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H化工研究院工程师梁某在一次技术洽谈会上与G化工厂厂长张某结识。张请梁帮助解决污水净化重复利用的技术难题,梁某答应试试。1995年春节,梁某与其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在H化工研究院院内一个废弃多年的人防工程里,用三个箩筐、一堆渣土、扫帚、水桶等工具,还自费购买了十余种试剂、试纸、电炉等物品,对G化工厂的污水水样进行净化实验。实验结果达到了G化工厂的技术指标要求。 梁某将实验资料交给H化工研究院一份,院里认为梁某为该院工程师,污水净化又是其业务研究范围,此成果应是职务技术成果,便以研究院的名义于1995年5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了“HI—PQ703污水净化方法”专利申请。1998年7月,研究院获得专利权。在此期间,梁某一直认为自己的成果是非职务发明,故强烈要求办理专利权人变更手续。双方争执不下,梁某诉至法院。
|
|
大磨坊公司于1991年1月由我国商标局核准注册取得了“大磨坊”注册商标专用权,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面包。1992的10月大磨坊公司与太阳城商场签订了为期3年代销协议,约定由太阳城商场设专柜出售面包,由大磨坊公司提供名、优、特、新的注册商标商品。1993年4月起,大磨坊公司停止向太阳城商场供货。同年6月大磨坊公司发现太阳城商场在大磨坊专柜上,仍在销售与其类似的面包,商品价签上注明产地大磨坊。大磨坊公司以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诉至法院。请回答:
|
|
张某是某大学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由科技部建设,但设在该大学,利用学校提供的房子、部分设备、图书资料、生活条件等。日常运行费用由科技部提供,项目经费由吴某通过承担研究项目从各种渠道获得。某年,吴某承担了一个国家项目,在该实验室进行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期间完成了一项重要发明。吴某认为项目是自己争取到的,发明是自己辛苦研究完成的,因此,与发明有关的权利,包括专利的申请权,都应当属于自己,个人有权在我国申请专利。该大学则认为,项目是在设置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发明是吴某在学校工作期间完成的,因此,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应当属于学校,只有学校才有权申请专利。试问:
|
|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设计并制作产品包装盒,未签订书面合同。丙在市场上发现该产品包装盒上未经其许可使用了其画《翠竹》作为背景图案。问:
|
|
《休闲》为国内一份文摘杂志,请一学生L翻译了美国5年前在X报纸上发表的一篇署名为S的散文,登载在该文摘杂志上,署名作者S。另一家国内文摘报《饭后茶余》转载了《休闲》杂志上的这篇译文,注明转载自《休闲》。S发现后,认为《饭后茶余》报及《休闲》杂志未经其同意,翻译并使用了其作品,也未向S支付报酬,遂诉至中国法院。《饭后茶余》报辩称,《饭后茶余》报转载《休闲》杂志上的译文属于法定许可范围,只要向供稿人支付报酬即可,无须向S付酬。《休闲》杂志社辩称,S散文首先发表于国外,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且《休闲》杂志在译文上已署名S,尊重了作者人身权,杂志社只需向译者L付款即可。
|
|
2002年1月1日,《音乐家》杂志发表了作曲家赵某创作的一首以民族唱法演唱的音乐作品《朝霞》。2002年2月1日,某艺术院校的学生钱某看到该音乐作品以后,为完成教师孙某布置的作业,就将该作品改编成通俗歌曲,命名为《太阳升》,并将其提交给老师孙某。钱某并未在作业中标明该歌曲改编自赵某的音乐作品《朝霞》。孙某也是一位歌唱演员,为提高知名度,他正在筹划举办个人巡回演唱会。看到其学生钱某提交的作业《太阳升》以后,孙某决定在其个人巡回演唱会中演唱该歌曲。由于工作疏忽,孙某未将该决定告知其学生钱某。2003年3月1日,孙某的演唱会如期举行,该演唱会免费对公众开发,孙某也不收取任何报酬。演唱中,孙某向观众表明该《太阳升》为其学生钱某所创作,并对其表示了感谢。 孙某的演唱会引起了李氏音像公司的关注。2003年4月1日,李氏音像公司与孙某签约录制了以孙某的演唱会为内容的录像制品,并公开发行。其合同约定,录像制品的录制、发行所涉及的著作权许可授权事宜均由孙某负责办理,但孙某认为录制自己的演唱会不会涉及其他人的权利,因此也未再处理此事。2003年5月1日,录像制品以光盘的形式发行后,周氏唱片公司购买了部分光盘。不久,周氏公司拟出版一辑名为《太阳颂》的录音制品,并选中了《太阳升》作为其中的主打歌曲。该公司的法律顾问认为《太阳升》系以发表作品,不需要取得作者的授权即可用以录制录音制品。故,周氏公司直接请其雇员演唱,并录制完成了该辑录音作品。事后,周氏公司按照规定与惯例向钱某寄去的报酬。 天南电视台购买了部分周氏公司发行的《太阳颂》唱片。2003年7月1日,天南电视台在营业中用该唱片播放了歌曲《太阳升》。按照以往习惯,天南电视台也并没有就该播放行为向任何人请求许可,也没有支付任何报酬。 地北系当地的有线电视台,在天南电视台播放歌曲《太阳升》时,地北转播了天南电视台的该期节目,并且也没有就该转播行为向任何人请求许可,也没有支付任何报酬。
|
|
在20世纪风行的歌曲《明朗的天》由M创作。M与1998年去世后,其遗产由合法继承人F继承。已依法获准从事音像制品出版业务的C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经典歌曲》唱片中收了该歌,并因未能找到作者而署名“佚名词曲”。C出版社在唱片正式出版前曾向我国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申请许可并获同意,且支付了使用费。M是该协会会员,歌曲《明朗的天》也已在该协会登记。但是,因为C出版社提供的词曲作者资料有误,以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未能将歌曲《明朗的天》的使用费转交给F,并且F对该歌曲中一些词语已做的修改在唱片中未反映。为此,F提起诉讼,认为C出版社的行为不但侵犯了M的发表权和署名权,而且侵犯了F作为著作权继受主体的修改权、署名权以及获得报酬权。因此,F请求法院判令C出版社停止销售该唱片;向著作权人的合法继承人F赔礼道歉;在全国性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说明歌曲《明朗的天》是M创作的;赔偿F的经济损失。
|
|
公司甲与业余发明人乙订立了一份技术开发协议,约定由乙为甲开发完成一项电冰箱温控装置技术,由甲为乙提供技术开发资金、设备、资料等,并支付报酬。在约定的时间内乙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并按约定将全部技术资料和权利都交给了甲公司。此外,乙在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还开发出了一项附属技术T,并以自己的名义就技术T申请专利。甲公司知道此事后,认为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应归甲公司所有,因此,甲、乙双方就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归属发生争议。 |
|
甲乙两合作创作了一部著作,1993年出版时,双方约定的署名顺序为甲、乙。1996年甲、乙在原作的基础上共同修订准备出第二版。在该书付印之际乙未经与甲协商,即通知出版社调整署名顺序,将乙署名为第一作者,甲署名为第二作者。图书出版后,甲见署名顺序被调换,便告乙侵犯其署名权。
|
|
邯郸某食品厂是“乐华”注册商标的商标权人,该商标使用在罐头商品上,沧州某厂在罐头上使用未注册商标“月华”牌,且包装是用与“乐华”商标相似装潢。北京某仓储公司帮助沧州某厂运输、存储“月华”罐头并在北京某商场销售。
|
|
你认为知识产权法有哪些作用(最少四条)。
|
|
请试述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
|
请按你的理解给知识产权概念下个定义。
|
|
简述商业秘密权的法律特征。
|
|
简述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
|
简述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
|
简述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
|
简述著作权人取得著作权的原则。
|
|
简述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
|
简述作品的构成条件。
|
|
简述作品的形式有哪些。
|
|
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的区别。
|
|
简述专利法规定不丧失新颖性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
|
简述我国专利法规定的直接侵权有哪些。
|
|
简述我国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形式及其程序。
|
|
简述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法律后果。
|
|
简述专利权无效的审理程序。
|
|
简述专利权终止的概念及情形。
|
|
简述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文件。
|
|
我国《专利法》规定,取得优先权必须必须符合的条件。
|
|
简述专利许可合同的种类。
|
|
简述方法发明专利权人的权利。
|
|
简述产品发明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权人的权利。
|
|
简述专利权人的义务。
|
|
简述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
|
|
对职务发明创造如何认定 |
|
简述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具备的实质条件。
|
|
简述判断实用性的标准。
|
|
判断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应掌握的标准。
|
|
简述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有哪些。
|
|
简述外观设计的特征。
|
|
实用新型的特征。
|
|
简述发明所具备的特征。
|
|
简述发明的类型。
|
|
简述专利权的特点。
|
|
简述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主要特征。
|
|
简述商标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
|
简述商标管理机关对非注册商标使用管理的主要内容。
|
|
简述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
|
|
简述认定驰名商标的条件。
|
|
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
|
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
简述对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申请条件。
|
|
简述申请商标注册的要求。
|
|
简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有哪些。
|
|
简述商标权终止有哪些情形。
|
|
简述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
|
简述商标注册人享有哪些权利。
|
|
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
|
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
|
简述授予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
|
简述商标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
简述商标的基本功能。
|
|
商标的特征。
|
|
简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
|
简述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
|
简述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
|
简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
|
|
简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
|
|
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
|
合理使用 |
|
实质条件 |
|
独占许可使用
|
|
商标管理
|
|
近似商标
|
|
独家许可证
|
|
专利权的撤销程序 |
|
专利权无效宣告 |
|
专利权终止
|
|
实用新型
|
|
产品发明 |
|
外观设计 |
|
表演权
|
|
发行权
|
|
知识产权
|
|
工业产权
|
|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
|
专利年费
|
|
抵触申请
|
|
虚假宣传行为
|
|
注册商标的争议
|
|
集体商标
|
|
商标撤销
|
|
商标注销
|
|
防御商标 |
|
专利侵权行为 |
|
先用权
|
|
专利权穷竭 |
|
本国优先权
|
|
国际优先权
|
|
创造性 |
|
实用性
|
|
新颖性
|
|
表演者权
|
|
保护保护作品完整权 |
|
自由转让原则
|
|
连同转让原则
|
|
商标异议
|
|
联合商标
|
|
间接侵权行为
|
|
独占实施权
|
|
权利要求书
|
|
职务发明创造
|
|
优先权
|
|
专利申请日
|
|
先申请原则
|
|
单独对比原则
|
|
法定许可使用
|
|
强制许可使用
|
|
专有出版权
|
|
继受主体
|
|
原始主体
|
|
注册商标的续展
|
|
邻接权
|
|
专利权的限制
|
|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
|
地理标志权
|
|
植物新品种
|
|
著作权的转让
|
|
作品的许可使用
|
|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
|
表演者权
|
|
表演者
|
|
职务作品
|
|
演绎作品
|
|
著作权的期限
|
|
著作财产权
|
|
著作人身权
|
|
专利代理
|
|
专利申请的复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