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信阳师范大学财政学网上考试答案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 |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
|
最后一单位税基适用的税率称为( )。 |
A.名义税率 B.实际税率 C.平均税率 D.边际税率 |
|
税收资本化也称为( )。 |
A.税收的转化 B.资本还原 C.税收前转 D.税收后转 |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 ) |
A.法律规定 B.国家财政政策 C.市场机制 D.行政干预 |
|
税收制度中的征税对象是指 ( ) |
A.交纳税款的主体 B.应纳税额 C.征税的依据 D.税源 |
|
基尼系数在( )时为收入分配的最佳状态。 |
A.0.2 B.0.3 C.0.3~0.4 D.0.4 |
|
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 ) |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
|
当代税收原则中最核心的原则是( )。 |
A.财政原则 B.公平与效率原则 C.行政原则 D.便利原则 |
|
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 |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 C.阿罗 D.布坎南 |
|
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 )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
A.国有企业收人 B.规费收入 C.税收收入 D.债务收入 |
|
财政补贴属于( ) |
A.购买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支出 |
|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 )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
|
只产生收入效应不产生替代效应的补贴方式是 ( )。 |
A.对生产环节补贴 B.对流通环节补贴 C.暗补 D.明补 |
|
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 )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国家主体性 D.公共性 |
|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
|
摊位费属于( ) |
A.检验费 B.交易行为管理费 C.资格审查收费 D.裁定性收费 |
|
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 |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规费收入 |
|
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
A.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
|
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 )。 |
A.财政性 B.非财政性 C.专用性 D.分散性 |
|
下列开设的税种属于财产与行为课税的是( ) |
A.城市房地产税 B.房产税 C.印花税 D.屠宰税 |
|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包含我国的( ) |
A.国有企业 B.外商投资企业 C.外国企业 D.事业单位 |
|
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有( ) |
A.各级财政部门 B.各级税务部门 C.海关 D.中国人民银行 |
|
关税按一国政府课征目的不同可分为( ) |
A.出口关税 B.进口关税 C.财政关税 D.保护关税 |
|
下列哪些税种属于我国开设的流转课税( )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关税 |
|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应债能力指标( ) |
A.公债依存度 B.公债偿债率 C.公债负担率 D.居民应债率 |
|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在( )环节征收。 |
A.生产 B.委托加工 C.进口 D.消费 |
|
财政监督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
A.政府预算监督 B.财政收支监督 C.预算外资金监督 D.国有资产监督 |
|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 ) |
A.支付能力原则 B.受益原则 C.支付成本原则 D.受益可能性原则 |
|
预算外资金具有( ) |
A.经济性 B.财政性 C.专用性 D.分散性 |
|
按监督工作与财政资金运动的联系程度,将财政监督分为( ) |
A.直接监督 B.间接监督 C.日常监督 D.专项监督 |
|
消费税中,下列( )采取从量定额征收。 |
A.黄酒 B.白酒 C.啤酒 D.汽油 |
|
下列哪些条件下会使实际税率比名义税率偏低( ) |
A.没有税负转嫁 B.实行免征额 C.税前扣除 D.超额累进税率 |
|
在我国的复式预算中,属于建设性收入的是( ) |
A.国有资产收益 B.债务收入 C.经常性预算转入的结余 D.利息收入 |
|
税收效率包括税收的( )效率。 |
A.行政 B.公正 C.经济 D.正 |
|
购买性支出可分为( )。 后三种属转移性支出。 |
A.消费性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补助支出 D.捐赠支出 |
|
对纳税人销售的下列哪些产品按低税率计征增值税( ) |
A.金龙鱼花生油 B.家庭用煤球 C.体坛周报 D.农膜 |
|
下列各项措施能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有( ) |
A.工厂对河流污染 B.植树造林 C.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D.马路两旁架设路灯 |
|
我国政府预算执行的内容包括( ) |
A.预算收入的执行 B.预算支出的执行 C.国库职责 D.预算调整 |
|
税利分流的理论依据是( ) |
A.国家的双重职能 B.税和利的性质不同 C.国家财力 D.法律 |
|
政府收费具有以下特点( ) |
A.有偿性 B.不确定性 C.非规范性 D.规范性 |
|
我国分税制管理体制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ABC)我国分税制管理体制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
A.分税 B.分事 C.分管 D.分征 |
|
我国消费税的征税商品包括( ) |
A.鞭炮 B.化妆品 C.摩托车 D.小汽车 |
|
债务利息支出属于( ) |
A.可控制性支出 B.不可控制支出 C.一般利益支出 D.特殊利益支出 |
|
衡量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指标的有( ) |
A.财政支出水平 B.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C.财政支出弹性 D.财政支出总额 |
|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附加于哪些税基础上的( )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
|
( )便得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有了资金保证。 |
A.收入的增加 B.人口的变化 C.税收手段的发展 D.技术的发展 |
|
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 ) |
A.自主性 B.法定性 C.不确定性 D.能动性 |
|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开设的特定目的课税( ) |
A.土地增值税 B.耕地占用税 C.筵席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
财政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收入公平 |
|
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
|
|
公共投资体制的组成要素。 |
|
|
简述财政的特征。 |
|
|
我国社会险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
|
|
简述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 |
|
|
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
|
|
简述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 |
|
|
为什么增值税会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 |
|
|
简析复式预算的优点。 |
|
|
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
|
|
如何理解税收支出概念,并论述税收支出的作用? |
|
|
何理解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如何正确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
|
|
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
|
|
试述财政的职能 |
|
|
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
|
论述我国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
|
论述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作用 |
|
|
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
|
|
怎样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 |
|
|
试述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对经济的不同影响 |
|
|
(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
|
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 |
A.使用费收入 B.规费收入 C.特许费收入 D.劳务费收入 |
|
(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 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
|
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
|
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 )。 |
A.生产型 B.收入型 C.固定型 D.消费型 |
|
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收入。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
|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 |
A.生产环节 B.批发环节 C.零售环节 D.消费环节 |
|
交换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 )相等。 |
A.边际转换率 B.边际成本 C.边际替代率 D.边际效用 |
|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 ) |
A.分类所得税制 B.综合所得税制 C.个人自行纳税制度 D.源泉扣缴制度 |
|
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是属于 ( )。 |
A.承购包销方式 B.委托出售方式 C.公募招标方式 D.行政分配方式 |
|
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计划 |
|
物价上涨,采用( )对财政有利。 |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
|
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
|
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 ) |
A.按补贴对象分类 B.按补贴环节分类 C.按补贴性质分类 D.按补贴目的分类 |
|
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
|
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
|
非转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
|
以纳税人在一定时期的收益或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是( )。 |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 |
|
在税收三个特性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无偿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固定性 |
|
一般将( )税种划为中央税。 |
A.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的 B.有利于宏观调控的 C.税额较大的 D.能稳定增长的 |
|
根据财政监督活动范围的大小,将财政监督分为( ) |
A.直接监督 B.日常监督 C.专项监督 D.个案监督 |
|
按性质划分,财政支出可划分为( ) |
A.预防性支出 B.创造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
|
目前地方的固定收入包括 |
A.营业税 B.地方企业所得税 C.农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
税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哪些作用( ) |
A.调节经济运行 B.弥补财政赤字 C.资源配置 D.收入分配 |
|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维护本国商品的正当权益,可采用特别关税,主要种类有( ) |
A.反倾向税 B.反补贴税 C.保障性关税 D.报复性关税 |
|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所有者的身份以下列哪些形式取得收入的( ) |
A.利润上缴 B.租金 C.红利 D.股息 |
|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可以划分为( )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债收入 D.政府收费 |
|
税收原则一般包括( ) |
A.税收公平原则 B.税收分配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税收强制原则 |
|
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税收收入的方式有( ) |
A.分割税额 B.分割税率 C.分割税种 D.分割税制 |
|
社会效益中的社会效果包括( ) |
A.教育普及 B.国家安全 C.环境保护 D.生态平衡 |
|
衡量外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 ) |
A.负债率 B.债务率 C.偿债率 D.债储率 |
|
我国对少量商品还征收一道消费税,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调节产品结构 C.引导消费方向 D.调节国民收入 |
|
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资金而收取使用费所依据的原则是( )。 |
A.横向公平原则 B.纵向公平原则 C.受益原则 D.能力原则 |
|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会( )。 |
A.提高 B.不变 C.下降 D.无规律性 |
|
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是按( )分类。 |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
|
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
|
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
|
财政收支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预算发展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这叫( )。 |
A.增量预算 B.单式预算 C.零基预算 D.复式预算 |
|
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
|
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 ) |
A.农民 B.政府 C.社会 D.农业企业 |
|
财政的( )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率。 |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资源配置 D.稳定经济 |
|
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
|
以下不属于行政管理费的是( ) |
A.公安支出 B.公务员工资 C.军队建设支出 D.司法检察支出 |
|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公债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
|
国有资产管理的宗旨是( ) |
A.提高效益 B.增加收益 C.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加强资产监督 |
|
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 |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 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 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 |
|
就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而言,( )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 |
A.财政赤字 B.财政平衡 C.财政盈余 D.财政收支 |
|
我国的增值税可属于( ) |
A.流转税 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C.从价税 D.价外税 |
|
衡量证券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有( ) |
A.换手率 B.市盈率 C.大额交易 D.市场交易量 |
|
我国印花税采用的税率主要有( )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
|
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 )法。 |
A.免税法 B.扣除法 C.抵免法 D.减法 |
|
私人物品或服务具有如下特征( ) |
A.效用的可分割性 B.消费的竞争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
下列哪些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累进税率 |
|
公债的基本特征是( ) |
A.强制性 B.灵活性 C.自愿性 D.有偿性 |
|
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 |
A.税目 B.税源 C.税率 D.税种 |
|
财政行政复议机关应是做出具体财政裁决机关的( ) |
A.上一级财政机关 B.所在地人民法院 C.所在地人民检察院 D.同级人民政府 |
|
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来源是( )。 |
A.收费 B.税收 C.价格 D.利率 |
|
政府强制雇主、雇员为雇员积累社会保障费用,以满足雇员个人各种社会保障项目支付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 |
A.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B.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C.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
|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各国全部经济往来所体现的( )状况。 |
A.进出口商品 B.债务 C.货币收支 D.关税 |
|
政府采购实行招标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止,不得少于( ) |
A.30日 B.20日 C.15日 D.3个月 |
|
下列关于财政收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支出的需要 B.财政收入主要表现为政府取得的一定量的货币形式的资金 C.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的基础环节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内容并不会发生变化 |
|
以下关于国防开支合理规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政府提供用于国防的公共产品也必须考虑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用效率等问题,即也要在成本-收益比较基础上确定国家国防支出(国防投入)的规模 B.科学地编制国家军费预算,政府必须遵守基本原则是“越多越好的原则” C.经济社会需要就“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做出理性选择 D.国防产品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产出规模是有效供给规模 |
|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 ). |
A.银行 B.国家 C.企业 D.认购人 |
|
财政调制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 |
A.配置资源的职能 B.分配收入的职能 C.维护国家的职能 D.稳定经济的职能 |
|
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的税是( )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企业所得税 D.消费税 |
|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 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
|
组织财政收入首先要保证( )。 |
A.企业利益 B.国家利益 C.个人利益 D.三者兼顾 |
|
政府采购的对象不包括( )。 |
A.金融 B.货物 C.工程 D.服务 |
|
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活动是( ) |
A.金融 B.财政 C.个人分配 D.公司财务 |
|
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
A.社会总产品 B.物化劳动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
|
一种税区别与另外一种税之间的主要标志( )。 |
A.纳税人 B.计税依据 C.税率 D.课税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