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B、机体修复损伤的能力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能力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A、固有性免疫应答B、适应性免疫应答C、细胞免疫应答D、体液免疫应答 3、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骨髓和脾脏B、骨髓和胸腺C、脾脏和淋巴结D、胸腺和淋巴结 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A、中枢免疫器官B、外周免疫器官C、骨髓D、胸腺 5、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的结果是A、有利的B、有害的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D、适当时有利,过强或过弱时有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A、单核吞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NK细胞D、T细胞E、B细胞 2、免疫细胞包括A、淋巴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细胞D、靶细胞E、抗原提呈细胞 3、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C、骨髓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胸腺是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4、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 , 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能识别异己B、有记忆性C、有特异性D、有MHC限制性E、多种细胞协同完成 5、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原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组织E、免疫器官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发生一般在适应性免疫之前正确错误 2、适应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正确错误 3、免疫应答是有利于机体的一种功能正确错误 4、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正确错误 5、免疫耐受功能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不发生应答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A、共同抗原B、交叉抗原C、异嗜性抗原D、表位 2、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A、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B、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特性C、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D、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3、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A、异嗜性抗原B、异种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独特型抗原 4、一般认为分子量在多少以上才具有免疫原性A、1KDB、10KDC、100KDD、1000KD 5、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A、抗原B、免疫原C、半抗原D、变应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抗原分子构象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B、多位于分子内部C、又称线性决定基D、主要由BCR识别E、是有多肽的空间构象形成 2、关于半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C、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免疫原性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抗原性 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是A、表位的性质B、表位的数目C、表位与载体结合D、表位的空间构象E、表位的结合价 4、关于TD-A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大多为蛋白质类的物质B、诱导抗体产生时需T细胞辅助C、只产生IgM类抗体D、不能产生免疫记忆E、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5、下列哪项是T细胞表位的特点A、一般为线性表位B、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C、无MHC限制性D、其受体为BCRE、为APC加工提呈的抗原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完全抗原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正确错误 2、半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正确错误 3、抗原表位是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分子正确错误 4、抗原具有异物性,自身成分不能成为抗原正确错误 5、超抗原是指比抗原活化淋巴细胞能力更强的抗原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新生儿脐血中哪类 Ig 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A、IgAB、IgGC、IgMD、IgD 2、与肥大细胞上 FcR 结合的 Ig 是A、IgAB、IgDC、IgED、IgG 3、感染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 Ig 是A、IgAB、IgMC、IgED、IgG 4、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 Ig 是A、IgA和IgMB、IgG和IgEC、IgD和IgMD、IgG和IgA 5、Ig 与抗原结合的部位由A、L 链V区和H链V区组成B、L链的3个CDR 组成C、H 链的3个CDR组成D、L链和H链的骨架区组成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IgG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CH有3个功能区B、能激活补体C、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D、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E、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Ig是A、SmIgGB、SmIgMC、SmIgDD、SmIgEE、SmIgA 3、下列哪项需抗体参与A、ADCCB、调理作用C、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T细胞活化E、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4、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IgG、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D、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E、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溶解靶细胞 5、抗体参与的免疫作用包括A、I型超敏反应B、新生儿溶血症C、激活补体D、链球菌相关肾小球肾炎E、输血反应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各种抗体都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正确错误 2、根据免疫球蛋白轻链C区将Ig进行分类正确错误 3、脐血中检测到IgM表明新生儿有抗感染能力正确错误 4、IgG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感染抗体,也是在体内含量最高的抗体正确错误 5、免疫球蛋白是由初始B细胞分泌的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E 2、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A、C4b2bB、C567C、C4b2b3bD、C3bBb 3、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C3转化酶相同C、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D、C5转化酶相同 4、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A、C1B、C4C、C3D、C5 5、MBL途径和经典途径不同的是A、激活补体活化的物质B、C3转化酶C、C5转化酶D、膜攻击单位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补体的叙述 , 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A、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酶前体状态存在B、补体固有成分对热稳定C、补体是非单一分子D、补体各成分均由肝细胞合成E、补体的含量因抗原剌激而增加 2、关于补体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经典途径从激活Cl开始B、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C、MBL途径激活从C1开始D、补体活化三条途径的攻膜复合体相同E、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3、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B、中和毒素C、调理作用D、免疫粘附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4、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由将近 20 多种血清蛋自组成的多分子系统B、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C、补体系统各成分在血清中含量差异甚大D、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E、补体对热不稳定 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参与 C3 转化酶形成A、C3B、C4C、C2D、C5E、B因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补体系统包括补体活化的成分和调节补体活化的成分,补体受体不属于补体系统。正确错误 2、补体的功能是在补体活化以后产生的,补体裂解的小片段通常不具有功能正确错误 3、补体与抗体协同作用能引起靶细胞裂解,单独抗体不能使靶细胞裂解正确错误 4、补体会影响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功能正确错误 5、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6C、IL-1D、IL-2 2、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B、需要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作用具有特异性D、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 3、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补体B、抗体C、干扰素D、白细胞介素 4、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2B、IFNrC、TNFD、CSF 5、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A、成纤维细胞B、T细胞C、B细胞D、浆细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组低分子量的蛋白质B、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可以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存在D、既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E、不同的细胞可产生一种细胞因子 2、干扰素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抗肿瘤B、抗病毒C、免疫调节D、抗原提呈E、抑制B细胞增殖 3、免疫分子包括A、APCB、MHCC、CDD、CKE、Ig 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与 CKR 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具有重叠性E、具有高效性 5、细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干扰素E、生长因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活化T细胞分泌的正确错误 2、细胞因子的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正确错误 3、细胞因子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确错误 4、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只针对一种细胞正确错误 5、不同细胞可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表面的所有膜分子B、T细胞、B细胞表面的所有膜分子C、主要是指TCR和BCRD、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2、与TCR组成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 3、CD4分子的第一个V样结构域是下列哪种病毒的受体A、HAVB、HBVC、HIVD、HPV 4、下列哪项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A、MHCB、TCRC、FcRD、smIg 5、Ig超家族粘附分子具有A、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 或 )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C、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D、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参与T细胞识别活化和粘附过程的CD分子有A、CD3 CD4 CD8 CD2B、CD2 CD58 CD40LC、CD58 CD28D、CD19 CD40E、CD21 CD80/CD86 2、按结构特点可将粘附分子分为以下哪几类?A、整合素家族B、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选择素家族D、钙离子依赖的粘附素家族E、目前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3、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CD4/CD8B、CD2C、CD3D、MHC-IE、MHC-II 4、参与免疫应答中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有A、MHC I 类分子 /CD8B、MHC Ⅱ 类分子 /CD4C、CD28/B7D、CD2/CD58E、CTLA4/B7 5、T细胞活化相关的CD分子包括A、CD2B、CD3C、CD4D、CD8E、MHC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存在于白细胞表面的膜分子正确错误 2、CD分子与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正确错误 3、粘附分子是指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正确错误 4、选择素家族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一个整体正确错误 5、淋巴细胞归巢与粘附分子的作用相关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是A、CD2B、CD3C、CD4D、CD8 2、APC 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MHC-1B、MHC-IIC、粘附分子D、CD1 3、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 Ⅱ类分子限制A、NK细胞杀伤靶细胞B、APC提呈抗原给Th细胞C、Tc杀伤靶细胞D、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 4、能呈递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细胞是A、CD4+细胞B、CD8+细胞C、表达MHC-I分子的细胞D、表达MHC-II分子的细胞 5、CD8分子的识别部位是A、MHC-I类分子多肽区B、MHC-I类分子Ig样区C、MHC-II类分子多肽区D、MHC-II类分子的Ig样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HLA Ⅱ类基因包括A、HLA-A,B,CB、HLA-DPC、HLA-BFD、HLA-DQE、HLA-DR 2、关于 HLA 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HLA I 类分子的β2 m为非 HLA 基因编码产物B、分析亲代与子代的 HLA表型可以进行亲子鉴定C、HLA 分子与很多疾病相关D、HLA 分子的肽结合区为肽链的多态性部位E、HLA 分子是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 3、下列哪些作用受MHC 限制A、T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B、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C、Tc杀伤靶细胞D、NK杀伤靶细胞E、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4、MHC 分子的功能包括A、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B、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C、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D、参与T细胞的分化E、诱导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5、HLAⅡ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A、靶细胞B、B细胞C、活化Th细胞D、树突状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MHC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移植排斥反应正确错误 2、MHC在免疫应答的发生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正确错误 3、免疫应答调节基因主要位于MHC-II类基因区正确错误 4、MHC-II类分子的表达量与免疫应答强弱无关正确错误 5、MHC某些基因位点与疾病易感性有关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A、抗原提呈细胞B、NK细胞C、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及吞噬细胞D、T细胞 2、吞噬细胞包括有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NK细胞C、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和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 3、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CRαβ+细胞B、Th细胞C、B1细胞D、NK细胞 4、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 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A、生成补体B、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C、分泌溶菌酶D、参与ADCC 5、以下关于巨噬细胞错误的是A、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名称B、可表达MHCⅠ/Ⅱ类受体C、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D、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参与非特异免疫的细胞有A、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B、TCRγ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NK细胞 2、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A、吞噬杀伤作用B、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C、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D、抗肿瘤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 3、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不需要抗原刺激B、识别靶细胞不受MHC Ⅱ类分子限制C、靶细胞表面MHC I 类分子表达减弱时,NK细胞杀伤能力增强D、穿孔素导致靶细胞溶解E、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C 4、关于 NK 细胞的作用,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B、具有细胞毒作用C、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E、是ADCC的重要细胞 5、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有A、B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NK细胞D、T细胞E、中性粒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所有T细胞都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正确错误 2、B1细胞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正确错误 3、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与MHC分子的表达无关正确错误 4、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正确错误 5、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D4+T细胞的表型是A、TCRαβ+ CD2- CD3+ CD4+ CD8–B、TCRγδ+ CD2- CD3- CD4+ CD8–C、TCRγδ+ CD2+ CD3+ CD4+ CD8–D、TCRαβ+ CD2+ CD3+ CD4+ CD8– 2、Th1细胞通过分泌下列哪种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的功能A、IFN-γB、IL-2C、IL-6D、IL-10 3、T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CDRB、BCRC、TCRD、FcR 4、具有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Tc细胞C、Th1细胞D、巨噬细胞 5、T淋巴细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mIgMB、CD3C、CD28D、CD2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的生物学意义有A、抗胞内微生物B、抗肿瘤C、参与IV型超敏反应D、某些自身免疫病E、移植排斥反应 2、用于鉴别T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是A、CD3B、mIgC、MHC-II类分子D、CD2E、TCR 3、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的基本特性是A、自身MHC限制性B、记忆性C、自身耐受性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功能性TCR表达 4、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的mIg主要是A、mIgAB、mIgDC、mIgED、mIgME、mIgG 5、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有A、CD4B、CD19C、CD21D、CD40E、CD79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B2细胞是引起体液免疫的主要B细胞正确错误 2、成熟T细胞表达CD4分子和CD8分子正确错误 3、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作用的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正确错误 4、B细胞除了能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外,还能分泌细胞因子正确错误 5、B细胞也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特点不包括A、先天性B、遗传性C、非特异性D、记忆性 2、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不含有A、NK细胞B、DCC、B1-BD、B2-B 3、DC的特点是A、成熟DC比非成熟DC吞噬能力强B、其抗原提呈能力与其表达MHC-I类分子有关C、通过释放IL-12介导Th1型应答D、DC从淋巴结移行到达病原感染部位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特异性B、遗传性C、MHC限制性D、非记忆性 2、NK细胞的特点是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发挥ADCC效应C、通过识别MHC-I类分子而杀伤D、不受MHC限制 3、固有免疫的成分包括A、某些T细胞B、某些B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 4、机体固有免疫的成分有A、补体B、溶菌酶C、抗体D、干扰素 5、固有免疫的特点A、同种生物之间具有相似性B、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病原体结合C、抗体能增强固有应答D、固有应答缺陷影响特异性免疫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应答也发挥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能力正确错误 2、固有应答比适应性应答发生得早正确错误 3、固有应答的细胞功能不影响适应性应答的发生正确错误 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能增强固有应答正确错误 5、NK细胞杀伤靶细胞能力不如CTL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B细胞 2、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A、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B、多糖类抗原C、游离的蛋白质抗原D、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3、APC处理过的外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A、CD4+ 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NK细胞 4、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降解的部位是A、高尔基体B、蛋白酶体C、溶酶体D、内质网 5、外源性抗原是指A、来源于体外的抗原B、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C、细胞合成的抗原D、细胞合成后分泌出来的抗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有A、IFN-rB、TNF-aC、IL-1D、IL-2E、IL-12 2、巨噬细胞的功能主要有A、提呈抗原B、吞噬异物C、分泌细胞因子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ADCC 3、下列哪些是树突状细胞的特征A、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B、膜表面高表达MHC-I类分子C、能移行至淋巴器官D、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E、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表面标志 4、下列哪些细胞具有与淋巴系树突状细胞共同的前体细胞A、粒细胞B、Nk细胞C、T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 5、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血液中的A、造血干细胞B、淋巴干细胞C、髓样干细胞D、单核细胞E、前单核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比树突状细胞多,在启动免疫应答方面单核吞噬细胞更重要正确错误 2、内源性抗原是指在细胞内合成的抗原正确错误 3、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II类分子提呈正确错误 4、CD8+T细胞TCR识别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复合物正确错误 5、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后能向淋巴器官迁移,并逐渐成熟。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细胞免疫,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 TD 抗原诱导B、T 细胞介导, 抗原提呈细胞参与C、IL-1 为 T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D、致敏 Tc 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2、Th1 细胞可通过下列哪种作用产生免疫效应A、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B、分泌抗体C、ADCC 作用D、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3、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反应是A、外毒素中和作用B、抗肿瘤免疫C、移植排斥反应D、结核结节形成 4、与致敏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无关的物质是A、穿孔素B、溶菌酶C、颗粒酶D、Fas-FasL 5、TCR 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3B、CD4C、CD8D、CD79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Tc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ADCCB、CDCC、Fas/FasL 介导的细胞凋亡D、颗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E、释放穿孔素 2、Tc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来自A、TCR 识别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B、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C、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I 类分子复合物D、CD28 与 B7 结合E、SmIg 与抗原肽结合 3、关于 CD8+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可因接触非特异性抗原而活化B、CD3 传递第一信号C、协同刺激信号为第二信号D、静息状态的 Tc 即可杀伤靶细胞E、杀伤靶细胞的范围比NK 细胞大 4、免疫应答的效应是A、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B、对机体产生损伤作用C、对靶细胞的杀伤及排异作用D、调节免疫应答E、产生免疫耐受 5、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过程包括A、抗原受体交联B、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化C、含酪氨酸的蛋白发生磷酸化D、产生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E、转录因子活化,促使转录开始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D8+T细胞即Tc,也需要活化后才能发挥其杀伤活性正确错误 2、Th1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辅助抗体产生的作用正确错误 3、Th2释放IL-4有利于IgE的产生,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正确错误 4、Th2产生IL-2,抑制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正确错误 5、记忆性T细胞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是最主要发挥免疫效应的细胞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2、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应答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 3、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所有B细胞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刺激B、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巨噬细胞和 Th细胞参加C、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制约D、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 4、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IgM 抗体显著升高B、抗体产生维持时间较长C、抗体亲和力较低D、抗体的种类较多 5、B 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A、mIgB、CD40C、CD86D、CD79a,CD79b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有哪些细胞参与 TD-Ag 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A、巨噬细胞B、Th细胞C、NK 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 2、BCR 对抗原的识别特点是A、能识别蛋白质抗原B、需 APC 摄取、处理抗原C、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蛋白质抗原D、无 MHC 限制性E、识别的是构象决定簇 3、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包括A、中和作用B、ADCCC、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D、调理作用E、迟发型超敏反应 4、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征是A、以IgM为主,可产生免疫记忆B、可发生Ig的类别转换C、为高亲和性抗体D、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E、抗体效价低 5、可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L-5D、IL-6E、IL-8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B细胞针对TD抗原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针对Ti抗原产生抗体不需要Th辅助正确错误 2、体液免疫应答早期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正确错误 3、粘膜表面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正确错误 4、抗体产生的类型与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正确错误 5、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mIg和CD79完成,第二信号是指协同刺激信号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FN-r?B、IL-2C、IL-10D、TNF-a 2、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FN-r?、IL-4B、IL-4、IL-7C、IL-10、IL-4D、IL-2、IL-10 3、关于免疫调节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内进行B、抗原有免疫调节作用C、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免疫调节作用D、抗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4、关于免疫调节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免疫调节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B、MHC分子表达与否直接决定免疫应答是否发生C、抗原的内影像能刺激免疫应答的发生D、MHC分子表达的水平与免疫应答水平有关 5、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A、与抗体的浓度无关B、与抗体的类别无关C、与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有关D、与抗体的完整性有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免疫应答的调节,包括哪些方面的调节作用A、基因水平B、细胞水平C、分子水平D、整体水平E、群体水平 2、参与免疫调节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A、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B、MHC分子C、抗体、独特型网络D、补体E、细胞因子 3、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T细胞表面的CD28B、B细胞表面的IgGFcRII-BC、T细胞表面的CTLA-4D、杀伤细胞表面的MHC-IE、杀伤细胞表面的KIR 4、发挥调节作用的T细胞是A、CD4+CD25+T细胞B、Th1C、Th2D、Th3E、Tr1 5、T细胞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主要是A、IL-2B、IL-4C、IL-10D、TGF-bE、IFN-r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免疫应答正确错误 2、免疫细胞活化后的凋亡作用是免疫应答的自我调节。正确错误 3、抗原、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主要与它们在体内的含量有关。正确错误 4、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免疫应答,促进抗体的产生正确错误 5、调节性T细胞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 2、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新生儿期C、儿童期D、成年期 3、下列哪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B、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C、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D、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4、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是A、可溶性抗原B、颗粒性抗原C、蛋白质抗原D、细菌或细胞 5、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清除A、阴性选择B、阳性选择C、免疫忽视D、受体交联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免疫耐受A、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某种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B、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所有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C、可以先天获得,也可后天获得D、有抗原特异性和记忆性E、常合并肿瘤发生 2、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包括A、T细胞克隆清除B、T细胞克隆无能C、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D、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缺乏MHC-II类分子E、APC表面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3、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有A、抗原的性质B、抗原的剂量C、动物年龄D、抗原注射途径E、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4、免疫耐受的维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耐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B、耐受原的注射次数C、耐受原的理化性质D、耐受原在体内的分解速度E、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5、作为一种良好耐受原应具备哪些性质A、分子量小B、为颗粒性抗原C、是聚合体形式D、为可溶性抗原E、为非聚合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耐受会引起机体抗感染免疫力降低正确错误 2、垂直感染HBV会使该机体对HBV产生免疫耐受正确错误 3、免疫耐受是维持机体生理平衡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重要机制正确错误 4、成年人较难形成免疫耐受,新生儿更容易建立免疫耐受正确错误 5、免疫耐受分T细胞耐受和B细胞耐受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细胞溶解型B、迟发型C、速发型D、免疫复合物型 2、释放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是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单核细胞D、粒细胞 3、T淋巴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 4、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特应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5、下列哪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性关节炎D、血清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过敏性休克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接触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 2、关于血清病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B、初次一次性注射大量抗毒素而出现的反应C、补体大量消耗D、通常在注射后7~14天发病E、是Ⅱ型超敏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 3、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A、输血反应B、新生儿溶血症C、过敏性休克D、血清病E、传染性超敏反应 4、IgE受体主要存在于A、单核细胞表面B、肥大细胞表面C、嗜酸性粒细胞表面D、嗜碱性粒细胞表面E、NK细胞表面 5、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有A、支气管哮喘B、青霉素过敏性休克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荨麻疹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超敏反应是病理性的,其发生机制与免疫应答无关正确错误 2、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是IgE介导的,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正确错误 3、新生儿溶血症主要发生在血型为Rh+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正确错误 4、结核病的病变机制与IV型超敏反应有关正确错误 5、机体存在对结核菌素的IV型超敏反应,说明该人对结核菌有细胞免疫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细胞膜B、核蛋白体C、线粒体D、细胞壁 2、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鞭毛C、芽胞D、磷壁酸 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B、细胞膜C、核膜D、荚膜 4、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侵袭力B、抵抗力C、耐药性D、致病性 5、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鞭毛D、芽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质粒 2、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维持细胞的外形B、物质交换作用C、呼吸作用D、合成和分泌作用E、物质转运 3、G- 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包括A、磷壁酸B、脂多糖C、脂蛋白D、外膜E、肽聚糖 4、细菌菌毛的特点包括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B、是细菌的运动器官C、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D、性菌毛与细菌的变异有关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5、细菌的荚膜A、可增强细菌抵抗力B、抗吞噬C、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分型D、具有粘附作用E、革兰染色呈红色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脂类含量高,革兰染色呈蓝色正确错误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比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含量高,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正确错误 3、革兰阴性菌分泌内毒素,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4、有芽胞的细菌抵抗力强,致病力也强正确错误 5、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因此有鞭毛的细菌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A、大肠杆菌B、志贺杆菌C、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出芽B、有丝分裂C、二分裂D、生成芽胞 3、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热源质B、内毒素C、外毒素D、细菌素 4、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毒素C、维生素D、抗毒素 5、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A、特异性多糖B、类脂 AC、核心多糖D、脂多糖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厌氧细菌的是A、产气荚膜梭菌B、肉毒梭菌C、百日咳杆菌D、破伤风梭菌E、脆弱类杆菌 2、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细菌素B、外毒素C、内毒素D、侵袭性酶E、热源质 3、菌落的描述是A、一个菌落是由许多个细菌繁殖形成的B、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C、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D、肉眼可见E、不同细菌菌落形态不同 4、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 包括A、大肠杆菌B、浅部真菌C、痢疾杆菌D、霍乱弧菌E、流感病毒 5、关于热原质的叙述是A、大多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高压蒸气灭菌可被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内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绿脓杆菌由于产生墨绿色色素,所以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2、细菌的一个菌落中含有许多种细菌正确错误 3、革兰阳性菌产生外毒素,革兰阴性菌不产生外毒素正确错误 4、致病性细菌多是厌氧菌正确错误 5、根据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可鉴别细菌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灭菌是指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杀死细菌芽胞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2、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气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 3、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B、75%C、50%D、25% 4、紫外线灭菌的机制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B、破坏细菌DNAC、破坏细菌细胞膜D、破坏细菌蛋白质合成 5、巴氏消毒法可用于A、手术器械的灭菌B、牛奶和酒类的消毒C、血清的灭菌D、玻璃仪器的处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A、温度B、酸碱度C、有机物D、消毒剂的浓度E、消毒剂作用的时间 2、杀灭芽胞,可以选择A、煮沸2hB、间歇灭菌法C、巴氏消毒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流通蒸气灭菌法 15~30min 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核酸结构B、损伤细菌细胞膜C、使菌体蛋白质凝固D、使菌体蛋白质变性E、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 4、关于紫外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C、265~266nm 杀菌作用最强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5、滤过除菌法不能去除的微生物A、细菌B、真菌C、病毒D、支原体E、螺旋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消毒剂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所以一般应选用浓度高的消毒剂。正确错误 2、紫外线能穿透玻璃窗,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正确错误 3、高压蒸汽灭菌法能消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能灭活热源质。正确错误 4、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正确错误 5、低温不能杀死细菌,只能抑制细菌生长,通常用于保存菌种。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噬菌体的特性A、只含有一种核酸B、有溶原性周期与溶菌性周期C、严格宿主特异性D、抵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弱 2、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细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病毒 3、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基因转移方式是A、溶原性转换B、原生质体融合C、接合D、转化 4、溶原性细菌是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C、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D、带有F因子的细菌 5、白喉杆菌产生外毒素是因为其基因发生了A、转化B、接合C、普遍性转导D、溶原性转换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生物合成D、成熟与释放E、逆转录 2、有关前噬菌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存在于细菌内质网中的噬菌体B、是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C、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D、不能引起细菌裂解E、能引起细菌变异 3、噬菌体的特点是A、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B、属于病毒C、噬菌体能杀死细菌D、噬菌体能使细菌变异 4、溶原性噬菌体引起细菌变异可导致A、白喉杆菌产生毒素B、葡萄球菌产生毒素C、细菌产生耐药性D、细菌产生致癌性 5、噬菌体的特点有A、非特异性吸附细菌B、在细菌体内可自我复制C、噬菌体核酸能整合于细菌染色体D、能引起细菌裂解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噬菌体只能感染细菌,所以叫做噬菌体正确错误 2、所有噬菌体都能引起细菌变异和裂解正确错误 3、噬菌体因结构简单和溶原性,常作为基因操作的载体正确错误 4、不同噬菌体感染的细菌不同正确错误 5、噬菌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有关D、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2、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述错误的是A、抗原结构发生改变B、呈高度多形性C、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D、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3、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A、接合B、转化C、转导D、转换 4、关于转导,下述正确的是A、只可转移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B、由性菌毛介导C、由R质粒介导D、由噬菌体介导 5、细菌的性菌毛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C、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D、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可产生性菌毛的细菌有A、F+ 菌B、Hfr 菌C、雄性菌D、雌性菌E、有接合性R质粒的细菌 2、关于转位因子,下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C、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进行转移D、分为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两类E、转位因子的转移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 3、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可以丢失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E、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4、L型细菌的特性是A、呈多形性B、对青霉素不敏感C、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D、典型菌落呈油煎蛋样细小菌落E、不能恢复成原来的细菌 5、与细菌遗传变异有关的是A、质粒B、毒性噬菌体C、登革病毒D、温和噬菌体E、核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发生变异后其致病力降低正确错误 2、只有携带噬菌体的白喉杆菌才具有致病性正确错误 3、接合方式是肠道杆菌耐药性传递的主要机制正确错误 4、L型细菌的形成通常没有细菌基因的变化正确错误 5、外界因素能使细菌突变率降低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耐药性的特点正确的是A、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B、耐药性都是细菌突变产生的C、对耐药菌的治疗不能用抗生素D、耐药菌往往是多重耐药 2、耐药性质粒的传递方式不包括A、突变B、接合C、转导D、溶原性转换 3、接合方式传递的细菌耐药最易发生在A、球菌之间B、球菌与杆菌之间C、肠道杆菌之间D、结核杆菌之间 4、下列哪种细菌不易耐药A、结核杆菌B、葡萄球菌C、痢疾杆菌D、链球菌 5、耐药性质粒A、含有耐药性传递因子B、含有耐药性决定因子C、一个质粒能含有多个耐药性决定因子D、以上都对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A、葡萄球菌B、绿脓杆菌C、结核杆菌D、霍乱弧菌 2、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A、痢疾杆菌B、大肠杆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 3、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有A、溶原性转换B、接合C、转导D、转化 4、预防细菌耐药性的方法有A、限制抗生素的使用B、选择敏感抗生素C、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用药D、在感染早期及时应用抗生素 5、(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耐药都是由于细菌突变产生的正确错误 2、肠道杆菌间易通过溶原性转换引起细菌耐药性产生正确错误 3、细菌耐药多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正确错误 4、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耐药性的产生正确错误 5、抗生素诱导细菌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B、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C、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D、肠道正常菌群随饮食种类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内毒素,下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 3、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耐热 4、类毒素是A、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D、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5、带菌者是指A、感染的症状消失,但不断向体外排菌者B、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C、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D、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A、绿脓杆菌B、葡萄球菌C、双歧杆菌D、结核杆菌E、破伤风杆菌 2、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A、白细胞反应B、发热C、血压下降D、微循环障碍E、食物中毒 3、关于外毒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D、多数经加热可灭活E、经甲醛处理可以制备成类毒素 4、可以引起隐性感染的有关因素有A、机体免疫力较强B、病原菌的毒力较弱C、侵入的病原菌数量较少D、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误E、机体对病原菌产生耐受性 5、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肠毒素主要由肠道革兰阴性菌产生,因此肠毒素属于内毒素正确错误 2、正常菌群在某些条件下可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3、正常菌群引起疾病时,也能产生毒素。正确错误 4、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属于外毒素正确错误 5、内毒素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导致死亡,其毒性比外毒素强。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球菌D、淋球菌 2、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B、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C、致病性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中带菌率高,引起交叉感染D、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 3、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A、溶血素B、透明质酸酶C、致热外毒素D、热源质 4、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外毒素 5、下述革兰染色为阴性的细菌是A、肺炎球菌B、淋球菌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产物有A、脂溶性色素B、血浆凝固酶C、肠毒素D、溶血素E、自溶酶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有A、菌毛B、溶血素C、肠毒素D、血浆凝固酶E、表皮剥脱毒素 3、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性,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B、细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入侵C、多数为隐性感染D、少数引起脊髓灰质炎E、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4、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物质有A、红疹毒素B、荚膜C、菌毛D、内毒素E、自溶酶 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引起的疾病有A、急性肾小球肾炎B、风湿热C、产褥热D、猩红热E、假膜性肠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肾局部增殖,引起肾小球肾炎。正确错误 3、猩红热的致病物质是致热外毒素。正确错误 4、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是乙型脑炎。正确错误 5、多数人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形成阴性感染。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经常选用A、乳糖发酵试验B、甘露醇发酵试验C、葡萄糖发酵试验D、吲哚试验 2、可引起人类肠外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是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肠致病性大肠杆菌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肠道正常菌群大肠杆菌 3、为胞内寄生菌的肠道杆菌是A、伤寒沙门菌B、志贺痢疾杆菌C、大肠埃希菌D、变形杆菌 4、下列中不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伤寒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D、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5、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是A、食物中毒性肠炎B、肠热症C、败血症D、菌血症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大肠埃希菌具有的抗原是A、O 抗原B、H抗原C、K抗原D、Vi抗原E、菌毛抗原 2、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A、菌毛B、鞭毛C、内毒素D、外毒素E、侵袭性酶 3、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的沙门菌有A、伤寒沙门菌B、肠炎沙门菌C、鼠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E、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4、关于霍乱肠毒素,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由一个A亚单位和一个B亚单位组成C、B 亚单位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D、A 亚单位是毒性组分E、可使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 5、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A、鞭毛B、菌毛C、荚膜D、外毒素E、内毒素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霍乱弧菌感染后,有牢固免疫力,在感染者少见。正确错误 2、防止志贺痢疾杆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正确错误 3、抗伤寒沙门菌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正确错误 4、悬滴法观察细菌穿梭样运动,可用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正确错误 5、霍乱弧菌是革兰阴性菌,但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A、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增殖致病B、破伤风痊孪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C、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D、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 2、某患者大面积烧伤,伤口坏死组织多,你应首先采取以下哪种方法给预处理A、清创,扩创,给与破伤风抗毒素注射B、清创,扩创,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C、清创,扩创,注射旧结核菌素D、立即注射大剂量链霉素 3、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A、炭疽杆菌B、破伤风梭菌C、脆弱类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 4、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体是A、产气荚膜梭菌B、炭疽杆菌C、产气杆菌D、变形杆菌 5、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痊孪毒素B、霍乱肠毒素C、肉毒毒素D、志贺毒素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厌氧芽胞杆菌,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B、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C、均为革兰阳性杆菌D、可引起特有的临床症状E、均通过伤口感染 2、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B、以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C、可以导致食物中毒D、可以引起坏死性肠炎E、致病因素为荚膜、鞭毛、毒素和酶 3、下列主要以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淋球菌E、肉毒梭菌 4、下列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艰难梭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5、下列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肉毒梭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厌氧性梭菌在自然环境中无法生存,仅存在于缺氧环境中。正确错误 2、厌氧性梭菌都是革兰阳性菌,形体粗大。正确错误 3、破伤风梭菌侵入厌氧伤口,细菌繁殖并进入血流,释放毒素,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4、产气荚膜梭菌除了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外,还能引起食物中毒。正确错误 5、肉毒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休克。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结核分枝杆菌C、脑膜炎奈瑟球菌D、肺炎链球菌 2、卡介苗是A、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B、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D、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3、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脑膜炎奈瑟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4、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传染性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5、下列对于麻风分枝杆菌生物学形状描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阳性B、革兰染阳性C、易形成L型变异D、可在体外人工培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蚊虫叮咬E、直接接触 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24-72h 观察结果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 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E、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可以表明机体A、接种卡介苗成功B、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C、对结核分枝杆菌发生Ⅱ型超敏反应D、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4、结合菌素反应阴性除表明机体可能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外,还应考虑以下那些情况A、感染初期B、老年人C、严重结核患者D、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E、正患有其他传染病 5、能在吞噬细胞内繁殖的细菌有A、肺炎链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伤寒沙门氏菌D、霍乱弧菌E、布氏杆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菌体的脂类。正确错误 2、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正确错误 3、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强,对乙醇、湿热不敏感。正确错误 4、随着结核杆菌或其成分在体内消失,机体抗结核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正确错误 5、结核菌素实验的原理是I型超敏反应。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体D、病毒 2、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对抗生素敏感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D、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3、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鼠虱B、鼠蚤C、蜱D、蚊 4、衣原体与病毒的相似点是A、含两类核酸B、有核蛋白体C、二分裂繁殖D、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5、可以用于沙眼的辅助诊断是A、外斐反应B、显微镜凝集试验C、冷凝集试验D、包涵体检查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 ,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无细胞壁B、多形态性C、能通过滤菌器D、有独特生活周期E、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2、由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所致的疾病有A、鼠疫B、伤寒C、钩体病D、恙虫病E、斑疹伤寒 3、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有A、直接接触传播B、性接触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E、母婴传播 4、沙眼衣原体可引起的疾病A、沙眼B、婴幼儿肺炎C、泌尿生殖道感染D、游泳池结膜炎E、性病淋巴肉芽肿 5、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有A、伤寒B、流行性斑疹伤寒C、地方性斑疹伤寒D、恙虫病E、间质性肺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支原体与L型细菌形态相似,都有致病性正确错误 2、衣原体有独特生活周期,其中始体具有感染性。正确错误 3、梅毒螺旋体与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相同。正确错误 4、钩体病的病程发展和症状轻重差异很大,轻者似感冒,重者出现DIC、休克,甚至死亡。正确错误 5、沙眼是常见病,不会引起失明等严重后果。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心 + 衣壳B、核酸 + 包膜C、核心 + 衣壳 + 包膜D、核衣壳 + 刺突 2、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刺突 3、不属于病毒体特征的是A、非细胞结构B、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C、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对抗生素不敏感 4、对病毒干扰现象的错误叙述是A、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B、可以使感染自然终止C、与干扰素产生有关D、与病毒竞争吸附细胞受体有关 5、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A、细胞表面的受体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C、病毒的衣壳D、病毒的包膜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衣壳的生物学意义包括A、携带遗传信息B、保护核酸C、吸附细胞D、引起免疫应答E、病毒分类依据 2、与病毒包膜有关的是A、由肽聚糖构成B、来源于宿主细胞C、表面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D、病毒分类依据E、出芽释放 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脱壳D、整合E、生物合成 4、病毒生物合成的部位包括A、异染颗粒B、细胞核C、细胞浆D、核糖体E、质粒 5、核酸类型为 DNA 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甲型肝炎病毒E、腺病毒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正确错误 2、病毒对某种细胞的感染性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毒免疫力强弱。正确错误 3、除去衣壳的病毒核酸进入细胞仍然具有感染性。正确错误 4、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会导致细胞病变加重。正确错误 5、缺陷病毒本身存在基因缺陷,不能完成病毒的复制。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A、基因表达B、吸附细胞C、脱壳和穿入D、生物合成 2、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Tc 细胞B、Th 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 3、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 4、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 5、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C、直接杀灭病毒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流感病毒B、乙肝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巨细胞病毒 2、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有A、狂犬病毒B、乙脑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疱疹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A、腮腺炎病毒B、冠状病毒C、流感病毒D、麻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4、持续性病毒感染是指A、潜伏感染B、慢性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E、隐形病毒感染 5、易与宿主细胞发生基因整合的病毒是A、双连DNA病毒B、双链RNA病毒C、单链DNA病毒D、单链RNA病毒E、逆转录病毒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病毒致病机制一方面是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另一方面是病毒所致免疫性损伤。正确错误 2、某些病毒感染后,可在体内长期潜伏,在体内查不到病毒。正确错误 3、人体的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正确错误 4、干扰素具有光谱抗病毒作用,与病毒感染的自限性有关。正确错误 5、T淋巴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更好。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A、流感杆菌B、甲型流感病毒C、乙型流感病毒D、副流感病毒 2、抗原漂移指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的A、型特异性抗原小变异B、型特异性抗原大变异C、亚型抗原的大变异D、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3、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结构是A、甲型流感病毒的 NA、HAB、M蛋白抗原C、乙型流感病毒的 HA、NAD、核糖核蛋白抗原 4、下列感染机体可获终生免疫的病毒除外A、腮腺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麻疹病毒D、流感病毒 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粪 -口途径传播B、两次病毒血症C、5 岁以下幼儿易感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性瘫痪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包括A、脊髓灰质炎病毒B、埃可病毒C、柯萨奇病毒D、轮状病毒E、风疹病毒 2、肠道病毒属的共同特点包括A、核酸型为单链正股 RNAB、核酸分节段C、对脂溶剂敏感D、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多种疾病E、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婴儿接种乙脑灭活疫苗B、幼猪接种乙脑疫苗C、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易感者接种疫苗D、防鼠灭鼠E、防蚊灭蚊 4、虫媒病毒包括A、狂犬病毒B、风疹病毒C、乙脑病毒D、登革病毒E、出血热病毒 5、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应A、与其他病毒疫苗(如麻疹疫苗)同时使用B、用凉开水送服C、免疫缺陷者避免使用D、肌肉注射法优于口服法E、2月龄开始服用,间隔1月,连服3次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家禽和家畜。正确错误 2、虫媒病毒的感染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正确错误 3、肠道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正确错误 4、注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手段。正确错误 5、给幼猪注射乙脑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人类乙型脑炎。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A、管形颗粒B、Dane颗粒C、小球形颗粒D、HBcAg 2、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A、HBV 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C、人受感染后 , 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 3、与 HBV 致病机制不符的叙述是A、肝细胞的损伤主要由体液免疫介导B、病毒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不能清除病毒C、感染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导致免疫攻击D、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4、下列方法中 , 不能灭活 HBV 的是A、煮沸 100 ℃ ,30minB、高压蒸汽 121 ℃ ,2OminC、0.5% 过氧乙酸浸泡 ,30D、60min 5、取艾滋病人的那种标本不能分离出HIVA、血液B、粪便C、精液D、唾液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HIV的特点有A、基因和宿主基因整合并长期潜伏B、抗gp120 IgG起持续性免疫保护作用C、易发生变异,逃避免疫系统攻击D、侵犯T淋巴细胞,严重损伤免疫系统E、通过性接触、输血、垂直传播方式引起感染 2、HIV可感染A、Th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小胶质细胞 3、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有A、核心含两条完整环状 DNAB、含双层衣壳 , 内衣壳仅由核心抗原构成C、有三种分子量大小不同的表面抗原D、复制时存在逆转录过程E、慢性感染者常有肝外症状 4、通过血液传播引起肝炎的病毒有A、HAVB、HBVC、HCVD、HDVE、HEV 5、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A、大多数肝炎病毒引起杀细胞性感染B、病毒改变肝细胞膜表面抗原引起 Ⅱ 型超敏反应C、病毒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III型超敏反应D、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杀伤是肝细胞受损的主要原因E、病毒抗原变异逃避免疫识别是慢性化的原因之一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肝炎病毒种类多,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容易形成慢性肝炎。正确错误 2、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消化道引起暴发流行。正确错误 3、体内检测到抗-HBs和抗-HBc两种抗体,是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正确错误 4、HBV与HIV传播途径相似,但HBV抵抗力比HIV强。正确错误 5、HBV、HCV感染者易发生肝癌,但不是必然结果。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真菌子孢子 , 下述错误的是A、是真菌的繁殖器宫B、抵抗力与细菌芽胞相似C、一条菌丝可长出多个孢子D、孢子可发芽并发育成菌丝 2、关于真菌的抵抗力 , 错误的是A、耐热 ,60 ℃ ,1h 不能被杀死B、对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C、对干燥、日光和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强D、对多数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强 3、下列最易侵犯脑组织的真菌是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表皮癣菌D、黄曲霉菌 4、鹅口疮的病原体是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毛癣菌D、丝状菌 5、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脾脏D、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真菌的培养特性下列哪项正确A、对营养物质要求低B、能在酸性环境PH4-6生长C、在室温下能很好生长繁殖D、经1-2周培养后才能形成菌落E、多细胞型真菌菌落常呈不同颜色,有鉴别真菌作用 2、下列哪项是多细胞型真菌的繁殖方式A、孢子B、菌丝断裂C、菌丝分支生长D、孢子二分裂繁殖E、通过芽孢繁殖 3、下列哪项是条件致病性真菌A、皮肤丝状菌B、酵母菌C、白色念珠菌D、新型隐球菌E、串珠镰刀菌 4、真菌能引起的疾病A、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B、毒素中毒C、肿瘤D、过敏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 5、有关真菌与细菌的比较,下列哪些正确A、真菌致病力,一般比细菌强B、真菌能引起肿瘤,细菌通常不能C、细菌繁殖速度比真菌快D、真菌孢子和细菌芽胞的作用相似E、抗真菌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抗细菌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真菌孢子是真菌的繁殖方式,也是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依据。正确错误 2、真菌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正确错误 3、真菌的生长温度通常是22-28度,但新型隐球菌生长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同。正确错误 4、真菌食物中毒易引起肝、肾、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的损伤。正确错误 5、真菌能引起多种超敏反应性疾病。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B、机体修复损伤的能力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能力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A、固有性免疫应答B、适应性免疫应答C、细胞免疫应答D、体液免疫应答 3、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骨髓和脾脏B、骨髓和胸腺C、脾脏和淋巴结D、胸腺和淋巴结 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A、中枢免疫器官B、外周免疫器官C、骨髓D、胸腺 5、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的结果是A、有利的B、有害的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D、适当时有利,过强或过弱时有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A、单核吞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NK细胞D、T细胞E、B细胞 2、免疫细胞包括A、淋巴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细胞D、靶细胞E、抗原提呈细胞 3、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C、骨髓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胸腺是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4、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 , 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能识别异己B、有记忆性C、有特异性D、有MHC限制性E、多种细胞协同完成 5、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原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组织E、免疫器官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发生一般在适应性免疫之前正确错误 2、适应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正确错误 3、免疫应答是有利于机体的一种功能正确错误 4、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正确错误 5、免疫耐受功能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不发生应答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A、共同抗原B、交叉抗原C、异嗜性抗原D、表位 2、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A、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B、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特性C、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D、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3、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A、异嗜性抗原B、异种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独特型抗原 4、一般认为分子量在多少以上才具有免疫原性A、1KDB、10KDC、100KDD、1000KD 5、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A、抗原B、免疫原C、半抗原D、变应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抗原分子构象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B、多位于分子内部C、又称线性决定基D、主要由BCR识别E、是有多肽的空间构象形成 2、关于半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C、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免疫原性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抗原性 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是A、表位的性质B、表位的数目C、表位与载体结合D、表位的空间构象E、表位的结合价 4、关于TD-A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大多为蛋白质类的物质B、诱导抗体产生时需T细胞辅助C、只产生IgM类抗体D、不能产生免疫记忆E、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5、下列哪项是T细胞表位的特点A、一般为线性表位B、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C、无MHC限制性D、其受体为BCRE、为APC加工提呈的抗原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完全抗原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正确错误 2、半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正确错误 3、抗原表位是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分子正确错误 4、抗原具有异物性,自身成分不能成为抗原正确错误 5、超抗原是指比抗原活化淋巴细胞能力更强的抗原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新生儿脐血中哪类 Ig 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A、IgAB、IgGC、IgMD、IgD 2、与肥大细胞上 FcR 结合的 Ig 是A、IgAB、IgDC、IgED、IgG 3、感染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 Ig 是A、IgAB、IgMC、IgED、IgG 4、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 Ig 是A、IgA和IgMB、IgG和IgEC、IgD和IgMD、IgG和IgA 5、Ig 与抗原结合的部位由A、L 链V区和H链V区组成B、L链的3个CDR 组成C、H 链的3个CDR组成D、L链和H链的骨架区组成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IgG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CH有3个功能区B、能激活补体C、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D、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E、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Ig是A、SmIgGB、SmIgMC、SmIgDD、SmIgEE、SmIgA 3、下列哪项需抗体参与A、ADCCB、调理作用C、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T细胞活化E、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4、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IgG、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D、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E、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溶解靶细胞 5、抗体参与的免疫作用包括A、I型超敏反应B、新生儿溶血症C、激活补体D、链球菌相关肾小球肾炎E、输血反应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各种抗体都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正确错误 2、根据免疫球蛋白轻链C区将Ig进行分类正确错误 3、脐血中检测到IgM表明新生儿有抗感染能力正确错误 4、IgG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感染抗体,也是在体内含量最高的抗体正确错误 5、免疫球蛋白是由初始B细胞分泌的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E 2、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A、C4b2bB、C567C、C4b2b3bD、C3bBb 3、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C3转化酶相同C、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D、C5转化酶相同 4、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A、C1B、C4C、C3D、C5 5、MBL途径和经典途径不同的是A、激活补体活化的物质B、C3转化酶C、C5转化酶D、膜攻击单位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补体的叙述 , 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A、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酶前体状态存在B、补体固有成分对热稳定C、补体是非单一分子D、补体各成分均由肝细胞合成E、补体的含量因抗原剌激而增加 2、关于补体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经典途径从激活Cl开始B、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C、MBL途径激活从C1开始D、补体活化三条途径的攻膜复合体相同E、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3、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B、中和毒素C、调理作用D、免疫粘附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4、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由将近 20 多种血清蛋自组成的多分子系统B、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C、补体系统各成分在血清中含量差异甚大D、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E、补体对热不稳定 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参与 C3 转化酶形成A、C3B、C4C、C2D、C5E、B因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补体系统包括补体活化的成分和调节补体活化的成分,补体受体不属于补体系统。正确错误 2、补体的功能是在补体活化以后产生的,补体裂解的小片段通常不具有功能正确错误 3、补体与抗体协同作用能引起靶细胞裂解,单独抗体不能使靶细胞裂解正确错误 4、补体会影响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功能正确错误 5、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6C、IL-1D、IL-2 2、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B、需要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作用具有特异性D、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 3、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补体B、抗体C、干扰素D、白细胞介素 4、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2B、IFNrC、TNFD、CSF 5、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A、成纤维细胞B、T细胞C、B细胞D、浆细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组低分子量的蛋白质B、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可以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存在D、既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E、不同的细胞可产生一种细胞因子 2、干扰素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抗肿瘤B、抗病毒C、免疫调节D、抗原提呈E、抑制B细胞增殖 3、免疫分子包括A、APCB、MHCC、CDD、CKE、Ig 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与 CKR 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具有重叠性E、具有高效性 5、细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干扰素E、生长因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活化T细胞分泌的正确错误 2、细胞因子的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正确错误 3、细胞因子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确错误 4、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只针对一种细胞正确错误 5、不同细胞可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表面的所有膜分子B、T细胞、B细胞表面的所有膜分子C、主要是指TCR和BCRD、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2、与TCR组成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 3、CD4分子的第一个V样结构域是下列哪种病毒的受体A、HAVB、HBVC、HIVD、HPV 4、下列哪项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A、MHCB、TCRC、FcRD、smIg 5、Ig超家族粘附分子具有A、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 或 )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C、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D、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参与T细胞识别活化和粘附过程的CD分子有A、CD3 CD4 CD8 CD2B、CD2 CD58 CD40LC、CD58 CD28D、CD19 CD40E、CD21 CD80/CD86 2、按结构特点可将粘附分子分为以下哪几类?A、整合素家族B、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选择素家族D、钙离子依赖的粘附素家族E、目前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3、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CD4/CD8B、CD2C、CD3D、MHC-IE、MHC-II 4、参与免疫应答中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有A、MHC I 类分子 /CD8B、MHC Ⅱ 类分子 /CD4C、CD28/B7D、CD2/CD58E、CTLA4/B7 5、T细胞活化相关的CD分子包括A、CD2B、CD3C、CD4D、CD8E、MHC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存在于白细胞表面的膜分子正确错误 2、CD分子与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正确错误 3、粘附分子是指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正确错误 4、选择素家族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一个整体正确错误 5、淋巴细胞归巢与粘附分子的作用相关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是A、CD2B、CD3C、CD4D、CD8 2、APC 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MHC-1B、MHC-IIC、粘附分子D、CD1 3、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 Ⅱ类分子限制A、NK细胞杀伤靶细胞B、APC提呈抗原给Th细胞C、Tc杀伤靶细胞D、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 4、能呈递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细胞是A、CD4+细胞B、CD8+细胞C、表达MHC-I分子的细胞D、表达MHC-II分子的细胞 5、CD8分子的识别部位是A、MHC-I类分子多肽区B、MHC-I类分子Ig样区C、MHC-II类分子多肽区D、MHC-II类分子的Ig样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HLA Ⅱ类基因包括A、HLA-A,B,CB、HLA-DPC、HLA-BFD、HLA-DQE、HLA-DR 2、关于 HLA 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HLA I 类分子的β2 m为非 HLA 基因编码产物B、分析亲代与子代的 HLA表型可以进行亲子鉴定C、HLA 分子与很多疾病相关D、HLA 分子的肽结合区为肽链的多态性部位E、HLA 分子是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 3、下列哪些作用受MHC 限制A、T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B、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C、Tc杀伤靶细胞D、NK杀伤靶细胞E、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4、MHC 分子的功能包括A、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B、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C、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D、参与T细胞的分化E、诱导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5、HLAⅡ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A、靶细胞B、B细胞C、活化Th细胞D、树突状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MHC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移植排斥反应正确错误 2、MHC在免疫应答的发生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正确错误 3、免疫应答调节基因主要位于MHC-II类基因区正确错误 4、MHC-II类分子的表达量与免疫应答强弱无关正确错误 5、MHC某些基因位点与疾病易感性有关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A、抗原提呈细胞B、NK细胞C、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及吞噬细胞D、T细胞 2、吞噬细胞包括有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NK细胞C、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和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 3、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CRαβ+细胞B、Th细胞C、B1细胞D、NK细胞 4、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 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A、生成补体B、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C、分泌溶菌酶D、参与ADCC 5、以下关于巨噬细胞错误的是A、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名称B、可表达MHCⅠ/Ⅱ类受体C、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D、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参与非特异免疫的细胞有A、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B、TCRγ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NK细胞 2、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A、吞噬杀伤作用B、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C、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D、抗肿瘤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 3、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不需要抗原刺激B、识别靶细胞不受MHC Ⅱ类分子限制C、靶细胞表面MHC I 类分子表达减弱时,NK细胞杀伤能力增强D、穿孔素导致靶细胞溶解E、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C 4、关于 NK 细胞的作用,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B、具有细胞毒作用C、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E、是ADCC的重要细胞 5、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有A、B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NK细胞D、T细胞E、中性粒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所有T细胞都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正确错误 2、B1细胞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正确错误 3、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与MHC分子的表达无关正确错误 4、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正确错误 5、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D4+T细胞的表型是A、TCRαβ+ CD2- CD3+ CD4+ CD8–B、TCRγδ+ CD2- CD3- CD4+ CD8–C、TCRγδ+ CD2+ CD3+ CD4+ CD8–D、TCRαβ+ CD2+ CD3+ CD4+ CD8– 2、Th1细胞通过分泌下列哪种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的功能A、IFN-γB、IL-2C、IL-6D、IL-10 3、T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CDRB、BCRC、TCRD、FcR 4、具有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Tc细胞C、Th1细胞D、巨噬细胞 5、T淋巴细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mIgMB、CD3C、CD28D、CD2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的生物学意义有A、抗胞内微生物B、抗肿瘤C、参与IV型超敏反应D、某些自身免疫病E、移植排斥反应 2、用于鉴别T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是A、CD3B、mIgC、MHC-II类分子D、CD2E、TCR 3、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的基本特性是A、自身MHC限制性B、记忆性C、自身耐受性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功能性TCR表达 4、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的mIg主要是A、mIgAB、mIgDC、mIgED、mIgME、mIgG 5、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有A、CD4B、CD19C、CD21D、CD40E、CD79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B2细胞是引起体液免疫的主要B细胞正确错误 2、成熟T细胞表达CD4分子和CD8分子正确错误 3、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作用的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正确错误 4、B细胞除了能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外,还能分泌细胞因子正确错误 5、B细胞也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特点不包括A、先天性B、遗传性C、非特异性D、记忆性 2、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不含有A、NK细胞B、DCC、B1-BD、B2-B 3、DC的特点是A、成熟DC比非成熟DC吞噬能力强B、其抗原提呈能力与其表达MHC-I类分子有关C、通过释放IL-12介导Th1型应答D、DC从淋巴结移行到达病原感染部位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特异性B、遗传性C、MHC限制性D、非记忆性 2、NK细胞的特点是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发挥ADCC效应C、通过识别MHC-I类分子而杀伤D、不受MHC限制 3、固有免疫的成分包括A、某些T细胞B、某些B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 4、机体固有免疫的成分有A、补体B、溶菌酶C、抗体D、干扰素 5、固有免疫的特点A、同种生物之间具有相似性B、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病原体结合C、抗体能增强固有应答D、固有应答缺陷影响特异性免疫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应答也发挥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能力正确错误 2、固有应答比适应性应答发生得早正确错误 3、固有应答的细胞功能不影响适应性应答的发生正确错误 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能增强固有应答正确错误 5、NK细胞杀伤靶细胞能力不如CTL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B细胞 2、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A、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B、多糖类抗原C、游离的蛋白质抗原D、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3、APC处理过的外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A、CD4+ 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NK细胞 4、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降解的部位是A、高尔基体B、蛋白酶体C、溶酶体D、内质网 5、外源性抗原是指A、来源于体外的抗原B、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C、细胞合成的抗原D、细胞合成后分泌出来的抗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有A、IFN-rB、TNF-aC、IL-1D、IL-2E、IL-12 2、巨噬细胞的功能主要有A、提呈抗原B、吞噬异物C、分泌细胞因子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ADCC 3、下列哪些是树突状细胞的特征A、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B、膜表面高表达MHC-I类分子C、能移行至淋巴器官D、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E、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表面标志 4、下列哪些细胞具有与淋巴系树突状细胞共同的前体细胞A、粒细胞B、Nk细胞C、T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 5、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血液中的A、造血干细胞B、淋巴干细胞C、髓样干细胞D、单核细胞E、前单核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比树突状细胞多,在启动免疫应答方面单核吞噬细胞更重要正确错误 2、内源性抗原是指在细胞内合成的抗原正确错误 3、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II类分子提呈正确错误 4、CD8+T细胞TCR识别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复合物正确错误 5、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后能向淋巴器官迁移,并逐渐成熟。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细胞免疫,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 TD 抗原诱导B、T 细胞介导, 抗原提呈细胞参与C、IL-1 为 T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D、致敏 Tc 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2、Th1 细胞可通过下列哪种作用产生免疫效应A、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B、分泌抗体C、ADCC 作用D、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3、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反应是A、外毒素中和作用B、抗肿瘤免疫C、移植排斥反应D、结核结节形成 4、与致敏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无关的物质是A、穿孔素B、溶菌酶C、颗粒酶D、Fas-FasL 5、TCR 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3B、CD4C、CD8D、CD79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Tc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ADCCB、CDCC、Fas/FasL 介导的细胞凋亡D、颗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E、释放穿孔素 2、Tc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来自A、TCR 识别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B、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C、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I 类分子复合物D、CD28 与 B7 结合E、SmIg 与抗原肽结合 3、关于 CD8+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可因接触非特异性抗原而活化B、CD3 传递第一信号C、协同刺激信号为第二信号D、静息状态的 Tc 即可杀伤靶细胞E、杀伤靶细胞的范围比NK 细胞大 4、免疫应答的效应是A、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B、对机体产生损伤作用C、对靶细胞的杀伤及排异作用D、调节免疫应答E、产生免疫耐受 5、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过程包括A、抗原受体交联B、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化C、含酪氨酸的蛋白发生磷酸化D、产生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E、转录因子活化,促使转录开始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D8+T细胞即Tc,也需要活化后才能发挥其杀伤活性正确错误 2、Th1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辅助抗体产生的作用正确错误 3、Th2释放IL-4有利于IgE的产生,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正确错误 4、Th2产生IL-2,抑制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正确错误 5、记忆性T细胞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是最主要发挥免疫效应的细胞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2、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应答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 3、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所有B细胞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刺激B、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巨噬细胞和 Th细胞参加C、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制约D、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 4、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IgM 抗体显著升高B、抗体产生维持时间较长C、抗体亲和力较低D、抗体的种类较多 5、B 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A、mIgB、CD40C、CD86D、CD79a,CD79b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有哪些细胞参与 TD-Ag 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A、巨噬细胞B、Th细胞C、NK 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 2、BCR 对抗原的识别特点是A、能识别蛋白质抗原B、需 APC 摄取、处理抗原C、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蛋白质抗原D、无 MHC 限制性E、识别的是构象决定簇 3、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包括A、中和作用B、ADCCC、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D、调理作用E、迟发型超敏反应 4、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征是A、以IgM为主,可产生免疫记忆B、可发生Ig的类别转换C、为高亲和性抗体D、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E、抗体效价低 5、可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L-5D、IL-6E、IL-8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B细胞针对TD抗原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针对Ti抗原产生抗体不需要Th辅助正确错误 2、体液免疫应答早期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正确错误 3、粘膜表面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正确错误 4、抗体产生的类型与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正确错误 5、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mIg和CD79完成,第二信号是指协同刺激信号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FN-r?B、IL-2C、IL-10D、TNF-a 2、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FN-r?、IL-4B、IL-4、IL-7C、IL-10、IL-4D、IL-2、IL-10 3、关于免疫调节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内进行B、抗原有免疫调节作用C、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免疫调节作用D、抗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4、关于免疫调节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免疫调节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B、MHC分子表达与否直接决定免疫应答是否发生C、抗原的内影像能刺激免疫应答的发生D、MHC分子表达的水平与免疫应答水平有关 5、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A、与抗体的浓度无关B、与抗体的类别无关C、与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有关D、与抗体的完整性有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免疫应答的调节,包括哪些方面的调节作用A、基因水平B、细胞水平C、分子水平D、整体水平E、群体水平 2、参与免疫调节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A、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B、MHC分子C、抗体、独特型网络D、补体E、细胞因子 3、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T细胞表面的CD28B、B细胞表面的IgGFcRII-BC、T细胞表面的CTLA-4D、杀伤细胞表面的MHC-IE、杀伤细胞表面的KIR 4、发挥调节作用的T细胞是A、CD4+CD25+T细胞B、Th1C、Th2D、Th3E、Tr1 5、T细胞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主要是A、IL-2B、IL-4C、IL-10D、TGF-bE、IFN-r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免疫应答正确错误 2、免疫细胞活化后的凋亡作用是免疫应答的自我调节。正确错误 3、抗原、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主要与它们在体内的含量有关。正确错误 4、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免疫应答,促进抗体的产生正确错误 5、调节性T细胞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 2、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新生儿期C、儿童期D、成年期 3、下列哪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B、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C、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D、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4、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是A、可溶性抗原B、颗粒性抗原C、蛋白质抗原D、细菌或细胞 5、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清除A、阴性选择B、阳性选择C、免疫忽视D、受体交联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免疫耐受A、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某种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B、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所有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C、可以先天获得,也可后天获得D、有抗原特异性和记忆性E、常合并肿瘤发生 2、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包括A、T细胞克隆清除B、T细胞克隆无能C、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D、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缺乏MHC-II类分子E、APC表面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3、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有A、抗原的性质B、抗原的剂量C、动物年龄D、抗原注射途径E、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4、免疫耐受的维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耐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B、耐受原的注射次数C、耐受原的理化性质D、耐受原在体内的分解速度E、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5、作为一种良好耐受原应具备哪些性质A、分子量小B、为颗粒性抗原C、是聚合体形式D、为可溶性抗原E、为非聚合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耐受会引起机体抗感染免疫力降低正确错误 2、垂直感染HBV会使该机体对HBV产生免疫耐受正确错误 3、免疫耐受是维持机体生理平衡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重要机制正确错误 4、成年人较难形成免疫耐受,新生儿更容易建立免疫耐受正确错误 5、免疫耐受分T细胞耐受和B细胞耐受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细胞溶解型B、迟发型C、速发型D、免疫复合物型 2、释放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是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单核细胞D、粒细胞 3、T淋巴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 4、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特应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5、下列哪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性关节炎D、血清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过敏性休克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接触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 2、关于血清病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B、初次一次性注射大量抗毒素而出现的反应C、补体大量消耗D、通常在注射后7~14天发病E、是Ⅱ型超敏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 3、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A、输血反应B、新生儿溶血症C、过敏性休克D、血清病E、传染性超敏反应 4、IgE受体主要存在于A、单核细胞表面B、肥大细胞表面C、嗜酸性粒细胞表面D、嗜碱性粒细胞表面E、NK细胞表面 5、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有A、支气管哮喘B、青霉素过敏性休克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荨麻疹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超敏反应是病理性的,其发生机制与免疫应答无关正确错误 2、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是IgE介导的,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正确错误 3、新生儿溶血症主要发生在血型为Rh+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正确错误 4、结核病的病变机制与IV型超敏反应有关正确错误 5、机体存在对结核菌素的IV型超敏反应,说明该人对结核菌有细胞免疫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细胞膜B、核蛋白体C、线粒体D、细胞壁 2、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鞭毛C、芽胞D、磷壁酸 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B、细胞膜C、核膜D、荚膜 4、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侵袭力B、抵抗力C、耐药性D、致病性 5、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鞭毛D、芽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质粒 2、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维持细胞的外形B、物质交换作用C、呼吸作用D、合成和分泌作用E、物质转运 3、G- 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包括A、磷壁酸B、脂多糖C、脂蛋白D、外膜E、肽聚糖 4、细菌菌毛的特点包括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B、是细菌的运动器官C、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D、性菌毛与细菌的变异有关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5、细菌的荚膜A、可增强细菌抵抗力B、抗吞噬C、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分型D、具有粘附作用E、革兰染色呈红色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脂类含量高,革兰染色呈蓝色正确错误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比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含量高,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正确错误 3、革兰阴性菌分泌内毒素,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4、有芽胞的细菌抵抗力强,致病力也强正确错误 5、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因此有鞭毛的细菌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A、大肠杆菌B、志贺杆菌C、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出芽B、有丝分裂C、二分裂D、生成芽胞 3、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热源质B、内毒素C、外毒素D、细菌素 4、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毒素C、维生素D、抗毒素 5、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A、特异性多糖B、类脂 AC、核心多糖D、脂多糖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厌氧细菌的是A、产气荚膜梭菌B、肉毒梭菌C、百日咳杆菌D、破伤风梭菌E、脆弱类杆菌 2、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细菌素B、外毒素C、内毒素D、侵袭性酶E、热源质 3、菌落的描述是A、一个菌落是由许多个细菌繁殖形成的B、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C、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D、肉眼可见E、不同细菌菌落形态不同 4、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 包括A、大肠杆菌B、浅部真菌C、痢疾杆菌D、霍乱弧菌E、流感病毒 5、关于热原质的叙述是A、大多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高压蒸气灭菌可被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内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绿脓杆菌由于产生墨绿色色素,所以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2、细菌的一个菌落中含有许多种细菌正确错误 3、革兰阳性菌产生外毒素,革兰阴性菌不产生外毒素正确错误 4、致病性细菌多是厌氧菌正确错误 5、根据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可鉴别细菌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灭菌是指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杀死细菌芽胞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2、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气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 3、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B、75%C、50%D、25% 4、紫外线灭菌的机制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B、破坏细菌DNAC、破坏细菌细胞膜D、破坏细菌蛋白质合成 5、巴氏消毒法可用于A、手术器械的灭菌B、牛奶和酒类的消毒C、血清的灭菌D、玻璃仪器的处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A、温度B、酸碱度C、有机物D、消毒剂的浓度E、消毒剂作用的时间 2、杀灭芽胞,可以选择A、煮沸2hB、间歇灭菌法C、巴氏消毒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流通蒸气灭菌法 15~30min 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核酸结构B、损伤细菌细胞膜C、使菌体蛋白质凝固D、使菌体蛋白质变性E、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 4、关于紫外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C、265~266nm 杀菌作用最强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5、滤过除菌法不能去除的微生物A、细菌B、真菌C、病毒D、支原体E、螺旋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消毒剂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所以一般应选用浓度高的消毒剂。正确错误 2、紫外线能穿透玻璃窗,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正确错误 3、高压蒸汽灭菌法能消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能灭活热源质。正确错误 4、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正确错误 5、低温不能杀死细菌,只能抑制细菌生长,通常用于保存菌种。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噬菌体的特性A、只含有一种核酸B、有溶原性周期与溶菌性周期C、严格宿主特异性D、抵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弱 2、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细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病毒 3、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基因转移方式是A、溶原性转换B、原生质体融合C、接合D、转化 4、溶原性细菌是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C、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D、带有F因子的细菌 5、白喉杆菌产生外毒素是因为其基因发生了A、转化B、接合C、普遍性转导D、溶原性转换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生物合成D、成熟与释放E、逆转录 2、有关前噬菌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存在于细菌内质网中的噬菌体B、是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C、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D、不能引起细菌裂解E、能引起细菌变异 3、噬菌体的特点是A、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B、属于病毒C、噬菌体能杀死细菌D、噬菌体能使细菌变异 4、溶原性噬菌体引起细菌变异可导致A、白喉杆菌产生毒素B、葡萄球菌产生毒素C、细菌产生耐药性D、细菌产生致癌性 5、噬菌体的特点有A、非特异性吸附细菌B、在细菌体内可自我复制C、噬菌体核酸能整合于细菌染色体D、能引起细菌裂解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噬菌体只能感染细菌,所以叫做噬菌体正确错误 2、所有噬菌体都能引起细菌变异和裂解正确错误 3、噬菌体因结构简单和溶原性,常作为基因操作的载体正确错误 4、不同噬菌体感染的细菌不同正确错误 5、噬菌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有关D、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2、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述错误的是A、抗原结构发生改变B、呈高度多形性C、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D、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3、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A、接合B、转化C、转导D、转换 4、关于转导,下述正确的是A、只可转移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B、由性菌毛介导C、由R质粒介导D、由噬菌体介导 5、细菌的性菌毛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C、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D、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可产生性菌毛的细菌有A、F+ 菌B、Hfr 菌C、雄性菌D、雌性菌E、有接合性R质粒的细菌 2、关于转位因子,下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C、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进行转移D、分为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两类E、转位因子的转移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 3、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可以丢失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E、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4、L型细菌的特性是A、呈多形性B、对青霉素不敏感C、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D、典型菌落呈油煎蛋样细小菌落E、不能恢复成原来的细菌 5、与细菌遗传变异有关的是A、质粒B、毒性噬菌体C、登革病毒D、温和噬菌体E、核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发生变异后其致病力降低正确错误 2、只有携带噬菌体的白喉杆菌才具有致病性正确错误 3、接合方式是肠道杆菌耐药性传递的主要机制正确错误 4、L型细菌的形成通常没有细菌基因的变化正确错误 5、外界因素能使细菌突变率降低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耐药性的特点正确的是A、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B、耐药性都是细菌突变产生的C、对耐药菌的治疗不能用抗生素D、耐药菌往往是多重耐药 2、耐药性质粒的传递方式不包括A、突变B、接合C、转导D、溶原性转换 3、接合方式传递的细菌耐药最易发生在A、球菌之间B、球菌与杆菌之间C、肠道杆菌之间D、结核杆菌之间 4、下列哪种细菌不易耐药A、结核杆菌B、葡萄球菌C、痢疾杆菌D、链球菌 5、耐药性质粒A、含有耐药性传递因子B、含有耐药性决定因子C、一个质粒能含有多个耐药性决定因子D、以上都对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A、葡萄球菌B、绿脓杆菌C、结核杆菌D、霍乱弧菌 2、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A、痢疾杆菌B、大肠杆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 3、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有A、溶原性转换B、接合C、转导D、转化 4、预防细菌耐药性的方法有A、限制抗生素的使用B、选择敏感抗生素C、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用药D、在感染早期及时应用抗生素 5、(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耐药都是由于细菌突变产生的正确错误 2、肠道杆菌间易通过溶原性转换引起细菌耐药性产生正确错误 3、细菌耐药多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正确错误 4、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耐药性的产生正确错误 5、抗生素诱导细菌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B、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C、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D、肠道正常菌群随饮食种类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内毒素,下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 3、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耐热 4、类毒素是A、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D、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5、带菌者是指A、感染的症状消失,但不断向体外排菌者B、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C、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D、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A、绿脓杆菌B、葡萄球菌C、双歧杆菌D、结核杆菌E、破伤风杆菌 2、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A、白细胞反应B、发热C、血压下降D、微循环障碍E、食物中毒 3、关于外毒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D、多数经加热可灭活E、经甲醛处理可以制备成类毒素 4、可以引起隐性感染的有关因素有A、机体免疫力较强B、病原菌的毒力较弱C、侵入的病原菌数量较少D、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误E、机体对病原菌产生耐受性 5、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肠毒素主要由肠道革兰阴性菌产生,因此肠毒素属于内毒素正确错误 2、正常菌群在某些条件下可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3、正常菌群引起疾病时,也能产生毒素。正确错误 4、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属于外毒素正确错误 5、内毒素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导致死亡,其毒性比外毒素强。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球菌D、淋球菌 2、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B、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C、致病性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中带菌率高,引起交叉感染D、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 3、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A、溶血素B、透明质酸酶C、致热外毒素D、热源质 4、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外毒素 5、下述革兰染色为阴性的细菌是A、肺炎球菌B、淋球菌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产物有A、脂溶性色素B、血浆凝固酶C、肠毒素D、溶血素E、自溶酶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有A、菌毛B、溶血素C、肠毒素D、血浆凝固酶E、表皮剥脱毒素 3、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性,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B、细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入侵C、多数为隐性感染D、少数引起脊髓灰质炎E、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4、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物质有A、红疹毒素B、荚膜C、菌毛D、内毒素E、自溶酶 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引起的疾病有A、急性肾小球肾炎B、风湿热C、产褥热D、猩红热E、假膜性肠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肾局部增殖,引起肾小球肾炎。正确错误 3、猩红热的致病物质是致热外毒素。正确错误 4、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是乙型脑炎。正确错误 5、多数人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形成阴性感染。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经常选用A、乳糖发酵试验B、甘露醇发酵试验C、葡萄糖发酵试验D、吲哚试验 2、可引起人类肠外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是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肠致病性大肠杆菌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肠道正常菌群大肠杆菌 3、为胞内寄生菌的肠道杆菌是A、伤寒沙门菌B、志贺痢疾杆菌C、大肠埃希菌D、变形杆菌 4、下列中不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伤寒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D、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5、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是A、食物中毒性肠炎B、肠热症C、败血症D、菌血症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大肠埃希菌具有的抗原是A、O 抗原B、H抗原C、K抗原D、Vi抗原E、菌毛抗原 2、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A、菌毛B、鞭毛C、内毒素D、外毒素E、侵袭性酶 3、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的沙门菌有A、伤寒沙门菌B、肠炎沙门菌C、鼠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E、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4、关于霍乱肠毒素,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由一个A亚单位和一个B亚单位组成C、B 亚单位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D、A 亚单位是毒性组分E、可使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 5、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A、鞭毛B、菌毛C、荚膜D、外毒素E、内毒素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霍乱弧菌感染后,有牢固免疫力,在感染者少见。正确错误 2、防止志贺痢疾杆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正确错误 3、抗伤寒沙门菌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正确错误 4、悬滴法观察细菌穿梭样运动,可用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正确错误 5、霍乱弧菌是革兰阴性菌,但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A、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增殖致病B、破伤风痊孪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C、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D、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 2、某患者大面积烧伤,伤口坏死组织多,你应首先采取以下哪种方法给预处理A、清创,扩创,给与破伤风抗毒素注射B、清创,扩创,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C、清创,扩创,注射旧结核菌素D、立即注射大剂量链霉素 3、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A、炭疽杆菌B、破伤风梭菌C、脆弱类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 4、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体是A、产气荚膜梭菌B、炭疽杆菌C、产气杆菌D、变形杆菌 5、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痊孪毒素B、霍乱肠毒素C、肉毒毒素D、志贺毒素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厌氧芽胞杆菌,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B、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C、均为革兰阳性杆菌D、可引起特有的临床症状E、均通过伤口感染 2、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B、以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C、可以导致食物中毒D、可以引起坏死性肠炎E、致病因素为荚膜、鞭毛、毒素和酶 3、下列主要以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淋球菌E、肉毒梭菌 4、下列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艰难梭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5、下列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肉毒梭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厌氧性梭菌在自然环境中无法生存,仅存在于缺氧环境中。正确错误 2、厌氧性梭菌都是革兰阳性菌,形体粗大。正确错误 3、破伤风梭菌侵入厌氧伤口,细菌繁殖并进入血流,释放毒素,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4、产气荚膜梭菌除了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外,还能引起食物中毒。正确错误 5、肉毒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休克。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结核分枝杆菌C、脑膜炎奈瑟球菌D、肺炎链球菌 2、卡介苗是A、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B、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D、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3、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脑膜炎奈瑟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4、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传染性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5、下列对于麻风分枝杆菌生物学形状描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阳性B、革兰染阳性C、易形成L型变异D、可在体外人工培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蚊虫叮咬E、直接接触 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24-72h 观察结果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 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E、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可以表明机体A、接种卡介苗成功B、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C、对结核分枝杆菌发生Ⅱ型超敏反应D、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4、结合菌素反应阴性除表明机体可能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外,还应考虑以下那些情况A、感染初期B、老年人C、严重结核患者D、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E、正患有其他传染病 5、能在吞噬细胞内繁殖的细菌有A、肺炎链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伤寒沙门氏菌D、霍乱弧菌E、布氏杆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菌体的脂类。正确错误 2、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正确错误 3、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强,对乙醇、湿热不敏感。正确错误 4、随着结核杆菌或其成分在体内消失,机体抗结核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正确错误 5、结核菌素实验的原理是I型超敏反应。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体D、病毒 2、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对抗生素敏感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D、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3、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鼠虱B、鼠蚤C、蜱D、蚊 4、衣原体与病毒的相似点是A、含两类核酸B、有核蛋白体C、二分裂繁殖D、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5、可以用于沙眼的辅助诊断是A、外斐反应B、显微镜凝集试验C、冷凝集试验D、包涵体检查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 ,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无细胞壁B、多形态性C、能通过滤菌器D、有独特生活周期E、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2、由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所致的疾病有A、鼠疫B、伤寒C、钩体病D、恙虫病E、斑疹伤寒 3、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有A、直接接触传播B、性接触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E、母婴传播 4、沙眼衣原体可引起的疾病A、沙眼B、婴幼儿肺炎C、泌尿生殖道感染D、游泳池结膜炎E、性病淋巴肉芽肿 5、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有A、伤寒B、流行性斑疹伤寒C、地方性斑疹伤寒D、恙虫病E、间质性肺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支原体与L型细菌形态相似,都有致病性正确错误 2、衣原体有独特生活周期,其中始体具有感染性。正确错误 3、梅毒螺旋体与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相同。正确错误 4、钩体病的病程发展和症状轻重差异很大,轻者似感冒,重者出现DIC、休克,甚至死亡。正确错误 5、沙眼是常见病,不会引起失明等严重后果。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心 + 衣壳B、核酸 + 包膜C、核心 + 衣壳 + 包膜D、核衣壳 + 刺突 2、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刺突 3、不属于病毒体特征的是A、非细胞结构B、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C、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对抗生素不敏感 4、对病毒干扰现象的错误叙述是A、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B、可以使感染自然终止C、与干扰素产生有关D、与病毒竞争吸附细胞受体有关 5、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A、细胞表面的受体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C、病毒的衣壳D、病毒的包膜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衣壳的生物学意义包括A、携带遗传信息B、保护核酸C、吸附细胞D、引起免疫应答E、病毒分类依据 2、与病毒包膜有关的是A、由肽聚糖构成B、来源于宿主细胞C、表面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D、病毒分类依据E、出芽释放 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脱壳D、整合E、生物合成 4、病毒生物合成的部位包括A、异染颗粒B、细胞核C、细胞浆D、核糖体E、质粒 5、核酸类型为 DNA 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甲型肝炎病毒E、腺病毒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正确错误 2、病毒对某种细胞的感染性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毒免疫力强弱。正确错误 3、除去衣壳的病毒核酸进入细胞仍然具有感染性。正确错误 4、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会导致细胞病变加重。正确错误 5、缺陷病毒本身存在基因缺陷,不能完成病毒的复制。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A、基因表达B、吸附细胞C、脱壳和穿入D、生物合成 2、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Tc 细胞B、Th 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 3、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 4、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 5、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C、直接杀灭病毒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流感病毒B、乙肝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巨细胞病毒 2、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有A、狂犬病毒B、乙脑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疱疹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A、腮腺炎病毒B、冠状病毒C、流感病毒D、麻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4、持续性病毒感染是指A、潜伏感染B、慢性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E、隐形病毒感染 5、易与宿主细胞发生基因整合的病毒是A、双连DNA病毒B、双链RNA病毒C、单链DNA病毒D、单链RNA病毒E、逆转录病毒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病毒致病机制一方面是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另一方面是病毒所致免疫性损伤。正确错误 2、某些病毒感染后,可在体内长期潜伏,在体内查不到病毒。正确错误 3、人体的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正确错误 4、干扰素具有光谱抗病毒作用,与病毒感染的自限性有关。正确错误 5、T淋巴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更好。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A、流感杆菌B、甲型流感病毒C、乙型流感病毒D、副流感病毒 2、抗原漂移指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的A、型特异性抗原小变异B、型特异性抗原大变异C、亚型抗原的大变异D、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3、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结构是A、甲型流感病毒的 NA、HAB、M蛋白抗原C、乙型流感病毒的 HA、NAD、核糖核蛋白抗原 4、下列感染机体可获终生免疫的病毒除外A、腮腺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麻疹病毒D、流感病毒 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粪 -口途径传播B、两次病毒血症C、5 岁以下幼儿易感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性瘫痪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包括A、脊髓灰质炎病毒B、埃可病毒C、柯萨奇病毒D、轮状病毒E、风疹病毒 2、肠道病毒属的共同特点包括A、核酸型为单链正股 RNAB、核酸分节段C、对脂溶剂敏感D、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多种疾病E、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婴儿接种乙脑灭活疫苗B、幼猪接种乙脑疫苗C、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易感者接种疫苗D、防鼠灭鼠E、防蚊灭蚊 4、虫媒病毒包括A、狂犬病毒B、风疹病毒C、乙脑病毒D、登革病毒E、出血热病毒 5、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应A、与其他病毒疫苗(如麻疹疫苗)同时使用B、用凉开水送服C、免疫缺陷者避免使用D、肌肉注射法优于口服法E、2月龄开始服用,间隔1月,连服3次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家禽和家畜。正确错误 2、虫媒病毒的感染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正确错误 3、肠道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正确错误 4、注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手段。正确错误 5、给幼猪注射乙脑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人类乙型脑炎。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A、管形颗粒B、Dane颗粒C、小球形颗粒D、HBcAg 2、血液中不易查到的 HBV 抗原是A、HBcAgB、HBeAgC、HBsAgD、pre-S1 3、HC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日常生活接触C、血液和血制品D、性接触 4、HCV 与 HBV 的不同点是A、主要经血液传播B、可转为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C、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 , 其抗体不可抵抗再感染D、抗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 5、取艾滋病人的那种标本不能分离出HIVA、血液B、粪便C、精液D、唾液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HIV的特点有A、基因和宿主基因整合并长期潜伏B、抗gp120 IgG起持续性免疫保护作用C、易发生变异,逃避免疫系统攻击D、侵犯T淋巴细胞,严重损伤免疫系统E、通过性接触、输血、垂直传播方式引起感染 2、HIV可感染A、Th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小胶质细胞 3、可在血液中检测到并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指标的有A、抗 HBsAg 抗体B、HBeAgC、HBcAgD、抗HBeAg抗体E、HBsAg 4、通过血液传播引起肝炎的病毒有A、HAVB、HBVC、HCVD、HDVE、HEV 5、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A、大多数肝炎病毒引起杀细胞性感染B、病毒改变肝细胞膜表面抗原引起 Ⅱ 型超敏反应C、病毒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III型超敏反应D、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杀伤是肝细胞受损的主要原因E、病毒抗原变异逃避免疫识别是慢性化的原因之一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肝炎病毒种类多,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容易形成慢性肝炎。正确错误 2、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消化道引起暴发流行。正确错误 3、体内检测到抗-HBs和抗-HBc两种抗体,是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正确错误 4、HBV与HIV传播途径相似,但HBV抵抗力比HIV强。正确错误 5、HBV、HCV感染者易发生肝癌,但不是必然结果。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真菌子孢子 , 下述错误的是A、是真菌的繁殖器宫B、抵抗力与细菌芽胞相似C、一条菌丝可长出多个孢子D、孢子可发芽并发育成菌丝 2、关于真菌的抵抗力 , 错误的是A、耐热 ,60 ℃ ,1h 不能被杀死B、对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C、对干燥、日光和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强D、对多数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强 3、下列最易侵犯脑组织的真菌是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表皮癣菌D、黄曲霉菌 4、鹅口疮的病原体是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毛癣菌D、丝状菌 5、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脾脏D、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真菌的培养特性下列哪项正确A、对营养物质要求低B、能在酸性环境PH4-6生长C、在室温下能很好生长繁殖D、经1-2周培养后才能形成菌落E、多细胞型真菌菌落常呈不同颜色,有鉴别真菌作用 2、下列哪项是多细胞型真菌的繁殖方式A、孢子B、菌丝断裂C、菌丝分支生长D、孢子二分裂繁殖E、通过芽孢繁殖 3、下列哪项是条件致病性真菌A、皮肤丝状菌B、酵母菌C、白色念珠菌D、新型隐球菌E、串珠镰刀菌 4、真菌能引起的疾病A、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B、毒素中毒C、肿瘤D、过敏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 5、有关真菌与细菌的比较,下列哪些正确A、真菌致病力,一般比细菌强B、真菌能引起肿瘤,细菌通常不能C、细菌繁殖速度比真菌快D、真菌孢子和细菌芽胞的作用相似E、抗真菌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抗细菌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真菌孢子是真菌的繁殖方式,也是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依据。正确错误 2、真菌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正确错误 3、真菌的生长温度通常是22-28度,但新型隐球菌生长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同。正确错误 4、真菌食物中毒易引起肝、肾、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的损伤。正确错误 5、真菌能引起多种超敏反应性疾病。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B、机体修复损伤的能力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能力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A、固有性免疫应答B、适应性免疫应答C、细胞免疫应答D、体液免疫应答 3、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骨髓和脾脏B、骨髓和胸腺C、脾脏和淋巴结D、胸腺和淋巴结 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A、中枢免疫器官B、外周免疫器官C、骨髓D、胸腺 5、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的结果是A、有利的B、有害的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D、适当时有利,过强或过弱时有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A、单核吞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NK细胞D、T细胞E、B细胞 2、免疫细胞包括A、淋巴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细胞D、靶细胞E、抗原提呈细胞 3、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C、骨髓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胸腺是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4、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 , 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能识别异己B、有记忆性C、有特异性D、有MHC限制性E、多种细胞协同完成 5、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原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组织E、免疫器官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发生一般在适应性免疫之前正确错误 2、适应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正确错误 3、免疫应答是有利于机体的一种功能正确错误 4、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正确错误 5、免疫耐受功能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不发生应答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A、共同抗原B、交叉抗原C、异嗜性抗原D、表位 2、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A、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B、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特性C、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D、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3、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A、异嗜性抗原B、异种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独特型抗原 4、一般认为分子量在多少以上才具有免疫原性A、1KDB、10KDC、100KDD、1000KD 5、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A、抗原B、免疫原C、半抗原D、变应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抗原分子构象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B、多位于分子内部C、又称线性决定基D、主要由BCR识别E、是有多肽的空间构象形成 2、关于半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C、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免疫原性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抗原性 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是A、表位的性质B、表位的数目C、表位与载体结合D、表位的空间构象E、表位的结合价 4、关于TD-A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大多为蛋白质类的物质B、诱导抗体产生时需T细胞辅助C、只产生IgM类抗体D、不能产生免疫记忆E、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5、下列哪项是T细胞表位的特点A、一般为线性表位B、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C、无MHC限制性D、其受体为BCRE、为APC加工提呈的抗原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完全抗原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正确错误 2、半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正确错误 3、抗原表位是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分子正确错误 4、抗原具有异物性,自身成分不能成为抗原正确错误 5、超抗原是指比抗原活化淋巴细胞能力更强的抗原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新生儿脐血中哪类 Ig 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A、IgAB、IgGC、IgMD、IgD 2、与肥大细胞上 FcR 结合的 Ig 是A、IgAB、IgDC、IgED、IgG 3、感染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 Ig 是A、IgAB、IgMC、IgED、IgG 4、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 Ig 是A、IgA和IgMB、IgG和IgEC、IgD和IgMD、IgG和IgA 5、Ig 与抗原结合的部位由A、L 链V区和H链V区组成B、L链的3个CDR 组成C、H 链的3个CDR组成D、L链和H链的骨架区组成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IgG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CH有3个功能区B、能激活补体C、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D、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E、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Ig是A、SmIgGB、SmIgMC、SmIgDD、SmIgEE、SmIgA 3、下列哪项需抗体参与A、ADCCB、调理作用C、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T细胞活化E、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4、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IgG、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D、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E、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溶解靶细胞 5、抗体参与的免疫作用包括A、I型超敏反应B、新生儿溶血症C、激活补体D、链球菌相关肾小球肾炎E、输血反应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各种抗体都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正确错误 2、根据免疫球蛋白轻链C区将Ig进行分类正确错误 3、脐血中检测到IgM表明新生儿有抗感染能力正确错误 4、IgG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感染抗体,也是在体内含量最高的抗体正确错误 5、免疫球蛋白是由初始B细胞分泌的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E 2、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A、C4b2bB、C567C、C4b2b3bD、C3bBb 3、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C3转化酶相同C、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D、C5转化酶相同 4、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A、C1B、C4C、C3D、C5 5、MBL途径和经典途径不同的是A、激活补体活化的物质B、C3转化酶C、C5转化酶D、膜攻击单位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补体的叙述 , 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A、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酶前体状态存在B、补体固有成分对热稳定C、补体是非单一分子D、补体各成分均由肝细胞合成E、补体的含量因抗原剌激而增加 2、关于补体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经典途径从激活Cl开始B、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C、MBL途径激活从C1开始D、补体活化三条途径的攻膜复合体相同E、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3、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B、中和毒素C、调理作用D、免疫粘附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4、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由将近 20 多种血清蛋自组成的多分子系统B、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C、补体系统各成分在血清中含量差异甚大D、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E、补体对热不稳定 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参与 C3 转化酶形成A、C3B、C4C、C2D、C5E、B因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补体系统包括补体活化的成分和调节补体活化的成分,补体受体不属于补体系统。正确错误 2、补体的功能是在补体活化以后产生的,补体裂解的小片段通常不具有功能正确错误 3、补体与抗体协同作用能引起靶细胞裂解,单独抗体不能使靶细胞裂解正确错误 4、补体会影响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功能正确错误 5、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6C、IL-1D、IL-2 2、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B、需要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作用具有特异性D、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 3、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补体B、抗体C、干扰素D、白细胞介素 4、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2B、IFNrC、TNFD、CSF 5、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A、成纤维细胞B、T细胞C、B细胞D、浆细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组低分子量的蛋白质B、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可以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存在D、既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E、不同的细胞可产生一种细胞因子 2、干扰素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抗肿瘤B、抗病毒C、免疫调节D、抗原提呈E、抑制B细胞增殖 3、免疫分子包括A、APCB、MHCC、CDD、CKE、Ig 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与 CKR 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具有重叠性E、具有高效性 5、细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干扰素E、生长因子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活化T细胞分泌的正确错误 2、细胞因子的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正确错误 3、细胞因子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确错误 4、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的作用只针对一种细胞正确错误 5、不同细胞可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表面的所有膜分子B、T细胞、B细胞表面的所有膜分子C、主要是指TCR和BCRD、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2、与TCR组成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 3、CD4分子的第一个V样结构域是下列哪种病毒的受体A、HAVB、HBVC、HIVD、HPV 4、下列哪项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A、MHCB、TCRC、FcRD、smIg 5、Ig超家族粘附分子具有A、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 或 )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C、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D、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参与T细胞识别活化和粘附过程的CD分子有A、CD3 CD4 CD8 CD2B、CD2 CD58 CD40LC、CD58 CD28D、CD19 CD40E、CD21 CD80/CD86 2、按结构特点可将粘附分子分为以下哪几类?A、整合素家族B、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选择素家族D、钙离子依赖的粘附素家族E、目前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3、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CD4/CD8B、CD2C、CD3D、MHC-IE、MHC-II 4、参与免疫应答中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有A、MHC I 类分子 /CD8B、MHC Ⅱ 类分子 /CD4C、CD28/B7D、CD2/CD58E、CTLA4/B7 5、T细胞活化相关的CD分子包括A、CD2B、CD3C、CD4D、CD8E、MHC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存在于白细胞表面的膜分子正确错误 2、CD分子与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正确错误 3、粘附分子是指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正确错误 4、选择素家族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一个整体正确错误 5、淋巴细胞归巢与粘附分子的作用相关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是A、CD2B、CD3C、CD4D、CD8 2、APC 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MHC-1B、MHC-IIC、粘附分子D、CD1 3、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 Ⅱ类分子限制A、NK细胞杀伤靶细胞B、APC提呈抗原给Th细胞C、Tc杀伤靶细胞D、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 4、能呈递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细胞是A、CD4+细胞B、CD8+细胞C、表达MHC-I分子的细胞D、表达MHC-II分子的细胞 5、CD8分子的识别部位是A、MHC-I类分子多肽区B、MHC-I类分子Ig样区C、MHC-II类分子多肽区D、MHC-II类分子的Ig样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HLA Ⅱ类基因包括A、HLA-A,B,CB、HLA-DPC、HLA-BFD、HLA-DQE、HLA-DR 2、关于 HLA 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HLA I 类分子的β2 m为非 HLA 基因编码产物B、分析亲代与子代的 HLA表型可以进行亲子鉴定C、HLA 分子与很多疾病相关D、HLA 分子的肽结合区为肽链的多态性部位E、HLA 分子是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 3、下列哪些作用受MHC 限制A、T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B、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C、Tc杀伤靶细胞D、NK杀伤靶细胞E、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4、MHC 分子的功能包括A、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B、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C、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D、参与T细胞的分化E、诱导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5、HLAⅡ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表面A、靶细胞B、B细胞C、活化Th细胞D、树突状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MHC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移植排斥反应正确错误 2、MHC在免疫应答的发生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正确错误 3、免疫应答调节基因主要位于MHC-II类基因区正确错误 4、MHC-II类分子的表达量与免疫应答强弱无关正确错误 5、MHC某些基因位点与疾病易感性有关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A、抗原提呈细胞B、NK细胞C、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及吞噬细胞D、T细胞 2、吞噬细胞包括有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NK细胞C、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和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 3、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CRαβ+细胞B、Th细胞C、B1细胞D、NK细胞 4、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 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A、生成补体B、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C、分泌溶菌酶D、参与ADCC 5、以下关于巨噬细胞错误的是A、因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名称B、可表达MHCⅠ/Ⅱ类受体C、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D、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参与非特异免疫的细胞有A、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B、TCRγ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NK细胞 2、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A、吞噬杀伤作用B、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C、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D、抗肿瘤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 3、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不需要抗原刺激B、识别靶细胞不受MHC Ⅱ类分子限制C、靶细胞表面MHC I 类分子表达减弱时,NK细胞杀伤能力增强D、穿孔素导致靶细胞溶解E、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C 4、关于 NK 细胞的作用,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B、具有细胞毒作用C、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E、是ADCC的重要细胞 5、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有A、B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NK细胞D、T细胞E、中性粒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所有T细胞都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正确错误 2、B1细胞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正确错误 3、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与MHC分子的表达无关正确错误 4、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正确错误 5、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D4+T细胞的表型是A、TCRαβ+ CD2- CD3+ CD4+ CD8–B、TCRγδ+ CD2- CD3- CD4+ CD8–C、TCRγδ+ CD2+ CD3+ CD4+ CD8–D、TCRαβ+ CD2+ CD3+ CD4+ CD8– 2、Th1细胞通过分泌下列哪种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的功能A、IFN-γB、IL-2C、IL-6D、IL-10 3、T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CDRB、BCRC、TCRD、FcR 4、具有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Tc细胞C、Th1细胞D、巨噬细胞 5、T淋巴细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mIgMB、CD3C、CD28D、CD2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的生物学意义有A、抗胞内微生物B、抗肿瘤C、参与IV型超敏反应D、某些自身免疫病E、移植排斥反应 2、用于鉴别T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是A、CD3B、mIgC、MHC-II类分子D、CD2E、TCR 3、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的基本特性是A、自身MHC限制性B、记忆性C、自身耐受性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功能性TCR表达 4、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的mIg主要是A、mIgAB、mIgDC、mIgED、mIgME、mIgG 5、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有A、CD4B、CD19C、CD21D、CD40E、CD79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B2细胞是引起体液免疫的主要B细胞正确错误 2、成熟T细胞表达CD4分子和CD8分子正确错误 3、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作用的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正确错误 4、B细胞除了能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外,还能分泌细胞因子正确错误 5、B细胞也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特点不包括A、先天性B、遗传性C、非特异性D、记忆性 2、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不含有A、NK细胞B、DCC、B1-BD、B2-B 3、DC的特点是A、成熟DC比非成熟DC吞噬能力强B、其抗原提呈能力与其表达MHC-I类分子有关C、通过释放IL-12介导Th1型应答D、DC从淋巴结移行到达病原感染部位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特异性B、遗传性C、MHC限制性D、非记忆性 2、NK细胞的特点是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发挥ADCC效应C、通过识别MHC-I类分子而杀伤D、不受MHC限制 3、固有免疫的成分包括A、某些T细胞B、某些B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 4、机体固有免疫的成分有A、补体B、溶菌酶C、抗体D、干扰素 5、固有免疫的特点A、同种生物之间具有相似性B、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病原体结合C、抗体能增强固有应答D、固有应答缺陷影响特异性免疫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应答也发挥重要的抗感染、抗肿瘤能力正确错误 2、固有应答比适应性应答发生得早正确错误 3、固有应答的细胞功能不影响适应性应答的发生正确错误 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能增强固有应答正确错误 5、NK细胞杀伤靶细胞能力不如CTL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B细胞 2、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A、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B、多糖类抗原C、游离的蛋白质抗原D、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3、APC处理过的外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A、CD4+ 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NK细胞 4、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降解的部位是A、高尔基体B、蛋白酶体C、溶酶体D、内质网 5、外源性抗原是指A、来源于体外的抗原B、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C、细胞合成的抗原D、细胞合成后分泌出来的抗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有A、IFN-rB、TNF-aC、IL-1D、IL-2E、IL-12 2、巨噬细胞的功能主要有A、提呈抗原B、吞噬异物C、分泌细胞因子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ADCC 3、下列哪些是树突状细胞的特征A、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B、膜表面高表达MHC-I类分子C、能移行至淋巴器官D、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E、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表面标志 4、下列哪些细胞具有与淋巴系树突状细胞共同的前体细胞A、粒细胞B、Nk细胞C、T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 5、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血液中的A、造血干细胞B、淋巴干细胞C、髓样干细胞D、单核细胞E、前单核细胞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比树突状细胞多,在启动免疫应答方面单核吞噬细胞更重要正确错误 2、内源性抗原是指在细胞内合成的抗原正确错误 3、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II类分子提呈正确错误 4、CD8+T细胞TCR识别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复合物正确错误 5、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后能向淋巴器官迁移,并逐渐成熟。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细胞免疫,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 TD 抗原诱导B、T 细胞介导, 抗原提呈细胞参与C、IL-1 为 T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D、致敏 Tc 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2、Th1 细胞可通过下列哪种作用产生免疫效应A、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B、分泌抗体C、ADCC 作用D、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3、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反应是A、外毒素中和作用B、抗肿瘤免疫C、移植排斥反应D、结核结节形成 4、与致敏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无关的物质是A、穿孔素B、溶菌酶C、颗粒酶D、Fas-FasL 5、TCR 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3B、CD4C、CD8D、CD79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Tc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ADCCB、CDCC、Fas/FasL 介导的细胞凋亡D、颗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E、释放穿孔素 2、Tc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来自A、TCR 识别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B、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C、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I 类分子复合物D、CD28 与 B7 结合E、SmIg 与抗原肽结合 3、关于 CD8+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可因接触非特异性抗原而活化B、CD3 传递第一信号C、协同刺激信号为第二信号D、静息状态的 Tc 即可杀伤靶细胞E、杀伤靶细胞的范围比NK 细胞大 4、免疫应答的效应是A、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B、对机体产生损伤作用C、对靶细胞的杀伤及排异作用D、调节免疫应答E、产生免疫耐受 5、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过程包括A、抗原受体交联B、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化C、含酪氨酸的蛋白发生磷酸化D、产生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E、转录因子活化,促使转录开始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D8+T细胞即Tc,也需要活化后才能发挥其杀伤活性正确错误 2、Th1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辅助抗体产生的作用正确错误 3、Th2释放IL-4有利于IgE的产生,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正确错误 4、Th2产生IL-2,抑制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正确错误 5、记忆性T细胞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是最主要发挥免疫效应的细胞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2、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应答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 3、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所有B细胞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刺激B、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巨噬细胞和 Th细胞参加C、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制约D、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 4、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IgM 抗体显著升高B、抗体产生维持时间较长C、抗体亲和力较低D、抗体的种类较多 5、B 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A、mIgB、CD40C、CD86D、CD79a,CD79b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有哪些细胞参与 TD-Ag 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A、巨噬细胞B、Th细胞C、NK 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 2、BCR 对抗原的识别特点是A、能识别蛋白质抗原B、需 APC 摄取、处理抗原C、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蛋白质抗原D、无 MHC 限制性E、识别的是构象决定簇 3、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包括A、中和作用B、ADCCC、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D、调理作用E、迟发型超敏反应 4、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征是A、以IgM为主,可产生免疫记忆B、可发生Ig的类别转换C、为高亲和性抗体D、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E、抗体效价低 5、可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L-5D、IL-6E、IL-8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B细胞针对TD抗原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针对Ti抗原产生抗体不需要Th辅助正确错误 2、体液免疫应答早期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正确错误 3、粘膜表面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正确错误 4、抗体产生的类型与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正确错误 5、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mIg和CD79完成,第二信号是指协同刺激信号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FN-r?B、IL-2C、IL-10D、TNF-a 2、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FN-r?、IL-4B、IL-4、IL-7C、IL-10、IL-4D、IL-2、IL-10 3、关于免疫调节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内进行B、抗原有免疫调节作用C、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免疫调节作用D、抗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4、关于免疫调节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免疫调节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B、MHC分子表达与否直接决定免疫应答是否发生C、抗原的内影像能刺激免疫应答的发生D、MHC分子表达的水平与免疫应答水平有关 5、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A、与抗体的浓度无关B、与抗体的类别无关C、与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有关D、与抗体的完整性有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免疫应答的调节,包括哪些方面的调节作用A、基因水平B、细胞水平C、分子水平D、整体水平E、群体水平 2、参与免疫调节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A、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B、MHC分子C、抗体、独特型网络D、补体E、细胞因子 3、免疫抑制受体的表达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T细胞表面的CD28B、B细胞表面的IgGFcRII-BC、T细胞表面的CTLA-4D、杀伤细胞表面的MHC-IE、杀伤细胞表面的KIR 4、发挥调节作用的T细胞是A、CD4+CD25+T细胞B、Th1C、Th2D、Th3E、Tr1 5、T细胞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主要是A、IL-2B、IL-4C、IL-10D、TGF-bE、IFN-r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免疫应答正确错误 2、免疫细胞活化后的凋亡作用是免疫应答的自我调节。正确错误 3、抗原、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主要与它们在体内的含量有关。正确错误 4、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免疫应答,促进抗体的产生正确错误 5、调节性T细胞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 2、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新生儿期C、儿童期D、成年期 3、下列哪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B、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C、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D、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4、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是A、可溶性抗原B、颗粒性抗原C、蛋白质抗原D、细菌或细胞 5、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清除A、阴性选择B、阳性选择C、免疫忽视D、受体交联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免疫耐受A、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某种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B、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所有抗原的免疫无应答状态C、可以先天获得,也可后天获得D、有抗原特异性和记忆性E、常合并肿瘤发生 2、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包括A、T细胞克隆清除B、T细胞克隆无能C、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D、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缺乏MHC-II类分子E、APC表面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3、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有A、抗原的性质B、抗原的剂量C、动物年龄D、抗原注射途径E、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4、免疫耐受的维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耐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B、耐受原的注射次数C、耐受原的理化性质D、耐受原在体内的分解速度E、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5、作为一种良好耐受原应具备哪些性质A、分子量小B、为颗粒性抗原C、是聚合体形式D、为可溶性抗原E、为非聚合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耐受会引起机体抗感染免疫力降低正确错误 2、垂直感染HBV会使该机体对HBV产生免疫耐受正确错误 3、免疫耐受是维持机体生理平衡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重要机制正确错误 4、成年人较难形成免疫耐受,新生儿更容易建立免疫耐受正确错误 5、免疫耐受分T细胞耐受和B细胞耐受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细胞溶解型B、迟发型C、速发型D、免疫复合物型 2、释放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是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单核细胞D、粒细胞 3、T淋巴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 4、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特应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5、下列哪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性关节炎D、血清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过敏性休克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接触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 2、关于血清病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B、初次一次性注射大量抗毒素而出现的反应C、补体大量消耗D、通常在注射后7~14天发病E、是Ⅱ型超敏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 3、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A、输血反应B、新生儿溶血症C、过敏性休克D、血清病E、传染性超敏反应 4、IgE受体主要存在于A、单核细胞表面B、肥大细胞表面C、嗜酸性粒细胞表面D、嗜碱性粒细胞表面E、NK细胞表面 5、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有A、支气管哮喘B、青霉素过敏性休克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荨麻疹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超敏反应是病理性的,其发生机制与免疫应答无关正确错误 2、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是IgE介导的,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正确错误 3、新生儿溶血症主要发生在血型为Rh+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正确错误 4、结核病的病变机制与IV型超敏反应有关正确错误 5、机体存在对结核菌素的IV型超敏反应,说明该人对结核菌有细胞免疫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细胞膜B、核蛋白体C、线粒体D、细胞壁 2、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鞭毛C、芽胞D、磷壁酸 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B、细胞膜C、核膜D、荚膜 4、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侵袭力B、抵抗力C、耐药性D、致病性 5、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鞭毛D、芽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质粒 2、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维持细胞的外形B、物质交换作用C、呼吸作用D、合成和分泌作用E、物质转运 3、G- 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包括A、磷壁酸B、脂多糖C、脂蛋白D、外膜E、肽聚糖 4、细菌菌毛的特点包括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B、是细菌的运动器官C、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D、性菌毛与细菌的变异有关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5、细菌的荚膜A、可增强细菌抵抗力B、抗吞噬C、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分型D、具有粘附作用E、革兰染色呈红色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脂类含量高,革兰染色呈蓝色正确错误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比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含量高,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正确错误 3、革兰阴性菌分泌内毒素,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4、有芽胞的细菌抵抗力强,致病力也强正确错误 5、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因此有鞭毛的细菌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A、大肠杆菌B、志贺杆菌C、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出芽B、有丝分裂C、二分裂D、生成芽胞 3、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热源质B、内毒素C、外毒素D、细菌素 4、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毒素C、维生素D、抗毒素 5、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A、特异性多糖B、类脂 AC、核心多糖D、脂多糖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厌氧细菌的是A、产气荚膜梭菌B、肉毒梭菌C、百日咳杆菌D、破伤风梭菌E、脆弱类杆菌 2、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细菌素B、外毒素C、内毒素D、侵袭性酶E、热源质 3、菌落的描述是A、一个菌落是由许多个细菌繁殖形成的B、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C、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D、肉眼可见E、不同细菌菌落形态不同 4、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 包括A、大肠杆菌B、浅部真菌C、痢疾杆菌D、霍乱弧菌E、流感病毒 5、关于热原质的叙述是A、大多由革兰阳性细菌产生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高压蒸气灭菌可被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内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绿脓杆菌由于产生墨绿色色素,所以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2、细菌的一个菌落中含有许多种细菌正确错误 3、革兰阳性菌产生外毒素,革兰阴性菌不产生外毒素正确错误 4、致病性细菌多是厌氧菌正确错误 5、根据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可鉴别细菌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灭菌是指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杀死细菌芽胞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2、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气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 3、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A、100%B、75%C、50%D、25% 4、紫外线灭菌的机制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B、破坏细菌DNAC、破坏细菌细胞膜D、破坏细菌蛋白质合成 5、巴氏消毒法可用于A、手术器械的灭菌B、牛奶和酒类的消毒C、血清的灭菌D、玻璃仪器的处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A、温度B、酸碱度C、有机物D、消毒剂的浓度E、消毒剂作用的时间 2、杀灭芽胞,可以选择A、煮沸2hB、间歇灭菌法C、巴氏消毒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流通蒸气灭菌法 15~30min 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核酸结构B、损伤细菌细胞膜C、使菌体蛋白质凝固D、使菌体蛋白质变性E、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 4、关于紫外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C、265~266nm 杀菌作用最强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5、滤过除菌法不能去除的微生物A、细菌B、真菌C、病毒D、支原体E、螺旋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消毒剂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所以一般应选用浓度高的消毒剂。正确错误 2、紫外线能穿透玻璃窗,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正确错误 3、高压蒸汽灭菌法能消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能灭活热源质。正确错误 4、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正确错误 5、低温不能杀死细菌,只能抑制细菌生长,通常用于保存菌种。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噬菌体的特性A、只含有一种核酸B、有溶原性周期与溶菌性周期C、严格宿主特异性D、抵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弱 2、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细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病毒 3、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基因转移方式是A、溶原性转换B、原生质体融合C、接合D、转化 4、溶原性细菌是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C、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D、带有F因子的细菌 5、白喉杆菌产生外毒素是因为其基因发生了A、转化B、接合C、普遍性转导D、溶原性转换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生物合成D、成熟与释放E、逆转录 2、有关前噬菌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存在于细菌内质网中的噬菌体B、是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C、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D、不能引起细菌裂解E、能引起细菌变异 3、噬菌体的特点是A、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B、属于病毒C、噬菌体能杀死细菌D、噬菌体能使细菌变异 4、溶原性噬菌体引起细菌变异可导致A、白喉杆菌产生毒素B、葡萄球菌产生毒素C、细菌产生耐药性D、细菌产生致癌性 5、噬菌体的特点有A、非特异性吸附细菌B、在细菌体内可自我复制C、噬菌体核酸能整合于细菌染色体D、能引起细菌裂解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噬菌体只能感染细菌,所以叫做噬菌体正确错误 2、所有噬菌体都能引起细菌变异和裂解正确错误 3、噬菌体因结构简单和溶原性,常作为基因操作的载体正确错误 4、不同噬菌体感染的细菌不同正确错误 5、噬菌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有关D、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2、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下述错误的是A、抗原结构发生改变B、呈高度多形性C、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D、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3、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A、接合B、转化C、转导D、转换 4、关于转导,下述正确的是A、只可转移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B、由性菌毛介导C、由R质粒介导D、由噬菌体介导 5、细菌的性菌毛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C、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D、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可产生性菌毛的细菌有A、F+ 菌B、Hfr 菌C、雄性菌D、雌性菌E、有接合性R质粒的细菌 2、关于转位因子,下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C、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进行转移D、分为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两类E、转位因子的转移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 3、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可以丢失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E、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4、L型细菌的特性是A、呈多形性B、对青霉素不敏感C、培养时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D、典型菌落呈油煎蛋样细小菌落E、不能恢复成原来的细菌 5、与细菌遗传变异有关的是A、质粒B、毒性噬菌体C、登革病毒D、温和噬菌体E、核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发生变异后其致病力降低正确错误 2、只有携带噬菌体的白喉杆菌才具有致病性正确错误 3、接合方式是肠道杆菌耐药性传递的主要机制正确错误 4、L型细菌的形成通常没有细菌基因的变化正确错误 5、外界因素能使细菌突变率降低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耐药性的特点正确的是A、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B、耐药性都是细菌突变产生的C、对耐药菌的治疗不能用抗生素D、耐药菌往往是多重耐药 2、耐药性质粒的传递方式不包括A、突变B、接合C、转导D、溶原性转换 3、接合方式传递的细菌耐药最易发生在A、球菌之间B、球菌与杆菌之间C、肠道杆菌之间D、结核杆菌之间 4、下列哪种细菌不易耐药A、结核杆菌B、葡萄球菌C、痢疾杆菌D、链球菌 5、耐药性质粒A、含有耐药性传递因子B、含有耐药性决定因子C、一个质粒能含有多个耐药性决定因子D、以上都对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A、葡萄球菌B、绿脓杆菌C、结核杆菌D、霍乱弧菌 2、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A、痢疾杆菌B、大肠杆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 3、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有A、溶原性转换B、接合C、转导D、转化 4、预防细菌耐药性的方法有A、限制抗生素的使用B、选择敏感抗生素C、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用药D、在感染早期及时应用抗生素 5、(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细菌耐药都是由于细菌突变产生的正确错误 2、肠道杆菌间易通过溶原性转换引起细菌耐药性产生正确错误 3、细菌耐药多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正确错误 4、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耐药性的产生正确错误 5、抗生素诱导细菌突变,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B、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C、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D、肠道正常菌群随饮食种类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内毒素,下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 3、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耐热 4、类毒素是A、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D、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5、带菌者是指A、感染的症状消失,但不断向体外排菌者B、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C、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D、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A、绿脓杆菌B、葡萄球菌C、双歧杆菌D、结核杆菌E、破伤风杆菌 2、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A、白细胞反应B、发热C、血压下降D、微循环障碍E、食物中毒 3、关于外毒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D、多数经加热可灭活E、经甲醛处理可以制备成类毒素 4、可以引起隐性感染的有关因素有A、机体免疫力较强B、病原菌的毒力较弱C、侵入的病原菌数量较少D、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误E、机体对病原菌产生耐受性 5、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肠毒素主要由肠道革兰阴性菌产生,因此肠毒素属于内毒素正确错误 2、正常菌群在某些条件下可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3、正常菌群引起疾病时,也能产生毒素。正确错误 4、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属于外毒素正确错误 5、内毒素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导致死亡,其毒性比外毒素强。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4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球菌D、淋球菌 2、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B、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C、致病性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中带菌率高,引起交叉感染D、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 3、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A、溶血素B、透明质酸酶C、致热外毒素D、热源质 4、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外毒素 5、下述革兰染色为阴性的细菌是A、肺炎球菌B、淋球菌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产物有A、脂溶性色素B、血浆凝固酶C、肠毒素D、溶血素E、自溶酶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有A、菌毛B、溶血素C、肠毒素D、血浆凝固酶E、表皮剥脱毒素 3、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性,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B、细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入侵C、多数为隐性感染D、少数引起脊髓灰质炎E、可以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4、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物质有A、红疹毒素B、荚膜C、菌毛D、内毒素E、自溶酶 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引起的疾病有A、急性肾小球肾炎B、风湿热C、产褥热D、猩红热E、假膜性肠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致病力强正确错误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肾局部增殖,引起肾小球肾炎。正确错误 3、猩红热的致病物质是致热外毒素。正确错误 4、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是乙型脑炎。正确错误 5、多数人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形成阴性感染。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5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经常选用A、乳糖发酵试验B、甘露醇发酵试验C、葡萄糖发酵试验D、吲哚试验 2、可引起人类肠外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是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肠致病性大肠杆菌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肠道正常菌群大肠杆菌 3、为胞内寄生菌的肠道杆菌是A、伤寒沙门菌B、志贺痢疾杆菌C、大肠埃希菌D、变形杆菌 4、下列中不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伤寒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D、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5、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是A、食物中毒性肠炎B、肠热症C、败血症D、菌血症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大肠埃希菌具有的抗原是A、O 抗原B、H抗原C、K抗原D、Vi抗原E、菌毛抗原 2、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A、菌毛B、鞭毛C、内毒素D、外毒素E、侵袭性酶 3、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的沙门菌有A、伤寒沙门菌B、肠炎沙门菌C、鼠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E、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4、关于霍乱肠毒素,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由一个A亚单位和一个B亚单位组成C、B 亚单位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D、A 亚单位是毒性组分E、可使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 5、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A、鞭毛B、菌毛C、荚膜D、外毒素E、内毒素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霍乱弧菌感染后,有牢固免疫力,在感染者少见。正确错误 2、防止志贺痢疾杆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正确错误 3、抗伤寒沙门菌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正确错误 4、悬滴法观察细菌穿梭样运动,可用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正确错误 5、霍乱弧菌是革兰阴性菌,但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6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A、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增殖致病B、破伤风痊孪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C、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D、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 2、某患者大面积烧伤,伤口坏死组织多,你应首先采取以下哪种方法给预处理A、清创,扩创,给与破伤风抗毒素注射B、清创,扩创,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C、清创,扩创,注射旧结核菌素D、立即注射大剂量链霉素 3、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A、炭疽杆菌B、破伤风梭菌C、脆弱类杆菌D、产气荚膜梭菌 4、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体是A、产气荚膜梭菌B、炭疽杆菌C、产气杆菌D、变形杆菌 5、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痊孪毒素B、霍乱肠毒素C、肉毒毒素D、志贺毒素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厌氧芽胞杆菌,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B、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C、均为革兰阳性杆菌D、可引起特有的临床症状E、均通过伤口感染 2、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B、以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C、可以导致食物中毒D、可以引起坏死性肠炎E、致病因素为荚膜、鞭毛、毒素和酶 3、下列主要以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淋球菌E、肉毒梭菌 4、下列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破伤风梭菌D、艰难梭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5、下列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肉毒梭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厌氧性梭菌在自然环境中无法生存,仅存在于缺氧环境中。正确错误 2、厌氧性梭菌都是革兰阳性菌,形体粗大。正确错误 3、破伤风梭菌侵入厌氧伤口,细菌繁殖并进入血流,释放毒素,引起疾病。正确错误 4、产气荚膜梭菌除了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外,还能引起食物中毒。正确错误 5、肉毒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休克。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7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埃希菌B、结核分枝杆菌C、脑膜炎奈瑟球菌D、肺炎链球菌 2、卡介苗是A、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B、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D、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3、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脑膜炎奈瑟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4、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C、为传染性免疫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5、下列对于麻风分枝杆菌生物学形状描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阳性B、革兰染阳性C、易形成L型变异D、可在体外人工培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蚊虫叮咬E、直接接触 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B、24-72h 观察结果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 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E、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3、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可以表明机体A、接种卡介苗成功B、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C、对结核分枝杆菌发生Ⅱ型超敏反应D、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4、结合菌素反应阴性除表明机体可能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外,还应考虑以下那些情况A、感染初期B、老年人C、严重结核患者D、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E、正患有其他传染病 5、能在吞噬细胞内繁殖的细菌有A、肺炎链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伤寒沙门氏菌D、霍乱弧菌E、布氏杆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菌体的脂类。正确错误 2、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正确错误 3、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强,对乙醇、湿热不敏感。正确错误 4、随着结核杆菌或其成分在体内消失,机体抗结核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正确错误 5、结核菌素实验的原理是I型超敏反应。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体D、病毒 2、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对抗生素敏感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D、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3、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鼠虱B、鼠蚤C、蜱D、蚊 4、衣原体与病毒的相似点是A、含两类核酸B、有核蛋白体C、二分裂繁殖D、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5、可以用于沙眼的辅助诊断是A、外斐反应B、显微镜凝集试验C、冷凝集试验D、包涵体检查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 , 下述哪些是正确的A、无细胞壁B、多形态性C、能通过滤菌器D、有独特生活周期E、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2、由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所致的疾病有A、鼠疫B、伤寒C、钩体病D、恙虫病E、斑疹伤寒 3、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有A、直接接触传播B、性接触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E、母婴传播 4、沙眼衣原体可引起的疾病A、沙眼B、婴幼儿肺炎C、泌尿生殖道感染D、游泳池结膜炎E、性病淋巴肉芽肿 5、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有A、伤寒B、流行性斑疹伤寒C、地方性斑疹伤寒D、恙虫病E、间质性肺炎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支原体与L型细菌形态相似,都有致病性正确错误 2、衣原体有独特生活周期,其中始体具有感染性。正确错误 3、梅毒螺旋体与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相同。正确错误 4、钩体病的病程发展和症状轻重差异很大,轻者似感冒,重者出现DIC、休克,甚至死亡。正确错误 5、沙眼是常见病,不会引起失明等严重后果。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9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29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心 + 衣壳B、核酸 + 包膜C、核心 + 衣壳 + 包膜D、核衣壳 + 刺突 2、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刺突 3、不属于病毒体特征的是A、非细胞结构B、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C、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对抗生素不敏感 4、对病毒干扰现象的错误叙述是A、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B、可以使感染自然终止C、与干扰素产生有关D、与病毒竞争吸附细胞受体有关 5、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A、细胞表面的受体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C、病毒的衣壳D、病毒的包膜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衣壳的生物学意义包括A、携带遗传信息B、保护核酸C、吸附细胞D、引起免疫应答E、病毒分类依据 2、与病毒包膜有关的是A、由肽聚糖构成B、来源于宿主细胞C、表面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D、病毒分类依据E、出芽释放 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B、穿入C、脱壳D、整合E、生物合成 4、病毒生物合成的部位包括A、异染颗粒B、细胞核C、细胞浆D、核糖体E、质粒 5、核酸类型为 DNA 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甲型肝炎病毒E、腺病毒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正确错误 2、病毒对某种细胞的感染性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毒免疫力强弱。正确错误 3、除去衣壳的病毒核酸进入细胞仍然具有感染性。正确错误 4、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会导致细胞病变加重。正确错误 5、缺陷病毒本身存在基因缺陷,不能完成病毒的复制。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0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A、基因表达B、吸附细胞C、脱壳和穿入D、生物合成 2、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Tc 细胞B、Th 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 3、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 4、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 5、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C、直接杀灭病毒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流感病毒B、乙肝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巨细胞病毒 2、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有A、狂犬病毒B、乙脑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疱疹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A、腮腺炎病毒B、冠状病毒C、流感病毒D、麻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4、持续性病毒感染是指A、潜伏感染B、慢性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E、隐形病毒感染 5、易与宿主细胞发生基因整合的病毒是A、双连DNA病毒B、双链RNA病毒C、单链DNA病毒D、单链RNA病毒E、逆转录病毒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病毒致病机制一方面是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另一方面是病毒所致免疫性损伤。正确错误 2、某些病毒感染后,可在体内长期潜伏,在体内查不到病毒。正确错误 3、人体的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正确错误 4、干扰素具有光谱抗病毒作用,与病毒感染的自限性有关。正确错误 5、T淋巴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更好。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A、流感杆菌B、甲型流感病毒C、乙型流感病毒D、副流感病毒 2、抗原漂移指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的A、型特异性抗原小变异B、型特异性抗原大变异C、亚型抗原的大变异D、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3、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结构是A、甲型流感病毒的 NA、HAB、M蛋白抗原C、乙型流感病毒的 HA、NAD、核糖核蛋白抗原 4、下列感染机体可获终生免疫的病毒除外A、腮腺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麻疹病毒D、流感病毒 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粪 -口途径传播B、两次病毒血症C、5 岁以下幼儿易感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性瘫痪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包括A、脊髓灰质炎病毒B、埃可病毒C、柯萨奇病毒D、轮状病毒E、风疹病毒 2、肠道病毒属的共同特点包括A、核酸型为单链正股 RNAB、核酸分节段C、对脂溶剂敏感D、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多种疾病E、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婴儿接种乙脑灭活疫苗B、幼猪接种乙脑疫苗C、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易感者接种疫苗D、防鼠灭鼠E、防蚊灭蚊 4、虫媒病毒包括A、狂犬病毒B、风疹病毒C、乙脑病毒D、登革病毒E、出血热病毒 5、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应A、与其他病毒疫苗(如麻疹疫苗)同时使用B、用凉开水送服C、免疫缺陷者避免使用D、肌肉注射法优于口服法E、2月龄开始服用,间隔1月,连服3次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家禽和家畜。正确错误 2、虫媒病毒的感染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正确错误 3、肠道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正确错误 4、注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手段。正确错误 5、给幼猪注射乙脑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人类乙型脑炎。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2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A、管形颗粒B、Dane颗粒C、小球形颗粒D、HBcAg 2、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A、HBV 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C、人受感染后 , 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 3、HC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日常生活接触C、血液和血制品D、性接触 4、HCV 与 HBV 的不同点是A、主要经血液传播B、可转为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C、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 , 其抗体不可抵抗再感染D、抗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 5、可辅助HDV复制的病毒是A、HAVB、HBVC、HIVD、HPV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HIV可感染A、Th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小胶质细胞 2、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有A、核心含两条完整环状 DNAB、含双层衣壳 , 内衣壳仅由核心抗原构成C、有三种分子量大小不同的表面抗原D、复制时存在逆转录过程E、慢性感染者常有肝外症状 3、可在血液中检测到并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指标的有A、抗 HBsAg 抗体B、HBeAgC、HBcAgD、抗HBeAg抗体E、HBsAg 4、通过血液传播引起肝炎的病毒有A、HAVB、HBVC、HCVD、HDVE、HEV 5、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A、大多数肝炎病毒引起杀细胞性感染B、病毒改变肝细胞膜表面抗原引起 Ⅱ 型超敏反应C、病毒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III型超敏反应D、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杀伤是肝细胞受损的主要原因E、病毒抗原变异逃避免疫识别是慢性化的原因之一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肝炎病毒种类多,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容易形成慢性肝炎。正确错误 2、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消化道引起暴发流行。正确错误 3、体内检测到抗-HBs和抗-HBc两种抗体,是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正确错误 4、HBV与HIV传播途径相似,但HBV抵抗力比HIV强。正确错误 5、HBV、HCV感染者易发生肝癌,但不是必然结果。正确错误 |
|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3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3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真菌子孢子 , 下述错误的是A、是真菌的繁殖器宫B、抵抗力与细菌芽胞相似C、一条菌丝可长出多个孢子D、孢子可发芽并发育成菌丝 2、关于真菌的抵抗力 , 错误的是A、耐热 ,60 ℃ ,1h 不能被杀死B、对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C、对干燥、日光和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强D、对多数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强 3、下列最易侵犯脑组织的真菌是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表皮癣菌D、黄曲霉菌 4、鹅口疮的病原体是A、白色念珠菌B、新型隐球菌C、毛癣菌D、丝状菌 5、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脾脏D、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真菌的培养特性下列哪项正确A、对营养物质要求低B、能在酸性环境PH4-6生长C、在室温下能很好生长繁殖D、经1-2周培养后才能形成菌落E、多细胞型真菌菌落常呈不同颜色,有鉴别真菌作用 2、下列哪项是多细胞型真菌的繁殖方式A、孢子B、菌丝断裂C、菌丝分支生长D、孢子二分裂繁殖E、通过芽孢繁殖 3、下列哪项是条件致病性真菌A、皮肤丝状菌B、酵母菌C、白色念珠菌D、新型隐球菌E、串珠镰刀菌 4、真菌能引起的疾病A、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B、毒素中毒C、肿瘤D、过敏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 5、有关真菌与细菌的比较,下列哪些正确A、真菌致病力,一般比细菌强B、真菌能引起肿瘤,细菌通常不能C、细菌繁殖速度比真菌快D、真菌孢子和细菌芽胞的作用相似E、抗真菌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抗细菌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真菌孢子是真菌的繁殖方式,也是真菌鉴定和分类的依据。正确错误 2、真菌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正确错误 3、真菌的生长温度通常是22-28度,但新型隐球菌生长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同。正确错误 4、真菌食物中毒易引起肝、肾、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的损伤。正确错误 5、真菌能引起多种超敏反应性疾病。正确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