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信阳师范西方经济学网上考试答案
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 |
A:亏损 B:利润为零 C:盈利 D: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
|
 |
A: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相重合 B: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大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 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D: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
|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 |
A:利润都为零 B:行业中没有任何企业再进出 C: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D:以上说法都对 |
|

|
A:SMC曲线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 B:SMC曲线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C:SMC曲线的收支相抵点和超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 D: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
|
 |
A:MR=LMC≠SMC,其中MR=AR=P B:MR=LMC=SMC C:MR=LMC=SMC=LAC D: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
|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的是( ) |
A:服装行业 B:糖果行业 C:玉米行业 D:自行车行业 |
|
下列各项中,不变成本的是( ) |
A:厂房的折旧费用 B:技术人员的工资 C:银行贷款利息 D:车间的照明费用 |
|
 |
A: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B: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C:上述说法都对 |
|
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 |
A:显成本 B:经济利润 C:隐成本 D:不变成本 |
|
的产量上必定有( ) |
A: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达最低点 B:LAC曲线达最低点 C:相应的LM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一个交点,以及相应的LT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一个切点 |
|
均衡价格随( )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C:需求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D:需求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
|
若价格上涨 10% ,能使消费者支出减少 1% ,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属于( )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单一弹性 D:完全弹性 |
|
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 20% ,在这种情况下( ) |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20% |
|
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 |
A:1 B:0 C:<0 D:>0 |
|
某月内, X 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 50 单位和 80 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 X 商品需求数量( ) |
A:增加130单位 B:减少130单位 C:增加30单位 D:减少30单位 |
|
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其原因可以是( ) |
A:彩电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
|
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 C:棉花种植面积 D:棉花价格 |
|
20 世纪 30 年代传统经济学三次较重大修补中,无论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最重要的是( ) |
A:第一次修补 B:第二次修补 C:第三次修补 |
|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 ) |
A:计划经济 B:自由放任经济 C:混合经济 D:自给自足经济 |
|
20 世纪 30 年代传统经济学三次较重大修补中,新古典综合派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是( ) |
A:第一次修补 B:第二次修补 C:第三次修补 D:第一次和第三次修补 |
|
未涉及 20 世纪 30 年代传统经济学三次较重大修补的是( ) |
A:马歇尔 B:张伯伦和罗宾逊 C:希克斯 D:凯恩斯 |
|
无差异曲线为直线时,则两种商品( ) |
A:互补 B:独立 C:完全替代 D:部分替代 |
|
预算线的位置与斜率取决于( ) |
A: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 |
|
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 ,则表示消费者为获得一单位商品Y而愿意放弃( )单位商品X |
A:0.5 B:1 C:1.5 D:2 |
|
商品 X 和 Y 的价格与消费者收入以相同比例下降,则预算线( ) |
A:向右上方平移 B:向左下方平移 C:不变动 D:转动 |
|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 ) |
A:为正值,且递增 B:为正值,且递减 C:为负值,且递增 D:为负值,且递减 |
|
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 |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C: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D: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
|
( ) |
A:0 B:>0 C:<0 D:不确定 |
|
市场上某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 |
A:该商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B:该商品是优质品 C:该商品供不应求 D:该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
|
某商品市场调查表明,按 1800 元的价格销售供求均衡,按 2700 元的价格销售将无人购买,若提价到 2000 元,销售收入会( )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
|
根据 模型( )。 |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E: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
|
 |
A:次品市场和逆向选择 B: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C:生产中对河水的污染 D: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 E: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决策 |
|
。 |
A: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相等 B: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C:每单位货币支出购买任何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D:每单位货币购买任何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E: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
|
 |
A:MR=MC B:MR=AR C: P gt;AVC D:P lt;AVC |
|
 |
A:完全竞争企业都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B: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C:市场的进入门槛很低 D:对于买卖双方的信息都是完全的 |
|
 |
A:排他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非竞争性 |
|
 |
A:两商品都同时同比例降价 B:两商品都同时同比例涨价 C:收入增加 D:收入减少 E:一种商品降价一种商品涨价 |
|
 |
A: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同时供给量也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D: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E: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
|
 |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E:商品与价格成同向变化 |
|
 |
A:价格 B:质量 C:成本 D:自然条件 E:政府的政策 |
|
原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