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安阳师范学院比较政治制度网上考试答案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 |
A.超国家一体化组 B.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 D.地区经济论坛 |
|
参加波茨坦会议的美国总统是( )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艾森豪威尔 D.尼克松 |
|
欧联盟的正式建立是在( ) |
A.1989年 B.1991年 C.1993年 D.1995年 |
|
七十七国集团活动方式主要是在下列会议前,举行成员国会议以协调立场统一步调( ) |
A.南北国家首脑会议 B.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C.经济与合作组织会议 D.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
|
( )标志着欧美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得以确立。 |
A.日本实行多党制 B.1955年体制的形成 C.修改宪法 D.农地改革 |
|
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 )的旗帜。 |
A.经济全球化 B.新科技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新经济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在 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 了 ( )。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复兴欧洲计划 |
|
讨论波兰边界划分问题的会议是( )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 |
|
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 |
A.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与冲突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计优势不断扩大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
|
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 |
A.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B.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C.经济互助委员会终止 D.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
|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 ) |
A.贸易自由化 B.外汇自由化 C.世界贸易组织 D.跨国公司 |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第二经济强国是( ) |
A.日本 B.英国 C.俄罗斯 D.美国 |
|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
A.独立自主 B.维护世界和平 C.和平共处 D.加强与第三世界 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
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
|
( )年9月11日,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1999年 |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的对外关系政策是( )。 |
A.向美国一边倒 B.多边自主外交 C.政治大国战略 D.全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
|
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
|
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是在( ) |
A.1990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
|
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
|
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
|
国际旧秩序的最主要特征是( ) |
A.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 B.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C.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D.穷国越来越穷 富国越来越富 |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待第三世界的立场与政策最为开明积极的西方国家是:( ) |
A.美国 B.德国 C.西欧 D.英国 |
|
中国何时加入WTO( ) |
A.1999/11/1 B.2000/12/1 C.2001/11/1 D.2001/12/1 |
|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 |
A.国际贸易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贸总协定 |
|
提出超越遏制的是以下哪一位总统:( ) |
A.里根 B.布什 C.尼克松 D.肯尼迪.约翰逊 |
|
( )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
A.跨国公司 B.国际金融 C.能源 D.国际贸易 |
|
欧盟的前身是( ) |
A.欧洲经济体 B.欧洲共同市场 C.欧共体 D.欧洲煤钢共同体 |
|
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
|
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 |
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2年 |
|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
A.维护和平 促进发展 B.独立自主 C.友好与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2001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城市是( ) |
A.莫斯科 B.上海 C.东京 D.墨西哥城 |
|
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是( ) |
A.香港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台湾 |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有( ) |
A.国家 B.政党 C.个人 D.跨国公司 |
|
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是( ) |
A.香港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台湾 |
|
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 ) |
A.东盟 B.欧盟 C.非洲统一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
|
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 ) |
A.两面旗帜的斗争 B.全面“冷战”和局部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C.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D.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
|
综合国力的下列要素中属于“硬国力”的是( ) |
A.人口 B.领土 C.价值观念 D.外交目标 |
|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始于( ) |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泰国 D.菲律宾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同(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
A.老挝 B.泰国 C.印度 D.缅甸 |
|
国家利益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 )。 |
A.生存利益 B.发展利益 C.国际联系利益的 D.经济利益 |
|
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 ) |
A.东盟 B.欧盟 C.非洲统一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
|
俄罗斯、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建立的政体形式是 ( ) |
A.总统制 B.议会制 C.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
|
二战以后,在西欧、北美、亚太形成三大区域组织:( )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联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
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主要经历的时期有( ) |
A.赫鲁晓夫时期 B.斯大林 C.赫努晓夫 D.勃列日涅夫 |
|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有( ) |
A.1947年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B.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1949年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 D.1950年中苏结盟 |
|
美国的普选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
A.选民资格 B.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候选人资格 C.直接选举 D.选举程序 |
|
冷战后美国加紧构建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表现为( ) |
A."参与和扩展"战略 B.小布什的单边主义 C.新干涉主义 D.布什的"超越遏制" |
|
( )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
A.经济发展不平衡 B.霸权主义 C.强权政治 D.南北差距 |
|
当今世界政治的特点之一是,( )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乃至成为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首要因素。 |
A.国际因素 B.大国关系 C.联合国 D.经济因素 |
|
雅尔塔体制是在下列哪几次会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 |
A.德黑兰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有( ) |
A.杜鲁门主义 B.尼克松主义 C.里根的"重振国威" D.布什的"超越遏制" |
|
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 |
A.联邦制 B.普选制 C.三权分立制 D.两党制 |
|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主要包括( )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77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主要有( ) |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异化论 C.倡导多元化和全面民主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 |
|
( )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
A.国家利益 B.生存利益 C.全局利益 D.发展利益 |
|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有( ) |
A.两德统一 B.华约解散 C.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 D.苏联解体 |
|
国家利益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 )。 |
A.生存利益 B.发展利益 C.国际联系利益的 D.经济利益 |
|
标志着美苏军备竞赛出现质的升级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 B.关岛主义 C.超越遏制 D.星球大战计划 |
|
邓小平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时提出的我国外交方针是( ) |
A.冷静观察 B.稳住阵脚 C.沉着应付 D.有所作为 |
|
美国的普选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
A.选民资格 B.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候选人资格 C.直接选举 D.选举程序 |
|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 ) |
A.1989年 B.1982年 C.1991年 D.1992年 |
|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 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
|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其主要原因有:( ) |
A."新经济"的推动 B.政府的有效干预 C.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D.充分利用大量外部资源 |
|
90年代以来,日本加紧了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进程,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
A.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加强海外军事活动 B.立足亚太,积极确立日本在亚太的主导作用 C.积极争取提高在联合国的发言权 D.加强日,美,欧三边关系,致力于建立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
|
属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 ) |
A.联合国大会 B.秘书处 C.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有( ) |
A.两德统一 B.华约解散 C.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 D.苏联解体 |
|
邓小平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时提出的我国外交方针是( ) |
A.冷静观察 B.稳住阵脚 C.沉着应付 D.有所作为 |
|
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 |
A.国家 B.国际组织 C.政党 D.跨国公司 |
|
'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意图是( ) |
A.通过援助西欧,加强反共的力量 B.试图控制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的经济 C.为美过剩的资本寻找市场 D.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同(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
A.老挝 B.泰国 C.印度 D.缅甸 |
|
第三世界发展的几个重要标志是( )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七十七国集团 |
|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有( ) |
A.杜鲁门主义 B.尼克松主义 C.里根的"重振国威" D.布什的"超越遏制" |
|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有( ) |
A.杜鲁门主义 B.尼克松主义 C.里根的"重振国威" D.布什的"超越遏制" |
|
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之初提出的外交决策是( ) |
A.另起炉灶 B.自力更生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
|
国际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有( ) |
A.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B.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C.和平与发展 D.有所作为 |
|
第三世界发展的几个重要标志是( )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七十七国集团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
|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 |
|
|
试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
|
|
普京执政后提出的战略思想有( ) |
A.一边倒 B.强国富民 C.休克疗法 D.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
|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
|
恐怖主义有哪些特征? |
|
|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 )。 |
A.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 B.南北贫富差距 C.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D.先进国家发展迟缓 |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主体有哪些特征? |
|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指的是哪三个联合公报? |
|
|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不干涉别国内政和社会制度 C.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建立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同步进行 |
|
试述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
|
|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哪些表现? |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 )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互不干涉内政 |
|
20世纪70年代后导致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
|
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表现出哪些特点? |
|
|
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
|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有( ) |
A.美国大力扶持 B.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 C.重视科技和教育 D.国内政局稳定 |
|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
|
|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
|
试析俄罗斯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 |
|
|
分析北约东扩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
|
|
冷战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及其影响 |
|
|
为什么说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
|
|
《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观 |
|
|
万隆会议的胜利召开及最后通过的会议公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
|
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的三大中心是( ) |
A.西欧 B.北美 C.东欧 D.亚太 |
|
试析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
|
综合国力是什么?,它对国家有哪些重要的战略价值? |
|
|
试析欧洲一体化的产生原因、内涵与意义? |
|
|
何为雅尔塔体系? |
|
|
什么是美国的“新经济”?其影响如何?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
|
|
亚非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
|
|
世界多元性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
|
|
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__。 |
|
|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
|
|
综合国力的物质包括:__,__,__军事力和文教力。 |
|
|
如何评价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及作用? |
|
|
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__和归宿。 |
|
|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物质基础,__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产物。 |
|
|
从根源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产物,是经济生活__的一个新阶段。 |
|
|
第三世界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 |
|
|
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__。 |
|
|
__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
|
|
试述邓小平对当前国际形势有什么新判断? |
|
|
_____和______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崛起的主要标志。 |
|
|
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 |
|
|
美国早在__年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11、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__的政策。 |
|
|
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__。 |
|
|
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_____和______。 |
|
|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联合国,并企图把它变成大国主宰世界的__。 |
|
|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物质基础,__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产物。 |
|
|
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
|
冷战时期,西欧始终把苏联作为主要威胁,长期奉行______加______的政策。 |
|
|
现代国际谈判和合作过程,就是__相互让步和交换的过程。 |
|
|
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__和__。 |
|
|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__民主共和制国家。 |
|
|
区域集团化是与__同步发展的,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__。 |
|
|
简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
|
|
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实行经济、技术__,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这也是美国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的一个__。 |
|
|
区域集团的发展推动一体化水平的__,全球一体化又可以将区域集团化的成果作为更广泛、更普遍的全球制度的__。 |
|
|
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种种危害的惟一__。 |
|
|
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快速成长不仅给世界各国的__带来了一场革命,而且将对人类生活和__产生重大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