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生观是人们对(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5、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2、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 )。A、康德的哲学B、费希特的哲学C、黑格尔的哲学D、谢林的哲学E、费尔巴哈的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A、《新民主主义论》B、毛泽东思想C、《论持久战》D、邓小平理论E、“一国两制”理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正确错误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正确错误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正确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正确错误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2、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矛盾性 3、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 4、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 5、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不可知论(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2、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人的头脑里固有的D、有客观内容的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人类社会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C、是某种神秘力量创造的D、精神的产物E、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式 4、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 5、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世界统一于存在。正确错误 2、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错误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确错误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正确错误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是( )。A、日常消费生活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生产实践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和存在方式是( )。A、认识B、实践C、感性D、理性 4、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A、人的实行或行动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的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5、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A、人体B、天体C、政治制度D、原材料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生产实践B、教育实践C、医疗实践D、科学实验E、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2、实践是( )。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D、具有直接现实性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3、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A、企业B、政府C、科学家个人D、科学共同体E、全人类 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体力B、知识和经验C、情感D、意志E、智力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正确错误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确错误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错误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正确错误 5、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2、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4、相对静止是(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不变的事物D、绝对运动的状态 5、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D、可能性量的大小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有( )。A、斗争性和同一性分别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同一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E、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4、事物的联系是复杂性多样的,它们分别是(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B、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D、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E、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5、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 )。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是由无数有限时空构成D、时空的有限性是由无数无限时空构成E、时空无限性存在于有限性之中,并通过时空有限性表现出来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正确错误 2、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正确错误 3、“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正确错误 4、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正确错误 5、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 )。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 2、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5、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各项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不断解决认识课题C、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归宿,可以有效地改造世界 2、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A、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B、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E、从摹写到创造的过程 3、唯心主义认识论(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4、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E、唯心主义真理论 5、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正确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正确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错误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正确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是( )。A、气候的变化B、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C、类人猿是高等动物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生产关系B、宪法C、国家D、政党 3、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技术社会形态是(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D、落后的社会意识平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B、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E、实践是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性活动 2、国家的职能包括( )。A、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B、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C、调整阶级矛盾D、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E、组织、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 3、科学技术只所以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 )。A、它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B、它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C、它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D、它已经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E、它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4、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是( )。A、哲学B、艺术C、语言学D、逻辑学E、宗教 5、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是( )。A、艺术B、道德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E、哲学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确错误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确错误 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正确错误 4、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正确错误 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民群众的主体( )。A、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D、私有制和公有制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D、内容决定形式 5、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自觉活动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A、人以自己的行动积极主动改变环境B、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人能主动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的转化和发展D、人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主客观条件,做出自己的选择E、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能够改变历史进程 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3、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B、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E、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的有(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趋势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趋势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E、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决定、相互促进 5、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 )。A、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念B、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C、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路线D、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E、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正确错误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正确错误 3、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正确错误 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确错误 5、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正确错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8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2、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 )。A、泛指人的自由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时自由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3、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B、摆脱规律的支配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D、不受任何束缚 4、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表明劳动( )。A、已成为可有可元的事情B、已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C、已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D、已成为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动 5、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本质上属于一种自然交往B、只是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自由地进行C、是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D、只有性关系交往、血缘关系交往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其表现有( )。A、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最早、延续的时间最长B、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C、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高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D、中国地主上地所有制自秦汉以来始终居主导地位E、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较西方封建政治制度发达 2、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它们分别是( )。A、人的依赖性社会B、物的依赖性社会C、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私有制社会E、公有制社会 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B、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全面的发展C、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D、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E、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4、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指( )。A、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自由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在阶级社会主,自由总是指一定阶级的自由C、必须实际地驾驭客观必然性,通过实践而实现的自由D、超阶级的自由E、不受经济条件制约的自由 5、共产主义是( )。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伟大实践D、渺茫的幻想E、被压迫者合乎理性和正义的热情追求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正确错误 2、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正确错误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正确错误 4、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正确错误 5、“人性自私”。正确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