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书学堂延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线学习平台工程材料网上考试答案
 |
A:金属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分子键 |
|
 |
A: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 B: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 C: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 D: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 |
|
 |
A:高的合金元素含量 B:高的含碳量 C:低的含碳量 D:低的合金元素含量 |
|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以上三种钢都可以 |
|
 |
A:低温回火 B:中温回火 C:高温回火 D:调质 |
|
。 |
A:提高强度和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B:碎化网状的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C:获得马氏体,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D:作为最终热处理,获得材料的最终性能 |
|
 |
A:消除和改善晶内偏析 B:消除冷塑性变形后产生的加工硬化 C:降低硬度以便于加工 D:获得细珠光体以提高强度 |
|
将( )。 |
A:降低 B:提高 C:不改变 D:未知 |
|
 |
A:容器 B:刀具 C:轴承 D:齿轮 |
|
 |
A:Mn B:Ti C:Cr D:Si |
|
 |
A:渗碳钢 B:调质钢 C:工具钢 D:低合金高强度钢 |
|
 |
A:固溶强化 B:细晶强化 C:位错强化 D:第二相强化 |
|
 |
A:15 B:1.5 C:0. 15 D:0.015 |
|
韧性,常常选用渗碳钢,下列可以作为生产该类零件的材料是( )。 |
A:20CrMnMo B:65Mn C:Cr12MoV D:T8 |
|
 |
A:9% B:0.9% C:0.09% D:0.009% |
|
 |
A:塑性 B:韧性 C:强度 D:硬度 |
|
 |
A:适当提高温度,再一次回火 B:适当降低温度,再一次回火 C:重新加热淬火后,选用低一点温度回火 D:重新加热淬火后,选用高一点温度回火 |
|
。 |
A:石墨形态 B:石墨数量 C:基体组织 D:基体组织以及石墨的形态和数量 |
|
。 |
A:T12钢淬火+低温回火 B:20钢淬火+低温回火 C:65钢淬火+中温回火 D:45钢淬火+高温回火 |
|
 |
A:强度 B:韧性 C:硬度 D:塑性 |
|
 |
A:一定深度的马氏体 B:全部马氏体 C:下贝氏体 D:上贝氏体 |
|
 |
A:0.08% B:0.8% C:0.008% D:8% |
|
 |
A:容器 B:手工刀具 C:轴承 D:齿轮 |
|
 |
A:0.08% B:0.8% C:0.008% D:8% |
|
)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 |
|
用20Cr钢制造的机床变速箱齿轮,要求齿轮表面硬度高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应采用的 热处理方法是( ) |
A:淬火后低温回火 B: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C:表面淬火后低温回火 D:渗碳 |
|
而且耐磨的目的。 |
A:淬火+低温回火 B:正火 C:调质 D:淬火+高温回火 |
|
稳定的奥氏体。 |
A:MS B:Mf C:Ac1 D:A1 |
|
 |
A: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 B: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 C: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 D: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 |
|
 |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布氏硬度 |
|
 |
A:板条、树状 B:板条、针状 C:树状、针状 D:索状、树状 |
|
 |
A:结构钢 B:合金钢 C:渗碳钢 D:工具钢 |
|
 |
A:强化铁素体 B:提高回火稳定性 C:提高淬透性 D:细化晶粒 |
|
 |
A:马口铁 B:白口铸铁 C:麻口铸铁 D:灰口铸铁 |
|
分的硬度达到62HRC。 |
A:20Cr B:65Mn C:20 D:T12A |
|
钢和( ) |
A: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 B: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 C:莱氏体不锈钢 D:贝氏体不锈钢 |
|
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 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 |
A: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
|
) |
A:Al2O3 B:聚苯乙烯 C:聚丙烯 D:饱和聚酯 |
|
织为( ) |
A:珠光体 B:奥氏体 C: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D: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
|
 |
A:60Si2Mn B:5CrNiMo C:Cr12MoV D:GCr15 |
|
白口铸铁与灰口铸铁:? |
|
|
淬透性与淬硬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