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工业仪表自动化(高起专)网上考试答案
节流式流量计工作原理为( )。 |
A:把输入微小位移转换成相应的气压信号输出 B:电阻随温度变化 C:电压平衡 D: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所产生的静压差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
|
自动控制系统中,感受被控变量并转换为测量值的部分为( )。 |
A:检测元件及变送器 B:调节器 C:对象 D:执行器 |
|
16px;line-height:150%;font-family:宋体'>单选28.测量管道内流体温度时测温元件安装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
|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 )。 |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系统误差 |
|
单选8.有可能成为被控对象的是 ( )
|
A:温度 B:流量 C:加热炉 D:液位 |
|
、性能测试等。 |
A:称量 B:混合 C:压制 D:粉末准备 |
|
用压力法测量开口容器液位时,液位的高低取决于( )。 |
A:压力差和容器截面 B:压力差和介质密度 C:容器截面和介质密度 D:介质密度和取压点位置 |
|
在选择压力表量程时应注意在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仪表量程的( )。 |
A:1/3 B:2/3 C:3/4 D:1/4 |
|
一台测温仪表,其测温范围为600 ~ 100 ℃,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 6 ℃, 则其精确等级为( )。 |
A:1.0级 B:1.5级 C:1.2级 D:2.5级 |
|
用压力法测量开口容器液位时,液位的高低取决于( )。 |
A:压力差和容器截面 B:压力差和介质密度 C:容器截面和介质密度 D:介质密度和取压点位置 |
|
气体标准状态的温度和压力是( )。 |
A:T=273.15 K B:T=275.15 K C:P=0.1013 MPa D:P=1.013 MPa |
|
.关于Pt100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测温元件 B:它的输出是电阻值 C: D: |
|
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的方法是利用( )。 |
A:浮力压力 B:静压原理 C:电容原理 D:动压原理 |
|
.测量管道内流体温度时测温元件安装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
|
在热电阻温度计中,电阻和温度的关系是( )。 |
A:近似线性 B:非线性 C:水平直线 |
|
响,常需要采用( )。 |
A:消声器 B:隔振装置 C:隔离方式 D:封闭方式 |
|
在控制加热炉温度工艺中,温度和蒸汽流量形成串级控制系统中,如果调节阀是气开阀,主调节器和副调节器分别为( )。 |
A:正作用和反作用 B:正作用和正作用 C:反作用和反作用 D:反作用和正作用 |
|
在单元组合仪表中常用的统一标准信号为( )。 |
A:0~10mV或4~20mV B:0~10mV或0~20mV C:0~10mA或4~20mA D:0~10mA或0~20mA |
|
系统过渡过程中的最大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出现的 最大差值。 |
A:被调参数指示值与给定值的 B:被调参数指示值与测量值的 C: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的 |
|
一般情况下,流量测量要求其流体流动时应处于( )状态。 |
A:层流 B:紊流 C:过渡流 D:脉动流 |
|
 |
A:压差计倒指示 B:压差计指示变小 C:压差计指示变大 D对压差计指示无影响 |
|
态称为控制系统的静态。 |
A:不随 B:随 C:在一定情况下随 D:无法确定是否 |
|
铜热电阻的测温范围与铂热电阻的相比( )。 |
A:宽 B:窄 C:一样 D:视具体情况而定 |
|
.一台 Ⅲ型温度变送器,量程为400~800℃,当温度为500℃时,输出为 ( )。 |
A:12m B:8 m C:15 m D:10 mA |
|
一种特定的信号(如气压信号、电压、电流信号等)。 |
A:扰动 B:操作变量 C:被控变量 D:设定值 |
|
热电偶测量时,当导线断路时,温度指示在( )。 |
A:0℃ B:机械零点 C:最大值 D:原测量值不变 |
|
 |
A:木料 B:石料 C:橡胶 D:水泥 |
|
灵敏度数值越大,则仪表越灵敏。( ) |
A:正确 B:不正确 C:不一定正确 |
|
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常用的方法有( )。 |
A:阶跃响应曲线法 B:最小二乘法 C:波长特性法 D:三角形脉冲法 |
|
。 |
A:曲柄压力机 B:磨擦压力机 C:自动送料 D:人工给料 . |
|
下列哪种仪器是以柏努利方程为设计原理的( )。 |
A:U形管压力计 B:U形管粘度计 C:孔板流量计 D:温度计 |
|
仪表输出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被测变量之比为仪表的( )。 |
A:相对误差 B:灵敏限 C:灵敏度 |
|
某工艺测量温度,要求测量范围在0--300℃,最大绝对误差不能大于6℃,则仪表应选用的精度等级为( )。 |
A:2.0级 B:1.5级 C:2.5级 D:4.0级 |
|
用孔板测量流量,孔板应装在调节阀( )。 |
A:前 B:后 C:任意位置 |
|
测量大管径,且管道内流体压力较小的节流装置的名称是( )。 |
A:喷嘴 B:孔板 C:文丘利管 |
|
)属于熔焊。 |
A:摩擦焊 B:扩散焊 C:炉钎焊 D:电弧焊 |
|
气开式薄膜调节阀当压缩空气中断时应( )。 |
A:立即关闭 B:原位不动 C:立即打开 D:停止调节 |
|
安装在管路中的压差计其读数表示( )。 |
A: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 B:两截面间的压差 C:某一截面的阻力损失 D:某一截面的压力 |
|
当需要测量高粘度流体流量时,可选用( )。 |
A:电磁流量计 B:椭圆齿轮流量计 C:旋涡流量计 D:靶式流量计 |
|
路时会发生( ) |
A:指示到机械零点 B:指示到0℃ C:指示的位置不定 D:停留在原来的测量值上 E:跳向高温方向 |
|
态下),如果工作状态下的相对湿度比设计值增加了,这时仪表的指示值将( )。 |
A:大于真实值 B:等于真实值 C:小于真实值 |
|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与副回路分别是( )。 |
A:定值控制,定值控制 B:随动控制,定值控制 C:定值控制,随动控制 D:随动控制,随动控制 |
|
差压式流量计,负压管线不畅,则表指示(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
|
热电偶测温系统采用补偿电桥后,相当于冷端温度温定在( )。 |
A:0℃ B:补偿电桥所处温度 C:补偿电桥平衡温度 D:环境温度 |
|
一台测温仪表,其测温范围为0~300 摄氏度,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摄氏度,则其精度等级为( )。 |
A:0.5 B:1.0 C:1.5 D:2.5 |
|
化的不平衡状态。 |
A:不随 B:随 C:在一定情况下随 D:无法确定是否 |
|
下述有关与电阻温度计配用的金属丝的说法,哪一条是不合适的。( ) |
A:经常采用的是铂丝 B:也有利用铜丝的 C:也有利用镍丝的 D:有时采用锰铜丝 |
|
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使得原来信号增强的叫做( )。 |
A:负反馈 B:正反馈 C:前馈 D:回馈 |
|
热电偶测量时,当导线断路时,温度指示在( )。 |
A:0℃ B:机械零点 C:最大值 D:原测量值不变 |
|
热电偶测温原理基于( )。 |
A:热阻效应 B:热磁效应 C:热电效应 D:热压效应 |
|
多选14.常用工业热电阻的分度号为( )。 |
A:Cu100 B:Cu50 C:Pt50 D:Pt100 E:Pt10 |
|
? ) |
A:克服副回路扰动影响 B:副回路调节快速 C:对测量环节有较好鲁棒性 D:对控制阀特性敏感 E:对副对象的特性不敏感 |
|
 |
A:常压 B:表压 C:绝对压力 D:真空度 E:炉压 |
|
 |
A:开环比值控制 B:单闭环比值控制 C:变比值控制 D:反馈比值控制 E:连续比值控制 |
|
多选3.属于体积流量计的是( )。
|
A:差压式流量计 B:转子流量计 C:旋涡流量计 D:靶式流量计 E:涡轮流量计 |
|
 |
A:弹簧管 B:孔板 C:喷嘴 D:文丘里管 E:波纹管 |
|
多选18.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有( )
|
A:放大系数 B:时间常数 C:特性系数 D:滞后时间 E:容积参数 |
|
( ? ? ? ) |
A:比例控制系统 B:比例积分控制系统 C: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 D:比例微分控制系统 E:积分控制系统 |
|
果标注为TC25,其意义包括(? ? ??) |
A:此仪表是测量变送器 B:此仪表测量的是温度 C:此仪表是温度控制器 D:表示回路号 E:表示仪表序号 |
|
) |
A:实用仪表 B:范型仪表 C:指示仪表 D:标准仪表 E:累积仪表 |
|
 |
A:正确 B:错误 |
|
正作用的执行机构与反作用调节机构组成气关式控制阀。 |
A:正确 B:错误 |
|
) |
A:正确 B:错误 |
|
度1:10~1:100(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
A:正确 B:错误 |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正作用的执行机构与反作用调节机构组成气关式控制阀。 |
A:正确 B:错误 |
|
度应在50米范围内。导压管内径应小于8mm导压管水平敷设段应有不小于1:10的坡度。在测量液体或蒸汽时,应在导管系统最高点和最低点安装排气或排污阀(?) |
A:正确 B:错误 |
|
度1:10~1:100(?)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
A:正确 B:错误 |
|
度应在50米范围内。导压管内径应小于8mm导压管水平敷设段应有不小于1:10的坡度。在测量液体或蒸汽时,应在导管系统最高点和最低点安装排气或排污阀( ) |
A:正确 B: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