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河南科技大学工程测量学(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m。 |
A:1.678 B:3.074 C:0.698 D:2.376 |
|
 |
A:粗平——照准——精平——读数 B:安置——精平——照准——读数 C:粗平——精平——照准——读数 D:安置——照准——精平——读数 |
|
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m。 |
A: B: C: D: |
|
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87°21’24’’,则指标差为( )。 |
A:+0’24’’ B:-0’24’’ C:+0’12’’ D:-0’12’’ |
|
)。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
|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B:该二地面点的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的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
|
 |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
|
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220 °,则其象限角为( ?? )。 |
A:20° B:40° C:南东40° D:南西40° |
|
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
A:+ - B:+ + C:- - |
|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
|
(判断题)施工阶段主要测量工作是测绘地形图。( ?) |
A:正确 B:错误 |
|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D:系统误差 |
|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 )。 |
A:总为0 B:与路线形状有关 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
|
M、N点间坐标差△XMN gt;0,△YMN lt;0,则坐标方位角αMN的角值范围为( )。 |
A:?0~90° B:90°~180° C:180°~270° D:?270°~360° |
|
出现的误差在符号上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 )。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
|
获得,视距常数一般为( )。 |
A:10 B:?100 C:4687 D:4787 |
|
 |
A:0~±90° B:?0~±180° C:?0~360° D:0~90° |
|
水平角的角值范围为( )。 A 0~90° B 0~180° C 0~360° |
A:?0~90° B:?0~180° C:?0~360° |
|
 |
A:总为0 B:与路线形状有关 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
|
量到一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 |
A:坐标方位角 B:象限角 C:水平角 D:竖直角 |
|
具是()。 |
A:水准仪、垂球 B:经纬仪、觇牌 C:水准仪、水准尺 D:经纬仪、钢尺 |
|
级。 |
A:先控制后细部 B:先细部后控制 C:控制与细部并行 D:测图与放样并行 |
|
 |
A:高差 B:方位角 C:等高线 D:地貌 |
|
是( )。 |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
|
 |
A:示坡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分水线 |
|
 |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 |
|
 |
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确 B:目镜调焦不正确 C:前后视距不相等 D: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
|
 |
A:0~50 B:0~100 C:0~200 D:0~300 |
|
 |
A:视差未消除 B:水准尺未竖直 C:估读毫米数不准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E:阳光照射和风力太大 |
|
 |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等高线注记符号; D:测图比例尺 |
|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D:人为误差 |
|
 |
A:水准面法 B:水平面法 C:视线高法 D:高差法 |
|
 |
A:导线法 B:引张线法 C:小角法 D:激光法 |
|
些什么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