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周口师范学院古代汉语(高起专)网上考试答案
《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 )所作 |
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 |
|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 )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
|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
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自文蚕进 |
|
“辟”和“避”的关系是( ) |
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异体字 |
|
“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 ) |
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 |
|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
A:刀亦哀鸟 B:兵本日月 C:手木鱼甘 D:雨舟水牛 |
|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 |
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 |
|
“诛——戮——弑”这组同义词在( )上有所不同。 |
A:词义轻重 B:使用条件 C:语法关系 D:感情色彩 |
|
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 )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
|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
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 |
|
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 ) |
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 |
|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
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许慎 |
|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
|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 |
|
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 ) |
A:治始怡笞 B:胡朔朗朝 C:闷问闺闾 D:颖颍顿颈 |
|
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 |
A:见-现 征-徵 解-懈 B:奉-俸 景-影 文-纹 C:益-溢 然-燃 干-乾 D:立-位 县-悬 雕-凋 |
|
“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 ) |
A:异体字 B:通假字 C:古今字 D:古音同 |
|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句中“虞”、“涉”的含义是:( ) |
A:料想、赤脚过河 B:担心、进攻 C:没想到、干涉 D:料想、侵入 |
|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 |
A: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C:后孟尝君出记 D:不介马而驰之 |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B:八月剥枣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太后盛气而胥之 |
|
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
A:佗邑唯命 B:敢问何谓也? C:岂不榖是为? D: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
|
下列词古代均为双音节词的一组是:( ) |
A:消息、妻子、至于 B:面目、中国、丈夫 C:大方、因为、睡觉 D:地方、觳觫、卑鄙 |
|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 |
A:从左右,皆肘之 B:臣辱戎士 C:没死以闻 D:故夫知效一官 |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信杖剑从之,居戏下 B: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 C:刑于寡妻 D:而后乃今培风 |
|
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
A:以何市而反? B:姜氏何厌之有? C:不吾知也。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
下列古籍,属于“十三经” 的是( ) |
A:《论语》 B:《尔雅》 C:《战国策》 D:《礼记》 E:《吕氏春秋》 |
|
以下术语中,( )主要用于给汉字注音,但有时也用于说明通假。 |
A:言 B:读为 C:读若 D:读曰 E:读如 |
|
下列各组古注术语,作用完全相同的是( ) |
A:读曰,读为 B:言,之言 C:曰,为 D:谓,谓之 E:貌,之貌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上古音的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B:“读如”、“读若”这两个古注术语一般是用来说明假借字的。 C:“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句中“见”是指代性副词。 D:“子厚与设方计”,句中“与”是介词。 E: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叫“衍文”也叫“衍字”。 |
|
五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其颈联出句的平仄可以是( ) |
A:平平平仄仄 B:平平仄平仄 C:平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仄 E:仄平平仄仄 |
|
“十三经” 中,唐代孔颖达为之正义的有( ) |
A:诗经 B:周易 C:礼记 D:春秋左氏传 E:尚书 |
|
下列各组古注术语,作用完全相同的是( ) |
A:读曰,读为 B:言,之言 C:曰,为 D:谓,谓之 E:貌,之貌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近体诗押韵很严格,一般只押平声韵,必须一韵到底,不许换韵,但排律可以邻韵通押。 B:“迁”与“徙”在古文献中是同义词,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互换位置,唯有“迁官”和“徙官”不是一个意思。 C:“槐花满田地,仅绝行人迹”,句中的“仅”读去声。 D:义疏类注释是一种既释原文,又释旧注的注释方式。 E:《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综合书目。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上古音的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B:“读如”、“读若”这两个古注术语一般是用来说明假借字的。 C:“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句中“见”是指代性副词。 D:“子厚与设方计”,句中“与”是介词。 E: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叫“衍文”也叫“衍字”。 |
|
汉字对汉语有什么影响? |
|
|
“昏”和“婚”这两个字的关系是:( ) |
A:昏是婚的简化字 B:昏是婚的古字 C:昏是婚的假借字 D:这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字 |
|
“引”字的本义是:( ) |
A:拉开弓 B:延长 C:引导 D:后退 |
|
汉语的“江”原指长江,“河”原指黄河。现在“江、河”泛指一切江河,它属于:( ) |
A:词义扩大 B:词义转移 C:词义缩小 D:本义与引申义 |
|
下面均为会意字的一组是:( ) |
A:信从羊尾 B:林安牧莫 C:步他有泪 D:我寒阁辩 |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 |
A:齐国为姜姓之国 B:郑国的始封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C:晋国的始封地在今山西曲沃和翼城交界处 D:鲁国为姬姓之国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上古音的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B:“读如”、“读若”这两个古注术语一般是用来说明假借字的。 C:“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句中“见”是指代性副词。 D:“子厚与设方计”,句中“与”是介词。 E: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叫“衍文”也叫“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