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安阳师范学院数字图像处理网上考试答案
拉普拉斯算子主要用于()。 |
A.直接检测图像边缘 B.与罗伯特算子结合后检测图像边缘 C.已知边缘像素后确定该像素在图像的明区或暗区 D.检测图像中梯度的方向 |
|
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 |
A.1个控制点 B.2个控制点 C.3个控制点 D.4个控制点 |
|
下面哪个彩色空间最接近人视觉系统的特点()。 |
A.RGB空间 B.CMY空间 C.I1I2I3空间 D.HIS空间 |
|
噪声对利用直方图取阈值分割算法的影响源于()。 |
A.噪声会使得直方图不平衡 B.噪声会减小直方图的峰间距离 C.噪声会填满直方图的谷 D.噪声会使得直方图产生新的峰 |
|
图像与灰度直方图间的对应关系是()。 |
A.一一对应 B.多对一 C.一对多 D.都不对 |
|
采样是对图像()。 |
A.取地类的样本 B.空间坐标离散化 C.灰度离散化 D.以上都不正确 |
|
图像灰度方差说明了图像哪一个属性。( ) |
A.平均灰度 B.图像对比度 C.图像整体亮度 D.图像细节 |
|
梯度算子()。 |
A.不可以检测阶梯状边缘 B.可以消除随机噪声 C.总产生双像素宽边缘 D.总需要两个模板 |
|
在对图像编码前,常将2-像素矩阵表达形式进行转换(映射)以获得更有效的表达形式,这种转换()。 |
A.减少了像素间冗余 B.可反转 C.压缩了图像的静态范围 D.这种映射与电视广播中隔行扫描消除的是同一种数据冗余 |
|
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
A.32个 B.64个 C.128个 D.256个 |
|
考虑图题10.2.4(色度图)里有标号的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为()。 |
A.点1和点2在可见色区域中,点3在不可见色区域中 B.点2在可见色区域中,点1和点3在不可见色区域中 C.点1在可见色区域中,点2在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色区域中,点3在不可见色区域中 D.点1和点2在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色区域中,点3在不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色区域中 |
|
离散小波变换有下列哪些特点?() |
A.是福利叶变换的一种特例 B.是盖伯变换的一种特例 C.有快速算法 D.其局部化网格尺寸不随时间变化 |
|
模糊造成的退化()。 |
A.会将形成规则的图案变得不太规则 B.会导致目标图案产生叠影 C.会导致目标图案变大 D.会使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下降 |
|
对一个具有符号集B=(b1,b2)={0,1}的二元信源,设信源产生2个符号的概率分别为P(b1)=1/5和P(b2)=4/5,如对二进制数1001进行算术编码,其结果用十进制数表示为()。 |
A.0.26 B.0.24 C.0.22 D.0.2 |
|
HIS模型适宜用于图像增强的原因有()。 |
A.用该模型时可将亮度分量与色度分量分开进行增强 B.用该模型时可就将色调分量与饱和度分量分开进行增强 C.用该模型时可保持原图的色调不变 D.用该模型时可以增加图中的可视细节亮度 |
|
拉普拉斯算子()。 |
A.是一阶微分算子 B.是三阶微分算子 C.包括一个模板 D.包括两个模板 |
|
在无损预测编码中()。 |
A.仅需对预测器的输出进行编码 B.仅需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 C.仅需对预测系数进行编码 D.仅需对预测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编码 |
|
以下几个对直方图规定化的两种映射方式(SML与GML)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ML的误差一定大于GML B.原始直方图与规定化直方图中的灰度级数相等时(M=N),SML的误差一定等于GML C.N D.SML与GML均是统计无偏的 |
|
图像数字化时最佳采样间隔的大小()。 |
A.任意确定 B.取决于图像频谱的截止频率 C.依据成图比例尺而定 D.以上都不正确 |
|
对一幅彩色图像,下列操作既可对其属性矢量进行,也可对各个属性分量分别进行后再合起来()。 |
A.领域平均 B.中值滤波 C.线性锐化滤波 D.非线性锐化滤波 |
|
监督分类方法是()。 |
A.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 B.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 C.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 D.以上都不正确 |
|
二叉树()。 |
A.是四叉树的一种特例 B.其表达中的结点分两类 C.每个结点对应具有相同特性的像素组成的长方阵 D.其表达图像所需的结点数总比四叉树所需的结点数少 |
|
半调输出技术可以()。 |
A.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B.改善图像的幅度分辨率 C.利用抖动技术实现 D.消除虚假轮廓现象 |
|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视觉过程中的光学过程影响对亮度的感知 B.视觉过程中的光学过程影响对颜色的感知 C.视觉过程中的神经处理过程与亮度知觉有关 D.亮度知觉仅与场景亮度有关 |
|
在边界跟踪中()。 |
A.为了消除噪声的影响,需要进行取阈值操作 B.如果搜索在8-邻域中进行,得到的边界所包围的区域是8-连通的 C.边界的光滑性取决于像素梯度的大小 D.可以利用图搜索的方法 |
|
以下不属于图像运算的有()。 |
A.差值运算 B.比值运算 C.植被指数 D.密度分割 |
|
一幅二值图像的福利叶变换频谱是()。 |
A.一幅二值图像 B.一幅灰度图像 C.一幅复数图像 D.一幅彩色图像 |
|
图像退化的原因可以是()。 |
A.透镜色差 B.噪声叠加 C.光照变化 D.场景中目标的快速运动 |
|
盖伯变换有下列哪些特点?() |
A.只需对福利叶变换加个窗就可得到 B.窗尺寸随频率中心变化而变化 C.从变换结果可完全恢复原始函数 D.计算盖伯变换要求知道在整个时间轴上的f(t) |
|
对于低通和高通巴特沃斯滤波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均有相同的截止频率 B.均能减弱振铃效应 C.处理后的图像均比用理想低通和高通处理的要过渡光滑一些 D.都可用于消除虚假轮廓 |
|
以下分割方法中属于区域算法的是()。 |
A.分裂合并 B.哈夫变换 C.边缘检测 D.阈值分割 |
|
抖动技术可以()。 |
A.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B.改善图像的幅度分辨率 C.利用半输出技术实现 D.消除虚假轮廓现象 |
|
利用直方图取单阈值方法进行图像分割时()。 |
A.图像中应仅有一个目标 B.图像直方图应有两个峰 C.图像中目标和背景应一样大 D.图像中目标灰度应比背景大 |
|
高频增强滤波器由于相对削弱了低频成分,因而滤波所得的图像往往偏暗,对比度差,所以常常需要在滤波后进行()。 |
A.直方图均衡化 B.低频加强 C.图像均匀加亮 D.中值滤波 |
|
已知如图1.2.2中的2个像素P和Q,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2个像素P和Q直接的De距离比他们之间的D4距离和D8距离都短 B.2个像素p和q之间的D4距离为5 C.2个像素p和q之间的D8距离为5 D.2个像素p和q之间的De距离为5 |
|
下面关于发射断层成像的论述中正确的为 ()。 |
A.PET和SPECT总使用相同的放射性离子 B.PET和SPECT的发射源都在被检测物体的内部 C.PET和SPECT系统都至少要有两个检测器 D.PET和SPECT的投影数据都仅由物体的密度所决定 |
|
图像中虚假轮廓的出现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 |
A.图像的灰度级数不够多造成的 B.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够高造成 C.图像的灰度级数过多造成的 D.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过高造成 |
|
在书中介绍的对彩色图像不同分量进行的序列分割中()。 |
A.按H值进行分割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B.按S值进行分割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C.按I值进行分割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D.最后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
|
计算机显示器主要采用哪一种彩色模型( )。 |
A.RGB B.CMY或CMYK C.HSI D.HSV |
|
以下图像技术中属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是()。 |
A.图像编码 B.图像合成 C.图像增强 D.图像分类 |
|
要对受孤立噪声点影响的图像进行平滑滤波。不能达到效果的滤波器是()。 |
A.中值滤波器 B.领域平均滤波器 C.高频增强滤波器 D.线性锐化滤波器 |
|
绝对黑体的()。 |
A.反射率等于1 B.反射率等于0 C.吸收率等于1 D.吸收率等于0 |
|
福利叶变换有下列哪些特点?( )。 |
A.有频域的概念 B.均方意义下最优 C.有关于复数的运算 D.从变换结果可完全恢复原始数据 |
|
通过多项式进行几何校正时,需要在待校正图像与参考图像之间选择同名控制点,其选取原则包括()。 |
A.易于识别并且不随时间变化的点,如道路交叉点、河流拐弯处、水域的边界、机场等 B.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应多选些 C.图像边缘部分要选取控制点,以避免外推 D.同名控制点要在图像上均匀分布 |
|
数字图像的优点包括()。 |
A.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 B.不会因为保存、运输而造成图像信息的损失 C.空间坐标和灰度是连续的 D.以上都不正确 |
|
指出下面正确的说法()。 |
A.基于像素的图像增强方法是一种线性灰度变换 B.基于像素的图像增强方法是基于像素领域的图像增强方法的一种 C.基于频域的图像增强方法由于常用到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反变换,所以总比基于图像域的方法计算复杂较高 D.基于频域的图像增强方法可以获得和基于空域的图像增强方法同样的图像增强效果 |
|
如果将图像中对应直方图中偶数项的像素灰度均用相应的对应直方图中奇数项的像素灰度代替,所得到的图像将()。 |
A.亮度减小 B.亮度增加 C.对比度减小 D.对比度增加 |
|
图像间的算术运算()。 |
A.可以“原地完成“是因为每次运算只涉及1个空间位置 B.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互为逆运算,所以用加法运算实现的功能也可用减法运算实现 C.与逻辑运算类似,也可用于二值图像 D.与逻辑运算类似,既可对一副图像进行,也可以对两幅图像进行 |
|
简述二值图像与彩色图像的区别。 |
|
|
因大气辐射引起的辐射误差,其相应的校正方法有哪些? |
|
|
当在白天进入一个黑暗剧场时,在能看清并找到空座位时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试述发生这种现象的视觉原理。 |
|
|
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开发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
说明遥感图像几何变形误差的主要来源。 |
|
|
ISODATA法的中文全称? |
|
|
简述图像几何变换与图像变换的区别。 |
|
|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有何优点? |
|
|
伪彩色增强与假彩色增强有何异同点? |
|
|
连续图像和数字图像如何相互转换? |
|
|
HIS中的H指(),I指(),S指()。 |
|
|
数字图像是一种空间坐标和()均不连续的,用离散数字表示的图像。 |
|
|
256级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用()位来存储。 |
|
|
二值图像每个像素的值可用()位存储。 |
|
|
后一像素输出结果依赖于前面像素处理的结果,并且只能依次处理各像素而不能同时对各像素进行相同处理的一种处理形式称为()。 |
|
|
通常用于动态监测、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图像背景消除的运算是()。 |
|
|
图像灰度量化用5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
|
|
描述图像空间分布用()。 |
|
|
图像与灰度直方图间的对应关系是一幅图像对应唯一的(),反之不成立。 |
|
|
灰度变换方法包括线性变换、分段线性变换和()三种。 |
|
|
小波变换所具有的时间-频率都局部化的特点()。 |
A.表面时间窗函数的宽度与频率窗函数的宽度都很小 B.表面时间窗函数的宽度与频率窗函数的宽度成反比 C.表面时间窗函数宽度与频率窗函数宽度的乘积很小 D.表面时间窗函数的宽度等于频率窗函数的宽度 |
|
如果将均匀噪声的定义范围增加一倍,则其方差()。 |
A.不变 B.增加为两倍 C.增加为四倍 D.增加为八倍 |
|
借助对数形式的变换曲线可以达到压缩图像灰度动态范围的目的,这是因为()。 |
A.变换前的灰度值范围比变换后的灰度值范围大 B.变换后仅取了一部分灰度值的范围 C.变换前后灰度值的范围不同 D.对数形式的变换曲线是单增的曲线 |
|
在BMP格式、GIF格式、TIFF格式和JPEG格式中()。 |
A.表示同一副图像,BMP格式使用的数据量最多 B.GIF格式独立于操作系统 C.每种格式都有文件头,其中TIFF格式的最复杂 D.一个JPEG格式的数据文件中可存放多幅图像 |
|
下面哪些说法正确()。 |
A.线性退化系统一定具有相加性 B.具有相加性的退化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C.具有一致性的退化系统也具有位置(空间)不变性 D.具有位置(空间)不变性的退化系统是线性的 |
|
马赫带效应()。 |
A.可以用同时对比度解析 B.取决于人的视觉系统的亮度适应级 C.与同时对比度表明同一个事实 D.表明条带上实际的亮度分布会受到主管亮度曲线的影响 |
|
标准化距离大可以说明()。 |
A.类间离散度大,类内离散度也大 B.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大 C.类间离散度大,和/或类内离散度小 D.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也小 |
|
磁共振信号()。 |
A.取决于物体内中子的密度 B.可以用帮助确定物体内质子的密度 C.可用来帮助重建问题的物体内的自旋密度分布函数 D.仅与空间有关而与时间无关 |
|
以下属于局部处理的操作的是()。 |
A.灰度线性变换 B.二值化 C.傅里叶变换 D.中值滤波 |
|
采用一阶的1-D线性预测编码方法进行无损预测编码,()。 |
A.编码系统的输出就是符号编码器的输出 B.其数据压缩率是预测器输入和符号编码器输出的比 C.每次进行预测只需考虑前一个像素 D.如果输入序列值是单增的,则编码结果值也是单增的 |
|
在单变量变换增强中,最容易让人感到图像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
A.亮度增强觉 B.饱和度增强 C.色调增强 D.不一定哪种增强 |
|
TM专题制图仪有()。 |
A.4个波段 B.6个波段 C.7个波段 D.9个波段 |
|
对如图题6.4.4的图像进行哈夫曼编码,其编码效率为()。 |
A.0.963 B.0.973 C.0.983 D.0.993 |
|
数字图像的()。 |
A.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 B.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 C.两者都是连续的 D.两者都是离散的 |
|
噪声()。 |
A.只含有高频分量 B.其频率总覆盖整个频谱 C.等宽的频率间隔内有相同的能量 D.总有一定的随机性 |
|
下列算法中属于图象锐化处理的是( )。 |
A.低通滤波 B.加权平均法 C.高通滤波 D.中值滤波 |
|
在4-方向链码的一阶差分码中,哪个码不会出现?() |
A.0 B.1 C.2 D.3 |
|
图象与灰度直方图间的对应关系是()。 |
A.一一对应 B.多对一 C.一对多 D.都不 |
|
采用幂次变换进行灰度变换时,当幂次取大于1时,该变换是针对如下哪一类图像进行增强。( ) |
A.图像整体偏暗 B.图像整体偏亮 C.图像细节淹没在暗背景中 D.图像同时存在过亮和过暗背景 |
|
高通滤波后的图像通常较暗,为改善这种情况,将高通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加上一常数量以便引入一些低频分量。这样的滤波器叫()。 |
A.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 B.高频提升滤波器 C.高频加强滤波器 D.理想高通滤波器 |
|
用变长码代替自然码时就可以减少表达图像所需的比特数,其原理是()。 |
A.对各个灰度级随机赋予不同的比特数 B.对各个灰度级赋予相同的比特数 C.对出现概率大的灰度级用较多的比特数表示,对出现概率小的灰度级用较少的比特数表示 D.对出现概率较大的灰度级用较少的比特数表示,对出现概率小的灰度级用较多的比特数表示 |
|
大气窗口是指()。 |
A.没有云的天空区域 B.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C.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 D.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
|
设图像灰度共四级,P(0)=0.4,P(1)=0.3,P(2)=0.2,P(3)=0.1,用下列哪种方法得到的码平均长度最短?() |
A.L(0)= L(1)=L(2)=L(3) B.L(0)> L(1)>L(2)>L(3) C.L(0)< L(1) D.L(0)=2 L(1)=3L(2)= 4L(3) |
|
当改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受影响最大的是图像中的()。 |
A.纹理区域(有许多重复单元的区域) B.灰度平滑的区域 C.目标边界区域 D.灰度渐变区域 |
|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 |
|
|
连续图像和数字图像如何相互转换? |
|
|
图像的数字化包含哪些步骤?简述这些步骤。 |
|
|
图像增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
|
一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由哪几个模块组成? |
|
|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便构成了电磁波谱,电磁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可以划分为 射线、X射线、()、()、()、()、无线电波。 |
|
|
在利用矢量形式的图像数据文件中()。 |
A.图像的分辨率与数据文件的大小成正比 B.如果显示其中的图像会有方块效应 C.图形由空间分布的像素的集合来表示 D.不仅有数据还有命令 |
|
给定一个零记忆信源,已知其信源符号集为A={ a1,a2}={0,1},符号产生概率为P(a1)=1/4,P(a2)=3/4,对二进制序列111 111 00,其二进制算术编码码字为()。 |
A.0.1111 000 B.0.1101 010 C.0.0110 111 D.0.0011 010 |
|
如图题目所示的变换曲线可以()。 |
A.减少图像低灰度区的亮度 B.减少图像高灰度区的亮度 C.增加图像低灰度区的对比度 D.增加图像高灰度区的对比度 |
|
量化是对图像()。 |
A.空间坐标离散化 B.灰度离散化 C.以上两者 D.以上都不正确 |
|
设有一幅二值图像,其中黑色的背景上有一条宽为5个像素的白线,如要通过空域滤波消除这条白线,需要用 ()。 |
A.3*3的算术均值滤波器 B.7*7的算术均值滤波器 C.3*3的谐波均值滤波器 D.7*7 的谐波均值滤波器 |
|
为利用断层重建实现3- 重建,一定要 ()。 |
A.使用扇束扫描投影 B.使用锥束扫描投影 C.使用多个发射源 D.使用多个接收器 |
|
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可以改正图像的()。 |
A.线性变形误差 B.非线性变形误差 C.前两者 D.以上都不正确 |
|
用哈夫曼编码算法对表题6.4.2中的符号进行编码,a4的码为()。 |
A.110或001 B.1110或0001 C.11110或00001 D.10100或01011 |
|
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 |
A.3个控制点 B.4个控制点 C.5个控制点 D.6个控制点 |
|
BSQ是数字图像的()。 |
A.连续记录格式 B.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 C.像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 D.以上都不正确 |
|
自适应滤波器()。 |
A.适合消除脉冲噪声 B.可以根据滤波器模版所覆盖像素集合的统计特性调整模版尺寸 C.其输出由退化图像的方差所决定 D.对图像中所有像素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 |
|
什么是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
|
|
什么是量化噪声,它是什么引起的? |
|
|
图像锐化处理有几种方法? |
|
|
图像量化时,如果量化级比较小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
|
|
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开发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
请举出2种常用的植被指数,并说明如何计算? |
|
|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 |
|
|
常见的数字图像应用软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
数字图像处理可分为狭义图像处理、()和图像理解三个层次。 |
|
|
根据人参与程度不同,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包括()分类和()分类。 |
|
|
模拟图像指空间坐标和亮度都是()的图像。 |
|
|
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 |
|
|
不可见的图像包括不可见光成像和()。 |
|
|
数字图像是一个()函数。 |
|
|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呈现()效应。 |
|
|
视网膜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光敏细胞,按照形状可以分为两类:锥状细胞和()。 |
|
|
光学图像是一个() 函数。 |
|
|
一幅数字图像是()。 |
A.一个观测系统 B.一个有许多像素排列而成的实体 C.一个2-D数组中的元素 D.一个3-D空间的场景 |
|
傅里叶反变换重建法 ()。 |
A.仅用到傅里叶反变换 B.直接在离散域中进行变换和重建 C.既要用到1-D变换也要用到2-D变换 D.一直在傅里叶反变换重建法的原理进行计算 |
|
采用模板[-1 1]T主要检测( )方向的边缘。 |
A.水平 B.45° C.垂直 D.135° |
|
利用平滑滤波器可对图像进行低通滤波,消除噪声,但同时模糊了细节。一下哪项措施不能减小图像的模糊程度()。 |
A.增加对平滑滤波器输出的或值处理 B.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 C.采用领域平均处理 D.适当减小平滑滤波器的领域操作模板 |
|
图像分割中的并行边界技术和串行区域技术分别利用的是()。 |
A.不连续性和变化性 B.连续性和相似性 C.不连续性和相似性 D.连续性和变化性 |
|
设在工业检测中工件的图像受到零均值不相关噪声的影响。如果工件采集装置每秒可采集25幅图,要采用图像平均方法将噪声的方差减少为单幅图像的1/10,那么工件需保持多长时间固定在采集装置前?() |
A.1s B.4s C.10s D.25s |
|
中值滤波器可以()。 |
A.孤立噪声 B.检测出边缘 C.平滑孤立噪声 D.模糊图像细节 |
|
一幅256*256的图像,若灰度级数为16,则存储它所需的比特数是()。 |
A.256K B.512K C.1M D.2M |
|
算术编码()。 |
A.的硬件实现比哈夫曼编码的硬件实现要复杂 B.在信源符号概率接近时,比哈夫曼编码效率高 C.在JPEG的扩展系统中被推荐来代替哈夫曼编码 D.中不存在源符号和码字间一一对应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