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陇东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习平台化学反应工程(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_____无关。? |
A:?示踪剂的种类????? B:?示踪剂的输入方式??? C:?管内的流动状态?? D:?检测位置? |
|
气固催化反应本征速率是指排除(? )阻力后的反应速率。? |
A:外扩散阻力? B:内扩散? C:内外扩散? D:吸附和脱附 |
|
反应 在间歇反应器中15℃下进行。已知一次加入反应物料50kg,其中 的浓度为 ,物料密度为 。反应为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 , 。当 时,在等温操作下的反应时间为( )。 |
A:30.6min B:30min C:20.6min D:38min |
|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操作气速?是根据具体情况定的,一般取流化数?在( )范围内。 |
A:0.1~0.4? B:1.5~10? C:10~15? D:0.4~1.5? |
|
等温恒容下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若保持相同的转化率xA,调节反应温度使k2/k1降低,则P的收率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后减 |
|
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 )。? |
A:E(t)曲线? B:F(t)曲线? C:I(t)曲线? D:y(t)曲线? |
|
表示的速率常数_______。 |
A: B: C: |
|
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出口转化率?,每批操作时间?,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kg产物R/天,?=60,则反应器的体积V为( )?。? |
A:19.6? B:20.2? C:22.2? D:23.4? |
|
 |
A:B2 B:C2 C:N2 |
|
。 |
A:全混流 B:平推流 C:层流 |
|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为( )。? |
A:空时τ? B:反应时间t? C:停留时间t? D:平均停留时间?? |
|
当反应级数n___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 |
A:?=0??????????????? B:?=1????????????????? C:? gt;1????????????? D:? lt;1? |
|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B,?,当?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t=( )秒。? |
A:400? B:460? C:500? D:560 |
|
乙苯在催化剂上脱氢生成苯乙烯,经一段时间反应后,苯乙烯生成量不再增加,但乙苯仍大量存在,表明这是一个(? ?)反应。? |
A:慢速? B:可逆? C:自催化? D:不可逆? |
|
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其瞬间收率?随?增大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 )。? |
A:平推流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 C: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
|
 |
A:C60 B:金刚烷 C:SF6 |
|
在T amp;#8722;x图上,①为平衡曲线,②为最佳温度曲线,AMN为等转化率曲线,最大速率点为( )。  |
A:M B:N C:C D:D |
|
 |
A:反映 B:旋转 C:反演 |
|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失活,其失活速率式为?,当平行失活对反应物无内扩散阻力时,d为( )。 |
A:≈0? B:=1? C:→3? D:≈1? |
|
 |
A:全混流反应器 B:平推流反应器 C:循环反应器 D: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
|
气固催化反应的内扩散模数?,其中L为特征长度,若颗粒为球形则L=( )。? |
A:厚度/2? B:R? C:R/2? D:R/3? |
|
全混流反应器中有( )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 |
A:1? B:2? C:3? D:4? |
|
对于气-液相反应几乎全部在液相中进行的极慢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选用_____装置。? |
A:?填料塔??????????? B:?喷洒塔????????????? C:?鼓泡塔?????????? D:?搅拌釜 |
|
全混流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时,要使反应器操作在稳定的定常态,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
A:移热速率 gt;放热速率? B:移热速率 lt;放热速率? C: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 gt;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D: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 lt;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
|
当反应级数n( )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 |
A:=0? B:=1? C: gt;1? D: lt;1? |
|
 |
A:Cs B:C2v C:D2h |
|
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η小于1.0时,且随着?的增大而减小,此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 )。? |
A: lt;0? B:=0? C:≥0? D:? gt;0? |
|
液相一级不可逆分解反应A→B+C于常温下在一个 全混流反应器(CSTR,MFR,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中等温进行。进口反应物浓度为 ,体积流量为 ,出口转化率为80%。因后续工段设备故障,出口物流中断。操作人员为此紧急停止反应器进料。半小时后故障排除,生产恢复。生产恢复时反应器内物料的转化率为( )。 |
A:0.8 B:0.9 C:0.9264 D:0.8315 |
|
不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是( )。? |
A:粒子与流体间有温度差? B:粒子与流体间无温度差? C:床层径向有温度梯度? D:床层轴向有温度梯度? |
|
气相反应?进料时无惰性气体,?与?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 |
A:-2? B:-1? C:1? D:2??? |
|
 |
A:结碳 B:粉尘 C: 粉化 D:惰性组分吸附 |
|
 |
A:催化剂机械损耗小 B:返混小 C:结构简单 D:传热差 |
|
 |
A:气体以小的气泡形式均匀分布,连续不断地通过气液反应层,保证了气、液接触面,使气、液充分混合,反应良好 B:结构简单,容易清理,操作稳定,投资和维修费用低 C:具有极高的储液量和相际接触面积,传质和传热效率较高,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和高度放热的情况 D:在塔的内、外都可以安装换热装置 E:和填料塔相比较,鼓泡塔能处理悬浮液体 |
|
 |
A: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分布是均匀的 B:吸、脱附活化能与表面覆盖率无关 C:每个活性中心只能吸附一个分子 D:吸附的分子之间互不影响 |
|
 |
A:液体沿填料表面向下流动,持液量小 B:气液接触界面近似等于填料表面积 C:气液传质过程可以按双膜理论计算 D: 液体沿填料表面向下流动,持液量大 |
|
 |
A:反应物由气流主体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 B:反应物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内表面 C: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吸附 D:吸附在活性中心的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 E:产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脱附 |
|
 |
A:结构变化 B:物理失活 C:化学中毒 D: 质量减少 |
|
 |
A:烧结 B: 结碳 C:粉化 D:活性组分晶粒长大 |
|
 |
A:生产强度尽量大 B:气体通过床层阻力小 C:床层温度分布合理 D:运行可靠,检修方便 |
|
 |
A:凝集流模型 B:多级混合槽模型 C:平推流模型 D:全混流模型 |
|
该反应是基元反应(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反应物系摩尔数的变化量( )。 |
A:正确 B:错误 |
|
体反应物用以实现多相反应过程的一种反应器( )。 |
A:正确 B:错误 |
|
物料的体积之比称之为循环比。(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显变好( )。 |
A:正确 B:错误 |
|
起局部的温度变化( )。 |
A:正确 B:错误 |
|
成类似流体的操作(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衡状态,故颗粒将在床层内作上下、左右、前后的激烈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固体的流态化,整个床层称为流化床( )。 |
A:正确 B:错误 |
|
向传热可以忽略( )。 |
A:正确 B:错误 |
|
催化剂有效因子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率因素之间的关系式(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曳力之和)大于颗粒自身重力时,颗粒在床层内静止不动,流体由颗粒之间的空隙通过。此时床层称为固定床( )。 |
A:正确 B:错误 |
|
温度的失控,称飞温( )。 |
A:正确 B:错误 |
|
点( )。 |
A:正确 B: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