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洛阳师范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2344号决议。 |
A:2017年2月 B:2017年3月 C:2017年4月 D:2017年5月 |
|
1982年1月,( )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
A:邓小平 B:华国锋 C:李济深 D:邓稼先 |
|
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A:1970年10月24日 B:1971年10月24日 C:1970年10月25日 D:1971年10月25日 |
|
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 );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
|
式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建立各抗日党派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界热烈响应。 |
A:张澜 B:黄炎培 C:包惠僧 D:林伯渠 |
|
内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 ),合并组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A:昆明 B:株洲 C:珠海 D:成都 |
|
了在农村环境中、在党组织和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 |
A:古田会议 B:南昌起义 C:中共一大 D:遵义会议 |
|
 |
A:中共四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一大 |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的开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
|
 |
A:封建地主阶级 B:奴隶制 C:资产阶级共和国 D:社会主义 |
|
主专制制度终于覆灭。 |
A:1912年1月12日 B:1912年1月12日 C:1912年2月11日 D:1912年2月12日 |
|
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A:广州 B:武汉 C:上海 D:南京 |
|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为( )。? |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
|
 |
A:政权问题 B:道路问题 C:阶级问题 D:政策问题 |
|
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
|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
|
 |
A:大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
|
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私人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 |
|
阶级实行的政策是( ) |
A:和平赎买 B:保持原状 C:坚决没收 D:适时拍卖 |
|
革命组织是【 】。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
|
) |
A:珠海经济特区 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
|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
|
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张君劢 D:邓演达 |
|
)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
|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
|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
|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
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从各层次各领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我国基层民主正日益发挥巨大作用。 |
A: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 C:民主决策 D:民主管理 E:民主监督 |
|
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后成立由( )、、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陈赓 |
|
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A:《实践论》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矛盾论》 |
|
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 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 )、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晨报》 D:《国民报》 |
|
 |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