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河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专升本)网上考试答案
 |
A:NRZ 码 B:RZ 码 C:AMI 码 D:HDB3码 |
|
能好坏的关系为()。 |
A:2ASK >2FSK >2PSK B:2PSK >2FSK >2ASK C:2FSK >2PSK >2ASK D:2PSK >2ASK >2FSK |
|
特性为()。 |
A:理想低通特性 B:升余弦特性 C:匹配滤波特性 D:线性滚降特性 |
|
最高频谱利用率为()。 |
A:2.0 B:B.3 C:4.0 D:5.0 |
|
 |
A:NRZ 码 B:CMI 码 C:AMI 码 D:HDB3码 |
|
 |
A:小信号量化SNR 减小、大信号量化SNR 增加 B:小信号量化SNR 增加、大信号量化SNR 减小 C:小信号量化SNR 减小、大信号量化SNR 减小 D:小信号量化SNR 增加、大信号量化SNR 增加 |
|
际用于该信号的抽样频率为()。 |
A:20 kHz B:180 kHz C:200 kHz D:210 kHz |
|
 |
A:提高信噪比 B:采用分集技术 C:采用均衡技术 D:降低信息速率 |
|
恒参信道的正确定义是()。 |
A: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B: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 C: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变化 D: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快速变化 |
|
 |
A:多经传播、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衰落 B: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多经传播、衰落 C: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衰落 D: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传输延时不随时间变化、多经传播 |
|
 |
A:电缆信道 B:短波信道 C:光纤信道 D:微波中继信道 |
|
是对数字信号带来()。 |
A:噪声干扰 B:码间干扰 C:突发干扰 D:噪声干扰和突发干扰 |
|
 |
A:无限制提高信噪比 B:无限制减小噪声 C:无限制提高信号功 D:无限制增加带宽 |
|
方式的是()。 |
A:PAM传输方式 B:PCM传输方式 C:PSK传输方式 D:⊿M传输方式 |
|
 |
A:PAM信号 B:PDM信号 C:PPM信号 D:PCM信号 |
|
 |
A:PAM信号 B:PCM信号 C:⊿M信号 D:DPCM信号 |
|
 |
A:误码率 B:信噪比 C:信号带宽 D:信息速率 |
|
 |
A:抗干扰能力强 B:差错可控 C:保密性强 D:占用信道带宽窄 |
|
 |
A: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C: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D: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
|
 |
A:占用频带小 B:抗干扰能力强 C:传输容量大 D:易于频分复用 |
|
 |
A:100.38μs B:125μs C:250μs D:16×125μs |
|
 |
A:7bit B:8bit C:10bit D:12bit |
|
PDH都采用异步复接,这种复接方法在复接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要调准低次群的标称数码率 B:先将码元变成归零码数据通信原理试题 C:进行码速变换 D:进行码速调整 |
|
 |
A:两层 B:三层 C:四层 D:五层 |
|
() |
A:7.0 B:8.0 C:9.0 D:不限 |
|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
|
 |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B和C |
|
 |
A:实时通信 B:传输信息量较小 C:传输信息量较大 D:A和C |
|
 |
A:偶数 B:奇数 C:未知数 D:以上都不对 |
|
DDN中若采用X.50建议,数据信号速率为4800bit/s,包封后速率为() |
A:3200bit/s B:4800bit/s C:6400bit/s D:12800bit/s |
|
 |
A:2PSK B:4PSK C:2FSK D:16QAM |
|
 |
A:基带信号 B: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 C:高次产物 D:数据信号序列 |
|
,该传输码属于()。 |
A:相关码 B:差分码 C:双相码 D:绝对码 |
|
谱的是()。 |
A:ASK B:OOK C:FSK D:PSK |
|
 |
A:采用分集技术 B:提高信噪比 C:采用均衡技术 D:降低信息速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