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陇东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习平台无机及分析化学(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含0.010gFe3+的强酸溶液,用乙醚萃取时,已知其分配比为99,则等体积萃取一次后,水相中残存Fe3+量为( ) |
A: 0.10mg B: 0.010mg C: 1.0mg D: 1.01mg |
|
 |
A:高温 B:高效 C:柱短 D:流动相 |
|
) |
A:C-H B:C-N C:C-F D:C-O |
|
 |
A:H2O2 B:H2SO4 C:HClO4 D:KMnO4 |
|
用0.1mol/L HCl溶液滴定0.16g纯Na2CO3(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VHCl( ) |
A: 10ml B: 20ml C: 30ml D: 40ml |
|
化合物中CH3-Cl在172nm有吸收带,而CH3-I的吸收带在258nm处,CH3-Br 的吸收带在204nm ,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 ) |
A: → * B: n→ * C: n→ * D:各不相同 |
|
在酸性介质中,KMnO4的主要还原产物是( ) |
A:MnO42- B:Mn C:Mn2+ D:MnO2 |
|
 |
A:滴定剂的浓度 B:指示剂的浓度 C:溶解度的大小 D:生成沉淀的溶度积常数 |
|
下列哪些溶液需用棕色瓶盛放:①K2Cr2O7②KMnO4③AgNO3④EDTA(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
光源是 ( ) |
A: 钨灯 B: 氢灯 C: 氙灯 D: 汞灯 |
|
 |
A:Qsp gt;Ksp B:Qsp lt;Ksp C:Qsp= Ksp D:以上都不对 |
|
 |
A:F-强大的配位能力 B:SiF4具有挥发性 C:HF酸性强于H2SiO3 D:A、B共同作用的结果 |
|
 |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中性或弱碱性 |
|
) |
A:酸度 B:金属离子浓度 C:温度 D:稳定常数 |
|
( ) |
A:极谱仪 B:折光仪 C:原子发射光谱仪 D:红外光谱仪 |
|
如下哪种操作( ) |
A: 改变载气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速度 C: 改变柱长 D: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
|
 |
A: 碳电极 B: 饱和甘汞电极 C: Pt网电极和汞阴极 D: Pt丝电极和滴汞电极 |
|
哪种物质的干扰? ( ) |
A: 盐酸 B: 磷酸 C: 钠 D: 镁 |
|
越相似,它们之间( ) |
A: 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 B: 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C: 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 D: 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 |
|
配制SnCl2溶液应该加入( )以防止氧化 |
A:铁 B:锡 C:铜 D:铝 |
|
 |
A:阻止两极溶液混合而直接反应 B:使电池的内电路导通 C:使液接电位减少或消除 D:使不对称电位减少或稳定 |
|
 |
A:被溶解 B:被分解 C:变成另一种易溶化合物 D:变成另一难溶化合物 |
|
CO2 分子没有偶极矩这一事实表面该分子是( ) |
A:以共价键结合的 B:非线性的 C:线性的并且对称 D:以配位键结合 |
|
 |
A:强碱性 B:强酸性 C:弱酸性 D:中性 |
|
用KMnO4滴定C2O42-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属什么反应( ) 。 |
A:催化反应 B:自动催化反应 C:副反应 D:诱导反应 |
|
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 |
A: 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B: 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C: 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 D: 火焰发射干扰 |
|
 |
A: CH3-CH=CH-CH3 B: CH3-CH2OH C: CH2=CH-CH2-CH=CH2 D: CH2=CH-CH=CH-CH3 |
|
) |
A: 光源的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 |
|
已知一AB型难溶电解质和A2B型电解质的Ksp均为10-16则( ) |
A:前者溶解度大于后者; B:前者溶解度小于后者; C:前者溶解度等于后者; D:无法确定。 |
|
剂是 ( ) |
A: H2SO4 B: HCl C: H2O2+ HCl D: HNO3 |
|
 |
A:H2CO3-CO32 - B:H3O+-OH - C:HPO42 --PO43 - D:NH3CH2COOH-NH2CH2COO– |
|
 |
A:NH3和NH4CI; B:H2PO4—和HPO42—; C:HCl和过量的氨水; D:氨水和过量HCI |
|
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
A: 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B: 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 C: 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D: 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 |
|
 |
A:先开抽气泵再往干滤纸上加水 B:先往干滤纸上加水再开抽气泵 C:先开抽气泵再往湿滤纸上加溶液 D:先往湿滤纸上加溶液再开抽气泵。 |
|
性质,同时它也是( ) |
A:有颜色的金属离子 B:金属离子的配位剂 C:金属离子的氧化剂 D:金属离子还原剂 |
|
AgNO3在pH=7.0条件下滴定Cl-离子, 合适的指示剂是( ) |
A: K2CrO4 B: 荧光黄(pKa=7.0) C: 二氯荧光黄(pKa=4.0) D: 曙红(pKa=2.0) E: (NH4)2SO4·Fe2(SO4)3 |
|
后再标定。( ) |
A: KHC8H4O4 B: HNO3 C: H2C2O4·2H2O D: NaOH E:H2SO4 |
|
 |
A:理论塔板数 B: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塔板高度 E:容量因子 |
|
因素主要是( ) |
A:酸度 B:其它配位剂 C:绝对稳定常数 D:金属离子电荷数 E:金属离子半径 |
|
 |
A:指示剂的用量 B:标准溶液用量 C:滴定时的温度 D:标准溶液的浓度 E:被测物质的浓度 |
|
) |
A:必须有催化剂参加反应 B:必须有化学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到达 C:化学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D:化学反应速度快或有方法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E:有简便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
|
但都离不开以下几个主要部件( ) |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E:记录仪 |
|
在Fe3+、Al3+、Ca2+、Mg2+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Ca2+、Mg2+.可用配位掩蔽法消除Fe3+、Al3+影响,可选用的掩蔽剂是( ) |
A:三乙醇胺 B:NH4F C:二巯基丙醇 D:KCN E:抗坏血酸 |
|
 |
A:准确的浓度 B:无色 C:性质稳定 D:无氧化性 E:无腐蚀性 |
|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B:指示剂用量 C:酸碱的浓度 D:酸碱的强度 E:溶液的温度 |
|
 |
A:缓冲溶液的pH范围 B: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C:外加的酸量 D:外加的碱量 E:缓冲溶液的浓度比 |
|
 |
A:滴定终点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B:滴定终点时,溶液一定呈碱性 C:弱碱的Kb越小,突越范围越小 D:宜选用在酸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 E: 宜选用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 |
|
 |
A:Hg2Cl2的浓度 B:KCl的 浓度 C:温度 D: Hg的活度 E: 溶解的O2 |
|
 |
A:体积百分浓度 B:物质的量浓度 C:当量浓度 D:重量百分浓度 E:滴定度 |
|
件是( ) |
A:被测组分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相等 B:干扰组分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 C:干扰组分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相等 D:被测组分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 E:干扰组分和被测组分在所选定的两个波长处吸光度之和星等 |
|
。( ) |
A:正确 B:错误 |
|
大( ) |
A:正确 B:错误 |
|
并且大量应用于分子排阻色谱法中。( ) |
A:正确 B:错误 |
|
样量可随时控制,能适用于多种化合物等优点。( ) |
A:正确 B:错误 |
|
件对结果影响较小( ) |
A:正确 B:错误 |
|
柱长以及柱压有关。( ) |
A:正确 B:错误 |
|
定是发色团,但是发色团未必是荧光团。( ) |
A:正确 B:错误 |
|
去样品中有机物的同时将待测金属元素转化成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 ) |
A:正确 B:错误 |
|
操作条件对结果影响较小( ) |
A:正确 B:错误 |
|
收现象。( ) |
A:正确 B: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