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周口师范学院四史-改革开放史(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
A: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 B: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 D: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 |
|
) |
A:改革、开放、党的领导 B:政府、市场、社会 C:改革、发展、稳定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 ) |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B: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 B:内外互补、互惠互利 C: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 D:与国际市场接轨 |
|
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
根本原则是( )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 |
|
括是从:( )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
|
为 ( ) |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
|
)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度,统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
A: 国防和军队建设 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C: 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 D: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 |
|
。 |
A:慈善事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C: 基木养老、基木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 |
|
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伟大胜利。 |
A: 2008年5月15日 B: 2008年5月12日 C: 2009年5月12日 D: 2009年5月15日 |
|
金融危机爆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按照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的方针,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法国 |
|
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 )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重大的区域开发战略,标志着( )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
A: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 B: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C: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 D: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
国首批公开发行的股票。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600651)”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 |
A:?约克逊 B:?雷曼 C:?盖茨 D:?约翰·凡尔霖 |
|
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 |
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 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 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 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
|
记万里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地农民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国有企业承包责任制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A: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
|
)的论断。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生产力本质 C:?科学技术是最初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最高生产力 |
|
,《光明日报》刊登题为( )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论十大关系 C:?反对本本主义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 |
A:?小康社会 B:?经济繁荣 C:?共同富裕 D:?生活富裕 |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发展为中心 C: 以改革中心 D: 以开放为中心 |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
|
(?)的崛起,是农村改革中的的重大进步。 |
A:?乡政府 B:?乡镇企业 C:?人口流动 D:?私营企业 |
|
定》指出,必须坚持( )的方针。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B: 以公有制为主体,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
|
而做出的重大部署是( ) |
A:?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C:?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
A:?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
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 |
A: 在闽粤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 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 喀什经济特区 |
|
革的目标是建立(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
|
的战略举措是( )。 |
A:?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B:?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
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 |
A: 1990 B: 1991 C: 1992 D:1993 |
|
中国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2001年11月11日 B: 2001年12月11日 C: 2002年11月11日 D:2002年12月11日 |
|
举行。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 |
A:?杭州 B:?海南 C:?深圳 D:?青岛 |
|
委员会总书记。 |
A:?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 B:?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
|
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正式成立。 |
A:?上海证券交易所 B:?深圳证券交易所 C:?上海期货交易所 D:?北京证券交易所 |
|
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布( )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
|
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3月5日,邓小平在这份报告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后被称为( )。 |
A:?“火炬计划” B:?“载人航天计划” C:?“八六三计划” D:?“星火计划” |
|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
|
( )。 |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C:?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D:?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
|
 |
A: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C: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原则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A: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C: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