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陇东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习平台材料力学(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单选19.两块钢板用铆钉连接如右图所示,钢板厚度均为t,铆钉直径均为d,载荷F已知,则每个铆钉所承受的切应力为( )。
 |
A: B: C: D: |
|
单选13.图示跨长为l 的梁AB,A端为固定铰支座,B端为一刚度为k的弹簧支撑,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q,若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相应的边界条件为( )。
 |
A: B: C: D: |
|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沿半径的分布规律为( ) |
A:均匀分布 B:抛物线分布 C:线性分布 D:无法确定 |
|
(单选题) 梁受力如图,在B截面处?? (本题4.0分) |
A: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连续光滑; B:剪力图有尖角,弯矩图连续光滑; C:剪力图、弯矩图都有尖角; D: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角。 |
|
(单选题) 图示结构,其中杆AD发生的变形为 ??: (本题4.0分) |
A:弯曲变形; B:压缩变形; C: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
|
 |
A: 布氏硬度 B: 洛氏硬度 C: 维氏硬度 |
|
(单选题) (本题3.0分) |
A: B: C: D: |
|
 |
A: 评估韧脆转变温度 B: 反映材料韧脆程度 C: 测算材料断裂时间 D: 估算扩展裂纹长度 |
|
(单选题)两端球铰的正方形截面压杆,当失稳时,截面将绕哪个轴转动( ) (本题3.0分) |
A: B: C: D: |
|
(单选题) (本题4.0分) |
A:1对 B:1、2对 C:1、3对 D:2、3 |
|
 |
A: 应力大小不同 B: 加载速度不同 C: 应力方向不同 D: 加载方向不同 |
|
单选2.图示两单元体虚线表示其受力后变形情况,则两单元体的切应变γ分别为( )
 |
A: B: C: D: |
|
律是( )。 |
A: 共价键结合 gt;金属键结合 gt;范德华力结合 B: 金属键结合 gt;范德华力结合 gt;共价键结合 C: 范德华力结合 gt;共价键结合 gt;金属键结合 D: 金属键结合 gt;共价键结合 gt;范德华力结合 |
|
(单选题)图示中心受压杆( )、( )、( )、( )。其材料、长度及弯曲刚度均相同。两两对比,临界力相互关系有 ( ) (本题4.0分) |
A: B: C: D: |
|
(单选题) 一等截面铸铁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设计梁的截面时,最合理的截面应该是图( ) (本题4.0分) |
A: B: C: D: |
|
(单选题) ??(本题3.0分) |
A:增加一倍; B:为原来的四倍; C: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D: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
|
 |
A: 韧性断裂 B: 脆性断裂 C: 塑性变形 D: 疲劳断裂 |
|
 |
A:静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 B:静矩不为零,惯性矩为零 C:静矩与惯性矩均为零; D:两者皆不为零 |
|
 |
A:弯矩 B:弯矩和轴力 C:弯矩和剪力 D:弯矩和扭矩 |
|
(单选题) 梁受力如图,在B截面处?? (本题3.0分) |
A: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连续光滑; B:剪力图有尖角,弯矩图连续光滑; C:剪力图、弯矩图都有尖角; D: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角。 |
|
(单选题) 两端球铰的正方形截面压杆,当失稳时,截面将绕哪个轴转动 (本题4.0分) |
A: B: C: D: |
|
图示阶梯形杆总变形为( ) |
A:0 B: C: D: |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边长a=20cm的正方形挖去边长b=10cm的正方形,y轴是其铅垂对称轴,则其形心的y坐标等于(??) (本题3.0分) |
A: B: C: D: |
|
值称为( )。(本题3.0分) |
A:弹性极限 B:屈服点 C:抗拉强度 D:断裂韧度 |
|
(单选题) (本题3.0分) |
A: B: C: D: |
|
( )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规律 |
|
 |
A:塑性变形功 B:弹性变形功 C:弹性变形功和塑性变形功 D:冲击变形功 |
|
为d,如果直径变为原来的2倍,则压杆的柔度变为原来的( )。 |
A: 2倍; B: ; C: 16倍; D: 8倍 |
|
铝材制成,则他们的( )。 |
A:两杆的应力相同,破坏载荷相同; B:两杆的应力不同,破坏载荷相同; C:两杆的应力相同,破坏载荷不同; D:两杆的应力不同,破坏载荷不同。 |
|
(单选题)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 (本题4.0分)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
|
单选12.对于塑性材料,在横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采用( )截面形式抗弯 强度最好。 |
A: 正方形 B: 矩形( ) C: 实心圆 D: 工字型(标准型) |
|
(单选题) (本题3.0分) |
A: B: C: D:16 |
|
正比。 |
A:P(发动机功率) B:D(轴直径) C:n(电动机转速) D:G(剪切模量) |
|
如图1所示三角支架中的AB梁,将发生( )变形。 |
A:压弯组合变形 B:拉弯组合变形 C:弯扭组合变形 D:拉扭组合变形 |
|
 |
A:HRC B:HB C:A D:E |
|
 |
A:比例极限 B:延伸率 C:应力循环周次 D:断面收缩率 |
|
 |
A:网状 B:树枝状 C:板条状 D:针状 |
|
 |
A:高弹性 B:高塑性 C:高硬度 D:高脆性 |
|
 |
A:强度比正火低 B:强度比正火高 C:塑性比正火更好 D:韧性比正火更好 |
|
 |
A: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空位 |
|
 |
A:基体组织 B:石墨的形态 C:变质处理 D:石墨化程度 |
|
 |
A:弹性变形 B:回复 C:屈服 D:加工硬化 |
|
 |
A:过度弹性变形 B:疲劳断裂 C:过载断裂 D:表面损伤 |
|
 |
A:形成柱状晶 B:形成等轴晶 C:强度升高 D:塑性升高 |
|
 |
A:扩散 B:滑移 C:孪生 D:形核 |
|
 |
A:使用性能原则 B:工艺性能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环境与资源原则 |
|
 |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
|
 |
A: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相界 |
|
 |
A:进行变质处理 B:诱导晶核的快速长大 C:振动 D:提高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 |
|
梁产生平面弯曲时,中性轴上正应力为零。 |
A:正确 B:错误 |
|
。 ( ) |
A:正确 B:错误 |
|
细长压杆,若其长度系数增加一倍,临界力是原来的4倍。 |
A:正确 B:错误 |
|
平面图形几何性质中静矩和惯性积的值可正、负或零。 |
A:正确 B:错误 |
|
梁弯曲截面上的正应力在中性轴处最大。 |
A:正确 B:错误 |
|
在空心轴扭转过程中,内径处各点切应力为零。 |
A:正确 B:错误 |
|
最大最小切应力所在平面和主平面成90°角。 |
A:正确 B:错误 |
|
将梁上集中力偶左右平移时,梁的剪力图不变化,弯矩图变化。 |
A:正确 B:错误 |
|
机械传动中轴传递的扭矩与轴的转速成正比。 |
A:正确 B:错误 |
|
梁弯曲内力图中,剪力等于零的截面上弯矩具有极值。 |
A:正确 B: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