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信阳师范中外教育史网上考试答案
】 |
A:学制令 B:学校令 C:教育令 D:教育敕语 |
|
 |
A:“伦理学之父” B:“心理学之父” C:“教学论之父” D:“教育学之父” |
|
 |
A:《教育漫话》 B:《教育论》 C:《爱弥儿》 D:《论教育》 |
|
 |
A:理想主义教育时期 B:人本主义教育时期 C:结构主义教育时期 D:进步主义教育时期 |
|
 |
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 |
|
 |
A:梁启超 B:严复 C:蔡元培 D:魏源 |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革命派 D:维新派 |
|
 |
A:国子学 B:书学 C:宫邸学 D:律学 |
|
 |
A:闻之 B:见之 C:知之 D:行之 |
|
 |
A:儒、道 B:儒、法 C:儒、墨 D:道、法 |
|
。 |
A: 3.5-4岁 B: 4-5岁 C: 5-6岁 D: 6-7岁 |
|
。 |
A: 史游作《急就篇》 B: 王应麟《三字经》 C: 庞尚鹏《庞氏家训》 D: 民间人士《千字文》 |
|
为就提出( )的理想设 施是从胎教开始。 |
A: “公养” B: “公育” C: “公养”“公育” D: “公教” |
|
开端。 |
A: 上海方言馆? B: 广州同文馆? C: 新疆俄文馆? D: 京师同文馆 |
|
 |
A: 崇信义塾? B: 马礼逊学堂? C: 怀恩中小学堂? D: 圣依纳爵公学 |
|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西塞罗 |
|
人不包括( )。 |
A: 容闳 B: 黄宽? C: 黄胜? D: 李鸿章 |
|
逐步独立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
|
 |
A: 骑马 B: 游泳 C: 击剑 D: 摔跤 |
|
学者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中华民族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开端。 |
A: 张雪门 B: 陈鹤琴 C: 宋庆龄 D: 张宗麟 |
|
期的教育将为人的一生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 |
A: 4岁 B: 5岁 C: 3岁 D: 6岁 |
|
 |
A: 学着做事 B: 健康第一 C: 真爱儿童 D: 不说谎话 |
|
持,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实验。 |
A: 张雪门 B: 陶行知 C: 宋庆龄 D: 张宗麟 |
|
著增加,到( )年,已经达到1922所。 |
A: 1926 B: 1903 C: 1936 D: 1930 |
|
 |
A: 孩子幼小的时候,不随别人末了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字说 B: 年长的儿童比年幼的儿童暗示感受性来得弱 C: 年长的女孩比年长的男孩暗示感受性来得弱 D: 年幼的女孩比年幼的男孩暗示感受性来得强 |
|
 |
A: 1926 B: 1903 C: 1936 D: 1930 |
|
 |
A: 孩子幼小的时候,不随别人末了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字说 B: 年长的儿童比年幼的儿童暗示感受性来得强 C: 年长的女孩比年长的男孩暗示感受性来得强 D: 年幼的女孩比年幼的男孩暗示感受性来得强 |
|
一门学科也开始设立,出现了这方面的教科书,如( ) |
A: 《保姆传习所讲义初集-----保育法儿童心理学》 B: 《教育杂志》 C: 《女子小学堂章程》 D: 《温式母训》 |
|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
|
广为出现,例如( ) |
A: 史游作《急就篇》 B: 王应麟《三字经》 C: 庞尚鹏《庞氏家训》 D: 民间人士《千字文》 |
|
 |
A:莫伊曼 B:洪堡 C:赖伊 D:桑代克 E:西赛罗 |
|
 |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生活即教育 D:教育即过程 E: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
|
 |
A:形式教育阶段 B:宗教教育阶段 C:礼仪教育阶段 D:宫廷教育阶段 E:侍从教育阶段 |
|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嵩阳书院 D:白鹿洞书院 E:应天府书院 |
|
 |
A:格物致知 B: 止于至善 C:诚意正心 D:修身齐家 E:治国平天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