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河南理工大学环境监测(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是 |
A: 苯系物 B: 色度 C: 碱度 D: 多环芳烃 |
|
 |
A:水温 B: 高锰酸盐指数 C: 总有机碳 D: 氟化物 |
|
 |
A:1,2,4-三氯苯 B: 二氯甲烷 C: 甲苯 D: 奈 |
|
 |
A: 是对区域群落、种群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B: 是物理因子热、光、声、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引起的一系列监测 C: 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预测预报环境质量 D: 是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的监测 |
|
 |
A: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B: 追踪污染源、研究和预测污染变化趋势 C: 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预测预报环境质量 D: 确定生态监测的内容 |
|
 |
A: 照度计 B: 流量计 C: 声级计 D: 热量计 |
|
 |
A:遥感(RS) B: 多光谱扫描仪(MSS) C:全球定位系统(GIS) D: 地理信息系统(GPS) |
|
 |
A: 区域性 B: 综合性 C: 复杂性 D: 分散性 |
|
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 |
A: H2SO4 B: H3PO4 C: NaOH D: HNO3 |
|
测定苯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为4时,加入适量( ),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
A: CuSO4 B: KMnO4 C: NaCl D: HNO3 |
|
 |
A: 滤料阻留法 B: 填充柱阻留法 C: 扩散(或渗透)法 D: 真空瓶采样法 |
|
率和时间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二氧化硫监测项目,需要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B:进行总悬浮颗粒物监测项目,需要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C:进行总悬浮颗粒物监测项目,需要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D:进行硫酸盐化速率监测项目,需要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
|
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当水深 gt;10m时,采样垂线上的应设置( )个采样点。 |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
|
 |
A: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B: 监测断面应设置在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中游 C: 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D: 监测断面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
|
 |
A: F- B: pH C: As D: COD |
|
是 |
A: 臭和味 B: 六价铬 C: 挥发酚 D: 氨氮 |
|
 |
A: 镉 B: 铬 C: 砷 D: 铅 |
|
 |
A: 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变,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点的污染程度随时间相差不大 B: 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随时间而变化 C: 河流的潮汛和丰水期、枯水期的交替,会使污染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 D: 交通噪声的强度随着不同时间内车辆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
|
 |
A:向日葵 B: 兰花 C: 皂荚树 D: 万寿菊 |
|
 |
A: 照度计 B: 流量计 C: 声级计 D: 热量计 |
|
 |
A:遥感(RS) B:多光谱扫描仪(MSS) C:全球定位系统(GIS) D:地理信息系统(GPS) |
|
 |
A: 区域性 B: 综合性 C: 复杂性 D: 分散性 |
|
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 |
A: H2SO4 B: H3PO4 C: NaOH D: HNO3 |
|
测定苯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为4时,加入适量( ),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
A: CuSO4 B: KMnO4 C: NaCl D: HNO3 |
|
 |
A: 滤料阻留法 B: 填充柱阻留法 C: 扩散(或渗透)法 D: 真空瓶采样法 |
|
率和时间描述错误的是 |
A: 进行二氧化硫监测项目,需要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B:进行总悬浮颗粒物监测项目,需要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C: 进行总悬浮颗粒物监测项目,需要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D:进行硫酸盐化速率监测项目,需要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
|
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当水深 gt;10m时,采样垂线上的应设置( )个采样点。 |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
|
 |
A: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B: 监测断面应设置在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中游 C: 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D: 监测断面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
|
 |
A: F- B: pH C: As D: COD |
|
是 |
A: 臭和味 B: 六价铬 C: 挥发酚 D: 氨氮 |
|
地质样品如何根据监测项目选择预处理方法。 |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地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某些污染组分的性质和含量,为分析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依据,特别是形成酸雨对各种环境的影响。 |
A:正确 B:错误 |
|
放速率(kg/h)。 |
A:正确 B:错误 |
|
全过程(开始到结束)雨(雪)样。如遇连续几天降雨(雪),每天上午8:00开始,连续采集24 h为一次样。 |
A:正确 B:错误 |
|
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在箱顶贴上标记。 |
A:正确 B:错误 |
|
器直接采集,也可用长把塑料勺采集。 |
A:正确 B:错误 |
|
和避免受到任何可能引入的污染。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 |
A:正确 B:错误 |
|
SVI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 ) |
A:正确 B:错误 |
|
键力产生的。( ) |
A:正确 B:错误 |
|
( ) |
A:正确 B:错误 |
|
和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 |
A:正确 B:错误 |
|
对于所有废水,其COD一定大于BOD5的浓度。( ) |
A:正确 B: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