出物3个月。查体:屏气用力时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宫颈前唇有一溃疡。首选治疗是() |
A.曼氏手术 B.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 C.阴道纵隔形成术 D.子宫托 E.腹腔镜圆韧带缩短术 |
|
属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是() |
A.畸胎瘤 B.卵黄囊瘤 C.浆液性肿瘤 D.纤维瘤 E.颗粒细胞瘤 |
|
女,56岁。阴道脱出肿物2年。妇产检查:阴道前壁膨出,宫颈光滑,用力时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该患者应诊断为阴道前壁膨出和子宫脱垂() |
A.Ⅰ度轻型 B.Ⅰ度重型 C.Ⅱ度轻型 D.Ⅱ度重型 E.Ⅲ度 |
|
属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 |
A.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B.使宫颈黏液变稀薄 C.使子宫肌层增厚 D.使子宫内膜增生 E.使血循环中胆固醇水平降低 |
|
女,51岁。绝经2年,阴道脱出肿物1年。妇科检查: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适宜的处理方法为() |
A.阴道纵隔形成术 B.密切观察,暂不处理 C.Manchester手术 D.使用子宫托 E.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
|
卵子由卵巢排出后未受精,黄体开始萎缩是在排卵后的() |
A.5~7天 B.9~10天 C.11~12天 D.13~14天 E.15~16天 |
|
39岁妇女,因阴部有块物脱出就诊。妇科检查见部分宫体和宫颈外露于阴道口,宫颈较长。本例恰当处理应是() |
A.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B.Manchester手术 C.阴道纵隔形成术 D.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E.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
|
关于卵巢分泌的激素,错误的是() |
A.雌激素 B.糖蛋白激素 C.孕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雄激素 |
|
女,56岁,G4P2。绝经5年,阴道脱出肿物4年,脱出肿物增大3个月。不能自行回缩,伴排尿困难。妇科检查见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于阴道口外。妇科超声及泌尿系统超声均未提示异常。适宜的处理为() |
A.阴道全封闭术 B.经腹圆韧带缩短术 C.阴道半封闭术 D.盆底修复及子宫切除术 E.Manchester手术 |
|
属于雌激素作用的是() |
A.宫颈黏液减少 B.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C.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 D.促进水钠潴留 E.抑制输卵管肌收缩的振幅 |
|
女,55岁。阴道脱出肿物10天,平卧屏气用力后检查,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根据我国的标准,该患者子宫脱垂的分度是() |
A.Ⅲ度 B.Ⅰ度重型 C.Ⅰ度轻型 D.Ⅱ度轻型 E.Ⅱ度重型 |
|
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出现周期性变化最显著的是() |
A.子宫内膜 B.宫颈上皮 C.输卵管黏膜 D.阴道黏膜 E.卵巢表面上皮 |
|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依据不包括() |
A.腹腔镜检查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 B.镜下异位组织中找到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C.月经稀发 D.继发性痛经 E.盆腔触痛结节 |
|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
A.使子宫发育 B.促进水与钠排泄 C.促进输卵管发育 D.促进骨中钙的沉积 E.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的依据是() |
A.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B.典型病史及妇科检查 C.宫腔镜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血清CA125测定 |
|
关于雌、孕激素生物合成和代谢,正确的是() |
A.卵巢不能合成雌酮 B.孕激素来自雄烯二酮 C.雌三醇活性最强 D.雌激素是由颗粒细胞单独产生 E.甾体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是() |
A.雌激素治疗有利于改善症状 B.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C.15%~30%患者月经正常 D.痛经程度与病变范围成正比 E.均存在卵巢囊肿内陈旧性出血 |
|
月经周期为28天的有排卵的妇女,于月经周期第11天刮宫,镜检子宫内膜应为() |
A.增生期中期 B.增生期晚期 C.分泌期早期 D.分泌期中期 E.分泌期晚期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最多见的部位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后壁下段 D.直肠子宫陷凹 E.宫骶韧带 |
|
对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B.促进水钠潴留,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C.抑制子宫收缩 D.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黏稠 E.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性手术适用于() |
A.45岁以上重度患者 B.45岁以下轻度患者 C.45岁以上轻度患者 D.45岁以下重度患者 E.45岁以下中度患者 |
|
女性青春期最早出现的是() |
A.月经初潮 B.阴毛生长 C.乳房发育 D.周期性排卵 E.腋毛生长 |
|
应用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差的是() |
A.卵巢巧克力囊肿 B.子宫直肠陷凹病灶 C.膀胱的子宫内膜异位 D.远处转移的子宫内膜 E.子宫腺肌病 |
|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月经周期的() |
A.增生期早期 B.分泌期早期 C.增生期中期 D.分泌期中期 E.增生期晚期 |
|
女,35岁。G3P1。4年前出现痛经,近1年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屈,妊娠8周大小,质硬,活动差,子宫后壁及直肠子宫陷凹处扪及2个质硬结节,触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子宫肌瘤 B.子宫腺肌病 C.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子宫内膜癌盆腔转移 |
|
月经周期长短取决于() |
A.黄体退化为白体时间 B.白体寿命长短 C.卵泡期长短 D.分泌期长短 E.月经期长短 |
|
女,45岁。G2P1。继发性痛经6年。查体:子宫如妊娠12周大小,质硬,活动受限,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是() |
A.子宫切除术 B.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C.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D.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术 E.骶神经切断术 |
|
在下列各项中,雌激素与孕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是() |
A.促进乳房发育 B.加强子宫收缩 C.加强输卵管蠕动 D.增加宫颈黏液分泌 E.促进阴道上皮角化 |
|
女,33岁。继发性痛经3年,检查子宫后倾屈,7.5×7.0cm大,质硬。本例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 |
A.不孕 B.性交疼痛 C.经量过多 D.经期延长 E.月经稀发 |
|
关于月经来潮前的生理变化,正确的是() |
A.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脱落 B.子宫螺旋动脉扩张,造成出血 C.出现雌、孕激素高峰 D.宫颈黏液拉丝度变长 E.子宫内膜增厚,糖原分泌增加 |
|
女,42岁。G4P1。流产1次。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8年,痛经剧烈,服用止痛药物不能缓解,伴性交痛。查体:子宫后倾后屈,60天妊娠大小,质硬不活动,子宫后壁触及米粒大小触痛结节,子宫右后方扪及约8×8cm大小包块,不活动,张力较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A.阑尾周围脓肿 B.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C.输卵管卵巢脓肿 D.卵巢系膜囊肿 E.子宫肌瘤 |
|
月经来潮的原因是() |
A.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水平不变 B.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升高 C.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降低 D.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降低 E.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水平升高 |
|
生理状态下,能产生HCG的部位是() |
A.卵巢 B.胎盘 C.脐带 D.子宫 E.胎膜 |
|
卵巢性激素以胆固醇为原料的合成途径,正确的是() |
A.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B.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C.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 D.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E.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 |
|
底蜕膜在妊娠过程中将发育为() |
A.羊膜 B.固定绒毛 C.胎膜 D.胎盘的母体部分 E.叶状绒毛膜 |
|
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为() |
A.卵泡开始发育 B.出现周期性排卵 C.第一次月经来潮 D.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E.出现体格发育第二高峰 |
|
关于受精卵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卵子在输卵管间质部与精子结合 B.受精发生在排卵24小时后 C.精子进入卵子引发第一次减数分裂 D.精子顶体反应帮助精子进入卵子 E.透明带反应保证多个精子受精顺利完成 |
|
月经周期中,促进卵泡发育成熟的主要激素是() |
A.卵泡刺激素 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雌激素 E.孕激素 |
|
正常脐带内含有() |
A.一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B.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C.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D.一条脐动脉,两条脐静脉 E.两条脐动脉 |
|
早产临产后应慎用的药物是() |
A.哌替啶(度冷丁) B.利托君(羟苄羟麻黄碱) C.沙丁胺醇(舒喘灵) D.硫酸镁 E.地塞米松 |
|
胎盘的组成为() |
A.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 B.羊膜、平滑绒毛膜和包蜕膜 C.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包蜕膜 D.羊膜、平滑绒毛膜和底蜕膜 E.羊膜、平滑绒毛膜和真蜕膜 |
|
最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发生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形的胎龄为() |
A.28周内 B.16周内 C.20周内 D.12周内 E.24周内 |
|
晚期囊胚在宫腔内着床时间是在受精后() |
A.第2~3天 B.第4~5天 C.第6~7天 D.第8~9天 E.第10~11天 |
|
先兆早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规则宫缩60分钟内≥8次伴有宫颈管的进行性改变 B.规则宫缩20分钟内≥4次伴有宫颈管的进行性改变 C.宫颈扩张1cm以上 D.不规则宫缩伴有宫颈管的进行性缩短 E.宫颈展平≥80% |
|
妊娠早期羊水的主要来源是() |
A.母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B.胎儿尿液 C.胎儿皮肤 D.胎儿肺 E.胎膜 |
|
早产的常见病因是() |
A.遗传因素 B.胎膜早破 C.头盆不称 D.孕激素水平升高 E.胎儿畸形 |
|
正常妊娠38周时的羊水量约为() |
A.600ml B.800ml C.1000ml D.1200ml E.1500ml |
|
孕期抽烟对母亲或胎儿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过期妊娠 B.低出生体重 C.流产 D.早产 E.新生儿死亡 |
|
与胎儿胎盘功能关系密切的激素是() |
A.胎盘生乳素 B.孕酮 C.孕酮 D.雌二醇 E.雌三醇 |
|
早产儿的胎龄范围是() |
A. 27周<胎龄<36周 B.28周<胎龄<37周 C.29周<胎龄<38周 D.25周<胎龄<34周 |
|
关于胎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盘由羊膜和底蜕膜构成 B.底蜕膜发育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C.底蜕膜指位于宫底部分的蜕膜 D.底蜕膜指与囊胚直接接触部分的蜕膜 E.羊膜发育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
|
关于早产的处理,哪项错误() |
A.左侧卧位,以减少自发宫缩 B.沙丁胺醇口服直至宫缩停止 C.静脉缓慢滴注硅酸镁直至宫缩停止 D.硝苯地平(舌下含服)与硫酸镁同时用 |
|
下列关于羊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妊娠中期主要来源于胎盘 B.母亲与羊水的交换主要通过脐带 C.胎儿吞咽可以使羊水量趋于平衡 D.妊娠早期羊水主要来自胎儿尿液 E.妊娠晚期胎儿的肝脏参与羊水的生成 |
|
早产治疗中抑制宫缩的药物盐酸力托君属于() |
A.ɑ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B.β1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C.β1肾上腺能受体抑制剂 D.β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
|
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部位是() |
A.底蜕膜细胞 B.包蜕膜细胞 C.直蜕膜细胞 D.胎盘细胞滋养细胞 E.胎盘合体滋养细胞 |
|
早产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
A.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B.胎膜早破 C.宫颈内口松弛 D.子宫畸形 |
|
妊娠后半期羊水的重要来源是() |
A.羊膜的透析 B.胎儿皮肤的透析 C.胎儿呼吸道黏膜的透析 D.胎儿的尿液 |
|
过期妊娠时,需立即终止妊娠的为() |
A.12小时内胎动12次 B.NST反应型 C.Ⅲ度羊水粪染 D.CT阴性 |
|
下列哪项不是受精卵着床的必备条件() |
A.透明带消失 B.合体滋养细胞形成 C.子宫内膜蜕膜变 D.囊胚和子宫内膜的发育同步 |
|
与过期妊娠无关的是() |
A.羊水过多 B.头盆不称 C.巨大胎儿 D.雌孕失调 |
|
促进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属于() |
A.甾体激素 B.蛋白类激素 C.糖类 D.神经激素 |
|
对于过期妊娠的产时处理,哪项错误() |
A.通常采用人工破膜及静滴缩宫素 B.持续应用胎儿监护仪检测胎心 C.通常应用产钳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D.出现胎儿窘迫,应立即行剖宫产 E.胎肩娩出立即行气管插管吸出肺内容物 |
|
女,41岁。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1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2个月妊娠大小,质硬,有压痛,双侧附件正常。本例应诊断为() |
A.妊娠子宫 B.子宫肥大症 C.子宫肌瘤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腺肌病 |
|
关于过期妊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凡预产期超过2周,尚未临产者均为过期妊娠 B.妊娠过期越久,胎儿体重越大 C.过期妊娠易发生胎儿窘迫 D.与孕妇孕激素相对过少有关 |
|
女,38岁。人工流产术后2年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需服用止痛药物。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屈,如妊娠50天大小,呈球状,质硬,活动受限。B超检查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局部有短线状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盆腔结核 B.子宫肌瘤 C.慢性盆腔炎 D.子宫内膜炎 E.子宫腺肌病 |
|
前置胎盘的阴道流血的特征是() |
A.常发生在妊娠中期 B.常伴有下腹阵发性疼痛 C.阴道流血量与贫血程度不成正比 D.妊娠28周出现阴道流血多为完全性前置胎盘 E.妊娠35周出现阴道流血多为边缘性前置胎盘 |
|
女,35岁。发现右附件区囊性肿块3个月,腹腔镜手术剥除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
A.孕激素 B.GnRH-α C.达那唑 D.孕三烯酮 E.结合雌激素 |
|
前置胎盘的常见致病因素不包括() |
A.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B.子宫内膜炎 C.双胎妊娠 D.多次刮宫史 E.初孕妇 |
|
女,35岁。5年前出现痛经并逐渐加重,经量较多。妇科检查:子宫如60天妊娠大小,质韧,触痛明显,活动好,盆底无触痛结节。考虑诊断为() |
A.子宫肌瘤 B.子宫肉瘤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内膜异位症 |
|
下列不属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高危因素的是() |
A.生殖道感染 B.子宫过度膨胀 C.前置胎盘 D.宫颈机能不全 E.PPROM史 |
|
女,48岁。G2P1。渐进性痛经6年,经量增多3年。查体:子宫如妊娠12周大小,质硬,活动受限。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是() |
A.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B.子宫切除术 C.双附件切除术 D.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 E.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
|
胎盘早剥出血发生在() |
A.底蜕膜 B.包蜕膜 C.绒毛膜 D.胎盘边缘血窦 E.子宫螺旋动脉 |
|
女,45岁。G2P2。痛经15年,加重4年。应用止痛药物效果差。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如孕3个月大小,质硬,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最可能地诊断() |
A.子宫肥大症 B.子宫肉瘤 C.子宫腺肌病 D.子宫肌瘤 E.子宫内膜异位症 |
|
维持阴道正常酸性环境的主要菌群是() |
A.葡萄球菌 B.肠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乳酸杆菌 E.棒状杆菌 |
|
经产妇,35岁。渐进性痛经3年,伴经量增多。妇科查体:子宫后倾,如8周妊娠大小,球状,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子宫黏膜下肌瘤 B.子宫内膜结核 C.原发性痛经 D.子宫肉瘤 E.子宫腺肌病 |
|
白色稠厚呈凝乳块状白带主要见于() |
A.滴虫性阴道炎 B.细菌性阴道炎 C.淋菌性阴道炎 D.老年性阴道炎 E.念珠菌性阴道炎 |
|
女,35岁。继发性痛经5年,加重1年,平素月经规律,结婚8年,近2年未避孕,G0P0。妇科检查:左附件区囊肿,直径约6cm,活动度差,触痛,CA12586U/ml。最佳的处理是() |
A.注射GnRH-a B.手术治疗 C.期待疗法 D.口服避孕药 E.服用孕三烯酮 |
|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特点是() |
A.血性白带 B.白色稠厚呈凝乳状豆渣样 C.均质、黏稠、有恶臭味 D.水样白带 E.稀薄脓性的泡沫状白带 |
|
关于卵巢形态学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巢白膜是平滑肌组织 B.卵巢表面无腹膜 C.成年妇女卵巢重约15g D.皮质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 E.髓质内含许多始基卵泡 |
|
细菌性阴道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A.抗厌氧菌药物 B.抗病毒药物 C.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 D.抗革兰阳性杆菌药物 E.抗真菌药物 |
|
子宫动脉来自() |
A.腹主动脉 B.髂总动脉 C.髂内动脉 D.髂外动脉 E.肾动脉 |
|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最常用的药物是() |
A.青霉素 B.甲硝唑 C.氟哌酸 D.头孢拉定 E.制霉菌素 |
|
子宫峡部形态学特征,正确的是() |
A.属于宫颈的一部分 B.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C.非孕时子宫峡部长度约为1cm D.妊娠期峡部变软不明显 E.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达平脐 |
|
阴道自净作用主要得益于() |
A.乳杆菌将单糖转化为乳酸,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 B.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淋巴细胞的免疫防御功能 D.阴道局部补体、细胞因子等体液免疫防御功能 E.棒状杆菌产生抗微生物因子可抑制或杀灭其他细菌 |
|
与女性生殖器血液供应无关的是() |
A.阴部内动脉 B.髂外动脉 C.子宫动脉 D.卵巢动脉 E.阴道动脉 |
|
细菌性阴道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加德纳尔菌 E.沙眼衣原体 |
|
不属于骨盆底外层范畴的肌肉是() |
A.肛门外括约肌 B.球海绵体肌 C.坐骨海绵体肌 D.会阴深横肌 E.会阴浅横肌 |
|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不包括() |
A.胺臭味试验阳性 B.匀质、稀薄、灰白色阴道分泌物 C.阴道分泌物pH值>4.5 D.线索细胞阳性 E.脓性泡沫白带 |
|
卵巢动静脉通过的韧带是() |
A.主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骨盆漏斗韧带 D.圆韧带 E.骶韧带 |
|
滴虫性阴道炎的传播方式不包括() |
A.衣物传播 B.性交传播 C.公共浴池传播 D.母婴垂直传播 E.不洁器械和敷料传播 |
|
外阴部外伤后最易发生血肿的部位是() |
A.阴阜 B.阴蒂 C.大阴唇 D.小阴唇 E.会阴部 |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主要传染途径是() |
A.性交传染 B.血行传染 C.直接传染 D.间接传染 E.内源性传染 |
|
关于女性外生殖器解剖,正确的是() |
A.女性外生殖器即外阴 B.女性阴毛分布呈菱形 C.双侧小阴唇前端为腹股沟韧带终止点 D.前庭大腺开口于阴道内 E.阴道前庭为双侧大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
|
子宫肌瘤患者与临床症状轻重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肌瘤大小 B.肌瘤数目 C.肌瘤生长部位 D.肌瘤与肌壁关系 E.肌瘤有无变性 |
|
欲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不需要切断的韧带是() |
A.圆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卵巢悬韧带 D.阔韧带 E.主韧带 |
|
子宫肌瘤最常发生的变性是() |
A.玻璃样变 B.红色样变 C.肉瘤样变 D.囊性变 E.钙化 |
|
关于女性内生殖器解剖正确的是() |
A.子宫韧带共有3对 B.阴道穹隆四部分中前穹隆最深 C.子宫峡部非孕期长约2cm D.子宫内膜各层均发生周期性变化 E.站立时直肠子宫陷凹为女性腹膜腔最低位置 |
|
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应首先考虑() |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颈癌 C.子宫肌瘤 D.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宫颈息肉 |
|
关于子宫下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临产后长达7~10cm B.由非妊娠时的子宫峡部伸展形成 C.位于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 D.临产后是软产道的一部分 E.至妊娠晚期形成 |
|
不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是() |
A.后壁肌瘤,伴腹坠、便秘 B.黏膜下肌瘤,月经量增多 C.多发性肌瘤,无症状 D.前壁肌瘤,伴尿频、尿急 E.肌瘤短期内增长较快 |
|
属于骨盆底内层(即盆膈)肌肉的是() |
A.球海绵体肌 B.会阴深横肌 C.肛提肌 D.坐骨海绵体肌 E.肛门外括约肌 |
|
女,45岁。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已2年,伴头晕、心悸。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3个月大,B型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血红蛋白80g/L,最恰当的处理是() |
A.随访观察 B.应用宫缩剂、止血药 C.应用雄激素 D.肌瘤摘除术 E.子宫切除 |
|
卵巢表面的组织为() |
A.腹膜 B.卵巢白膜 C.卵巢皮质 D.结缔组织 E.生发上皮 |
|
女,36岁。月经量增多2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子宫内膜癌 B.急性子宫内膜炎 C.弥漫性子宫腺肌病 D.子宫肌瘤 E.早期妊娠 |
|
关于子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女子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4 ~5cm B.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 C.幼年时宫体和宫颈的比例是2:1 D.子宫峡部上端是组织学内口 E.子宫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
|
初孕妇,36岁。妊娠23周,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剧烈腹痛1天,无阴道流血。查体T38.2℃。血常规WBC10×109/L,N0.75。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子宫肌瘤囊性变 B.子宫肌瘤蒂扭转 C.子宫肌瘤合并急性阑尾炎 D.子宫肌瘤合并感染 E.子宫肌瘤红色样变 |
|
下列属于阴道的特征的是() |
A.孕育胚胎 B.产生月经 C.内分泌功能 D.性交器官 E.输送受精卵 |
|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发生红色变,首选的措施是() |
A.立即行肌瘤切除术 B.立即切除子宫 C.立即终止妊娠 D.止血治疗 E.保守治疗 |
|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着床部位是在输卵管的() |
A.壶腹部与峡部连接部 B.壶腹部 C.峡部 D.伞部 |
|
在妊娠期间子宫肌瘤容易发生的变性是() |
A.玻璃样变 B.囊性变 C.红色样变 D.肉瘤样变 E.钙化 |
|
女,25岁,初孕妇。妊娠12周,尿频、尿急、尿痛伴阴道分泌物增多2天。查体:尿道口及宫颈口均见脓性分泌物。为确诊,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
A.羊水培养 B.血培养 C.宫颈管分泌物培养 D.血清学检查 E.尿培养 |
|
关于子宫肌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B.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绝经后一般停止生长 C.仅有压迫症状的浆膜下肌瘤无需手术治疗 D.子宫大于2个半月妊娠大小时需手术治疗 E.治疗需根据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综合考虑 |
|
宫颈管黏膜局限性增生,形成椭圆形赘生物突向宫口() |
A.宫颈糜烂 B.宫颈息肉 C.宫颈肥大 D.宫颈腺体囊肿 E.慢性宫颈管炎 |
|
最常见的子宫肌瘤类型是() |
A.肌壁间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黏膜下肌瘤 D.宫颈肌瘤 E.阔韧带肌瘤 |
|
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腺管的开口被阻塞,分泌物滞留于腺腔内,在宫颈表面形成小囊肿() |
A.宫颈糜烂 B.宫颈息肉 C.宫颈肥大 D.宫颈腺体囊肿 E.慢性宫颈管炎 |
|
宫颈病理切片报告为“鳞状上皮化”,是指() |
A.癌变病变 B.原位癌 C.浸润癌 D.糜烂愈合过程 E.宫颈糜烂的类型 |
|
炎症刺激使宫颈间质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纤维组织增生() |
A.宫颈糜烂 B.宫颈息肉 C.宫颈肥大 D.宫颈腺体囊肿 E.慢性宫颈管炎 |
|
早期宫颈癌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 |
A.宫颈及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 B.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C.高危型HPV-DNA检测 D.宫颈碘试验 E.阴道镜检查 |
|
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 |
A.宫颈肥大 B.宫颈糜烂 C.宫颈息肉 D.宫颈腺囊肿 E.宫颈黏膜炎 |
|
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病原体是() |
A.单纯疱疹病毒 B.滴虫 C.苍白密螺旋体 D.人乳头瘤病毒 E.巨细胞病毒 |
|
关于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是() |
A.I度患者多数无症状 B.II度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腰骶痛 C.I度患者多伴有重度前壁膨出 D.II度患者不会有阴道壁膨出 E.绝经后子宫萎缩,可自然回至盆腔内 |
|
女型骨盆的特点有() |
A.入口呈横圆形 B.耻骨弓较宽 C. 坐骨棘间径较窄,一般<10cm D.在我国妇女骨盆类型中占52%~58.9% E.骨盆较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