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陇东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习平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起专)网上考试答案
。 |
A:渗透性 B:压缩性 C:湿陷性 D:膨胀性 |
|
 |
A:土的压缩指数越大,压缩性越高 B:土的压缩指数越小,压缩性越高 C:土的压缩模量越大,压缩性越高 D:土的压缩模量越小,压缩性越高 |
|
( ) |
A:沉降量 B:沉降差 C:倾斜 D:局部倾斜 |
|
m,在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时,公式中6应取 ( ) |
A:3m B:4m C:6m D:7m |
|
( ) |
A:惯性力 B:动水力 C:浮力 D:孔隙水压力 |
|
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 ( ) |
A:3根 B:5根 C:7根 D:10根 |
|
)减少而增加其密实度。 |
A:土体的孔隙 B:土体的比重 C:土体中的水 D:土体颗粒 |
|
) |
A:动力触探 B:静载荷试验 C:经验公式计算 D:理论公式计算 |
|
基底附加压力 式中d表示 ( ) |
A:室外基底埋深 B:室内基底埋深 C:天然地面下的基底埋深 D:室内外埋深平均值 |
|
某土样的液限WL =36%,塑限wP =21%,天然含水量w=26%,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 ) |
A:0. 15 B:0.33 C:0. 67 D:15 |
|
土层的试样数量不应少于( ) |
A:3个 B:6个 C:10个 D:15个 |
|
相同条件下,对于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 |
A: Ea lt;EP lt;E0 B:EP lt; E0 lt; Ea C:Ea lt;E0 lt; EP D:E0 lt; Ea lt; EP |
|
某墙背直立的挡土墙,若墙背与土的摩擦角为10°,则主动土压力合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
A:20° B:30° C:10° D:45° |
|
) |
A:粗糙的条形面积 B:光滑的条形面积 C:粗糙的矩形面积 D:光滑的矩形面积 |
|
m。 |
A: 5~15 B: 15~35 C:25~45 D:40-~65 |
|
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 C:开挖时如有超挖应立即填平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
|
 |
A:压缩性高,强度高 B:压缩性低,强度高 C:压缩性高,强度低 D:压缩性低,强度低 |
|
) |
A:淤泥 B:粘性土 C:粉土 D:膨胀土 |
|
 |
A:w gt; wP,e ge;1.5的粘性土 B:w gt; wL,e ge;l.5的粘性土 C:w gt; wP,1.O le;e lt;1.5的粘性土 D:w gt; wL,1-O le;e lt;1.5的粘性土 |
|
观察验槽的内容不包括(? ?)。 |
A: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是否已挖到持力层 C:槽底土的均匀程度和含水量情况 D:降水方法与效益 |
|
( ) |
A:沉降量 B:沉降差 C:倾斜 D:局部倾斜 |
|
是 ( ) |
A:沉降量 B:倾斜 C:局部倾斜 D:沉降差 |
|
等级有关外,还与 ( ) |
A:基底压力有关 B: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有关 C:基础的底面尺寸有关 D:持力层的承载力有关 |
|
应采用的土压力是 ( ) |
A:主动土压力 B:静止土压力 C:被动土压力 D:介于静止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的压力 |
|
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
A:β lt;φ B:β=φ C:β gt;φ D:β≤φ |
|
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 ??)作为土的夯实标准。 |
A:可松性 B:天然密度 C:干密度 D:含水量 |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
|
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
|
度之比称为土的 ( ) |
A:液化指标 B:强度提高系数 C:固结系数 D:灵敏度 |
|
小于 ( ) |
A:10mm B:20mm C:50mm D:150mm |
|
 |
A:含水量 B:孔隙比 C:液性指数 D:内聚力 |
|
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中心竖向荷载为150kN/m,则基底压力为( ) |
A:150. OkPa B:160. OkPa C:170. OkPa D:180. OkPa |
|
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之比的百分率。 |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 C:土的孔隙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D: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
|
) |
A:固体颗粒 B:土中的水 C:土中的气体 D:弱结合水 |
|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时,公式中b应取 ( ) |
A:3m B:4m C:6m D:8m |
|
。 |
A:地基附加应力所引起的沉降 B: 地基附加应力所引起的部分沉降 C: 已完成的自重固结沉降 D:未完成的自重固结沉降 |
|
 |
A:基础的形状 B:平面尺寸 C:刚度 D:埋深 E:基础上作用荷载的大小及性质 F:地基土的性质 |
|
确的是( )。 |
A:能综合反映一定深度范围土体的压缩性 B:比钻孔取土在室内测试所受到的扰动要小得多 C:实验工作量大 D:对深层土试验成果不易准确 |
|
 |
A:重力式挡土墙 B:悬臂式挡土墙 C:扶臂式挡土墙 D:轻型挡土结构 |
|
措施。 |
A: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B:减少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 C:设置圈梁 D:采用连续基础或桩基础 |
|
 |
A:黄土的密度 B:黄土的湿度 C:黄土胶结物含量 D:黄土的埋藏深度 |
|
 |
A:空间问题 B:平面问题 C: 曲面问题 D: 均布荷载问题 |
|
 |
A:地基土体强度条件 B:地基变形条件 C:地基稳定性验算 D:建筑物抗浮验算 |
|
 |
A: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土工试验成果表 D: 1:10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 |
|
 |
A: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B:基础材料类型及质量 C: 地基沉降量的大小 D: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
|
 |
A: 条形荷载作用下的解答 B:集中力作用下的解答 C:矩形荷载作用下的解答 D:圆形荷载作用下的解答 |
|
 |
A:土是均质、各向同性和完全饱和的 B:土粒和孔隙水都是不可压缩的 C:土中附加应力沿水平面是无限均匀分布的 D:土中水的渗流服从于达西定律 |
|
 |
A:成桩工艺 B:桩形状 C:土质好坏 D:侧、端阻相互作用 |
|
 |
A: 扭剪破坏 B:整体剪切破坏 C:局部剪切破坏 D:冲剪破坏 |
|
 |
A:建筑物的重量及分布情况 B:地基土层的种类、各层土的厚度及横向变化 C:土的压缩性大小 D:基础形式及埋深 |
|
排水。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上的土压力叫做主动土压力。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