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河南理工大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网上考试答案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按( )来划分的。 |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引用误差 D.平均误差 |
|
工作人员在二次系统现场工作过程中,若通断路器跳闸时,应( )。 |
A.检查是否误碰 B.检查是否有击穿 C.恢复原状 D.立即停止工作 |
|
在自动化装置中,人机对话的主要内容有( )输入数据、人工控制操作和诊断与维护等。 |
A.脉冲数据 B.控制系统 C.人机接口 D.显示画面与数据 |
|
220kV~ 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站内SOE分辨率为( )。 |
A.≤1ms B. <2ms C.<3ms D.< 4ms |
|
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 )。 |
A.总线型 B.环型 C.树型 D.星型 |
|
规程规定运行中的风冷油浸电力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不得超过( )℃。 |
A.105 B.85 C.75 D.45 |
|
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主要有( )。 |
A.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 B.屏蔽、减少耦合、远方集中控制 C.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减少耦合 D.屏蔽、减少耦合、接地、隔离、滤波 |
|
在交流采样技术中,根据采样定理,为了测取直到9次的谐波信号,在被采样交流信号工频周期内,至少应均匀采样( )次。 |
A.12 B.18 C.36 D.24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微机系统所采集的变电站测控对象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属于( )。 |
A.数字量 B.输出量 C.输入量 D.模拟量 |
|
变电站防止误操作的“五防”指的是防止( )。 |
A.误合误分刀闸、带负荷切断路器、带电接地线、合断路器、断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 B.分断路器、断刀闸、带电接地线、带接地线合断路器、隔离开关、带负荷操作 C.误合误分断路器、带负荷切刀闸、带电接地线、带接地线合断路器、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 D.空合断路器、带负荷切刀闸、带接地线空合断路器、空合隔离开关、带负荷操作 |
|
某条线路停电工作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是( )。 |
A.变送器的PT电压失相 B.变送器的CT有一相被短接 C.变送器故障 D.线路的二次CT变比增大一倍 |
|
当雷电波传播到变压器绕组时,相邻两匝间的电位差比运行时工频电压作用下( )。 |
A.小 B.差不多 C.大很多 D.不变 |
|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同期功能应由( )来实现。 |
A.远方调度 B.站控层 C.间隔层 D.设备层 |
|
微机型系统只能对( )进行运算或逻辑判断,而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信号均为模拟量。 |
A.模拟量 B.电子量 C.数字量 D.存储量 |
|
输入/输出的传送方式分为( )。 |
A.并行和一般传送方式 B.并行和串行传送方式 C.串行和一般传送方式 D.记录和传递传送方式 |
|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规定,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电能计费系统的接口推荐使用的通讯规约为:( )。 |
A.DL/T 630-1997 B.DL/T 634-1997 C.DL/T667-1999 D.DL/T 719-2000 |
|
交流采样电路中采样保持器的主要作用是( )。 |
A.保证A/D转换时间内信号不变化 B.保证被A/D转换的同一回路的多路输入信号如三相电流电压的同步性 C.降低对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要求 D. |
|
变压器铁心采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制造,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 )。 |
A.铜耗 B.杂散损耗 C.涡流损耗 D.磁滞损耗 |
|
( )调压方式适用于中枢点至各负荷点的线路较长,且各点负荷变化较大,变化规律也大致相同的情况。 |
A.逆 B.顺 C.恒 D. |
|
投切电容器及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的操作原则:当220kV以下电网电压接近下限时,应( )。 |
A.先投入电容器组,后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 B.先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后投入电容器组 C.先退出电容器组,后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 D.先投入电容器组,后降低主变压器分接头 |
|
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界面主要的命令工具条按钮由报警浏览、报表管理、分类报警显示(弹出报警、事故跳闸、保护事件、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变位、模拟量越限、一般事件)、实时库参数修改、打印机、复位音响、报文监视、运行日志、曲线、人工置数列表组成。( ) |
A.控制界面 B.操作界面 C.模拟界面 D.保护界面 |
|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要求500kV(330kV)变电所继电小室的间隔层设备及网络层设备对工频电磁场的抗扰性应符合: ( )。 |
A.GB/T 17626-4-2 4级 B.GB/T 17626-4-2 3级 C.GB/T 17626-4-8 4级 D.GB/T 17626-4-8 5级 |
|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要求开关量单元信号接点的允许电压一般不小于( )V,由I/0提供。 |
A.5 B.12 C.24 D.48 |
|
交流采样法是直接对经过装置内部小TA,小TV转换后形成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保持和A/D转换,然后在软件中通过各种( )。 |
A.算法估算出所需电量 B.算法计算出所需电量 C.算法统计出所需电量 D.算法计量出所需电量 |
|
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其通讯速率应在( )以上。 |
A.1Mbps B.2Mbps C.4Mbps D.10Mbps |
|
VQC指的是变电站的( )自动调节装置。 |
A.电压有功 B.频率有功 C.电压无功 D.频率无功 |
|
间隔层宜采用( ),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
A.以太网 B.无线网 C.工控网 D.ISDN |
|
某条线路因工作停电,恢复运行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可能是( )。 |
A.电压互感器(TV)电压失相 B.电压互感器更换,线路的电压互感器(TV) 变比增大一倍 C.电流互感器更换,线路的电流互感器(TA)变比增大一倍 D.电流互感器更换,线路的电流互感器(TA)变比减小一倍 |
|
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 )关系。 |
A.继承 B.控制 C.管理 D.主从 |
|
在有载分接开关中,过渡电阻的作用是( )。 |
A.限制分头间的过电压 B.熄弧 C.限制切换过程中的循环电流 D.限制切换过程中的负载电流 |
|
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匝数( )二次绕组的匝数。 |
A.远大于 B.略大于 C.等于 D.小于 |
|
变压器套管等瓷质设备,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这些瓷质设备表面的空气发生放电,叫做( )。 |
A.气体击穿 B.气体放电 C.瓷质击穿 D.沿面放电 |
|
1/0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 |
A.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C.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D.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
|
只能作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的是( )保护。 |
A.瓦斯 B.过电流 C.差动 D.过负荷 |
|
DL/T 1100. 1-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要求时间同步系统在守时保持状态下的时间准确度应优于( )。 |
A.0. 90μs/min B.0. 91μs/min C.0. 92μs/min D.0. 93μs/min |
|
大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升高至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小负荷时则将中枢点电压降低至线路的额定电压。此种调压方式为( )。 |
A.逆调压 B.顺调压 C.恒调压 D. |
|
变电站馈电母线上有多余配电线路,根据这些线路所供负荷的重要程度,( )。 |
A.分为一般级和特殊级两大类 B.分为基本级和特殊级两大类 C.分为基本级和保护级两大类 D.分为保护级和自动级两大类 |
|
差错检测技术是指就是采用有效编码方法对咬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并按约定的规则附上若干码元(称监督码),作为信息编码的一部分,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则按约定的规则对( )。 |
A.所收到的码进行检验 B.所收到的码进行测试 C.所收到的码进行实验 D.所收到的码进行量测 |
|
无人值班变电站是指无固定值班人员在( )的变电站。 |
A.调度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 B.当地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 C.异地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 D.当地进行日常维护与监控 |
|
当电压接近上限时,在不会向系统倒送无功,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还允许调整时,应( )。 |
A.先降低主变压器分接头,后退出电容器组 B.先退出电容器组,后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 C.退出电容器组,后降低主变压器分接头 D.先投入电容器组,后降低主变压器分接头 |
|
当功率变送器电流极性接反时,主站会观察到功率( )。 |
A.显示值与正确值误差较大 B.显示值与正确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显示值为0 D.显示值为负数 |
|
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对10M以太网,其( )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 |
A. 50%、7. 5Mbps B.40%、5Mbps C.25%、2. 5Mbps D.30%、6Mbps |
|
对绕组为Y, yn0 联接的三相电力变压器的二次电路,测有功电能时需用( )。 |
A.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 B.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 C.两只单相电能表 D.一只单相电能表 |
|
微处理器就是集成在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上的( )。 |
A.CPU和控制器 B.运算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接口电路和控制器 |
|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 )。 |
A.不变 B.升高 C.升高2倍 D.降低一半 |
|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内电磁干扰造成的后果有( )。 |
A.影响电源回路 B.影响模拟量输入通道 C.影响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D.影响CPU和数字电路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包括( )。 |
A.通信 B.遥控 C.遥调 D.遥测 |
|
电网主要包括的设备有( )。 |
A.发电机 B.用电设备 C.变压器 D.输电线路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按照功能可划分为( )。 |
A.站控层 B.调度层 C.间隔层 D.设备层 |
|
用跨相90度接线法测无功功率时,这种接线方法不可以在( )的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应用。 |
A.三相电流、电压完全对称 B.三相电流不完全对称 C.三相电压不对称 D.三相电压不完全对称 |
|
数据通信的传输的方式分为并行数据通信和( )。 |
A.平衡数据传输 B.操作数据传输 C.接口数据传输 D.串行数据传输 |
|
监控系统主要监测的交流模拟量哪些( )。 |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电度量 E.功率因数 |
|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外部抗干扰措施包括( )。 |
A.在机箱电源线入口处安装滤波器或UPS B.交流量均经小型中间电压、电流互感器隔离 C.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传输通道及介质 D.对输入采样值抗干扰纠错 |
|
进行遥控分合操作时,按先后顺序分为( )几个步骤完成。 |
A.选择 B.返校 C.执行 D.性质 |
|
下列( )属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对工作电源的要求。 |
A.交流电源电压为单相220V B.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允许偏差±5% C.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允许偏差+10% D.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5%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常见的小直流量信号包括( )。 |
A.4-20ma B.0-5V C.0-25V D.DC220V |
|
对一个信号采样就是测取该信号的瞬时值。 |
A.正确 B.错误 |
|
当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缺额较大时,靠负荷调节效应来补偿有功缺额就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A.正确 B.错误 |
|
电路交换的线路利用率比报文交换的高。 |
A.正确 B.错误 |
|
传输方式与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数据无关,而是根据信道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而定。 |
A.正确 B.错误 |
|
现运行的变电站有传统的变电站部分实现微机化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和( )几种模式。 |
A.全面自动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B.全面调度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C.全面程序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D.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
|
监控系统的核心是信息处理子系统。 |
A.正确 B.错误 |
|
备用电源在投入前在检测工作母线失压时还必须检查工作电源无流。 |
A.正确 B.错误 |
|
传输层是一个端一端,也即主机一主机的层次。 |
A.正确 B.错误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优越性有( )。 |
A.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B.降低供电质量、降低电压合格率 C.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不大 D.增加人为误操作的可能 |
|
数据传输速率指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表示方法为数据速率和调制速率。 |
A.正确 B.错误 |
|
现场总线是数字式、并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 |
A.正确 B.错误 |
|
一般把监测电网电压值和考核电压质量的节点,称为( );把电网中重要的电压支撑点称为( )。 |
|
|
变电站的电压和无功控制主要方法有( )调节装置、软件VQC。 |
|
|
重合闸的运行方式有:( ) 、( )、( )和停运 。 |
|
|
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系统包括其( )、( )、( )。 |
|
|
微机保护中有两种定值,即( )整定值和数值整定值。 |
|
|
解决降低遥信误发率问题常用( )。 |
A.采用光偶作为隔离手段 B.通过适当提高遥信电源、引入电缆屏蔽 C.调整RTU防抖时间 D.对遥信对象的辅助接点进行清洁处理 |
|
( )是指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非人工操作而跳闸后,能够自动控制断路器重新合上的一种装置。 |
|
|
突变量电流元件的作用是电流保护动作的启动元件,用以提高保护( )。 |
|
|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 )。 |
A.干扰源 B.传播途径 C.电磁敏感设备 D.气候条件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统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四种。分别是( )、( )分散与集中结合式、完全分散式。 |
|
|
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具备的特性包括:( )。 |
A.选择性 B.速动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
|
微机型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由那几部分组成? |
|
|
影响电子式互感器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有( )。 |
A.机架式 B.集中式 C.分布式结构分散安装 D.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 |
|
在测量三相功率的方法中,用两个功率表测量时,称作双功率表法,对于这个方法( )。 |
A.三相功率等于两个表计读数之和 B.在三相电路对称情况下,测量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都是准确的 C.在三相电流不平衡情况下,测量有功功率是准确的 D.在三相电流不平衡情况下,测量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都是不准确的 |
|
RS-232D 采用负逻辑,标准接口电路采用非平衡型。 |
A.正确 B.错误 |
|
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中,配电线路的保护采用集中组屏结构,高压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采用分散式结构。 |
A.正确 B.错误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采集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电网调度控制有关的信息,二是为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站内监控所使用的信息。 |
A.正确 B.错误 |
|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切除工作电源断路器必须经过延时。 |
A.正确 B.错误 |
|
( )制度是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中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有效安全措施。 |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模拟量输入中的A/D转换方式主要有逐次( )A/ D转换方式(ADC)、电压/频率变换方式( VFC)。 |
|
|
UPS设备过负荷能力:带( )额定负载运行60s,带( )额定负载运行10min。 |
A.130%、110% B.125%、105% C.150%、125% D.145%、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