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mm×600mm,轴向力设计值N=1400KN,柱两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1=280KN·m,M2=34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 =14.3N/mm2,α1=1.0),纵筋采用HRB400(fy=f’y=360N/mm2)。其中,as=a’s=40mm。按对称配筋计算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面积。 已知:取ea=20mm,hns=1.17;ξb=0.518。 |
|
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140KN.m。该梁的截面尺寸b×h=200mm×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HRB400级。试确定该梁跨中纵筋配筋面积As。 附:fc=14.3N/mm2,ft=1.43N/mm2,fy=360N/mm2,α1=1.0,ξb=0.518,h0=450-45=405mm |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
|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怎样简化? |
|
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
|
我国规范中混凝土构件受力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有什么特点? |
|
何为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为什么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
|
预应力构件对预应力钢筋的要求是什么? |
|
增大刚度或减小挠度的措施有哪些? |
|
裂缝产生裂缝产生的原因? |
|
混凝土结构为什么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包括哪些内容? |
|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因素? |
|
简述减小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 |
|
混凝土结构常见的引起耐久性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
|
后张法 |
|
先张法 |
|
不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
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
耐久性 |
|
张拉控制应力 |
|
预应力混凝土 |
|
最小刚度原则 |
|
螺旋式箍筋柱有哪些适用条件? |
|
哪些情况适合采用对称配筋柱? |
|
如何判别构件为大或小偏心受压构件? |
|
试述轴心受压长柱破坏特点。 |
|
试述轴心受压短柱破坏特点。 |
|
普通箍筋和螺旋式箍筋柱中,箍筋各有什么作用? |
|
轴心受压柱中,配置纵向钢筋的作用是什么? |
|
为什么要确定轴心受压构件中纵向钢筋配筋率最大配筋率要求?
|
|
为什么要确定轴心受压构件中纵向钢筋配筋率最小配筋率要求? |
|
简述配有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形态 |
|
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如何设计最经济,为什么? |
|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哪几种?破坏特征各是什么? |
|
间接配筋柱 |
|
附加偏心距 |
|
稳定系数 |
|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 |
|
单向偏心受压构件 |
|
N u-M u相关曲线 |
|
剪扭构件承载力中为什么仅在混凝土部分考虑剪扭相关性? |
|
矩形扭转构件裂缝有什么特点? |
|
配筋强度比ζ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作用? |
|
受扭构件与受弯构件的纵筋和箍筋配置要求有何不同? |
|
纯扭构件有哪些破坏形态?破坏特征是什么? |
|
简述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 |
|
纯扭构件有哪些破坏形态?计算中如何保证出现希望的破坏模式。 |
|
约束扭转 |
|
平衡扭转 |
|
受扭构件配筋强度比ζ |
|
受扭构件计算的Wt |
|
受扭构件计算的bt |
|
剪扭相关性 |
|
配置腹筋能否提高斜压破坏的受剪承载力?为什么? |
|
如何考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截面位置? |
|
规定最大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的意义是什么? |
|
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如何避免出现不理想的破坏模式? |
|
无腹筋梁有哪几种破坏性态?破坏特征如何? |
|
斜裂缝出现前后,无腹筋梁中的应力状态发生哪些变化? |
|
无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后斜截面抵抗作用与梁上的剪力由哪些组成? |
|
受弯构件中纵筋弯起需满足什么条件? |
|
箍筋的作用有哪些? |
|
影响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
|
影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
|
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各有什么特征? |
|
横向钢筋
|
|
纵筋销栓作用 |
|
有腹筋梁
|
|
腹剪斜裂缝 |
|
弯剪斜裂缝 |
|
剪跨比λ |
|
配箍率 |
|
无腹筋梁 |
|
腹筋 |
|
抵抗弯矩图 |
|
影响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 |
|
T形截面受压翼缘的应力分布有何特点?规范在实用中是如何简化的? |
|
采用T形截面有什么优点? |
|
如何理解在双筋矩形截面设计时取ξ=ξb ?
|
|
影响正截面破坏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
|
为何计算界限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时采用有效截面面积bh0,而验算最小配筋率时采用全截面面积bh0? |
|
为什么把适筋梁第III阶段称为破坏阶段? |
|
什么是等效应力距形?等效的原则是什么? |
|
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双筋截面梁?配置受压钢筋有何有利作用? |
|
简述适筋梁破坏三个阶段的受力特点及其与计算的联系? |
|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
|
简述钢筋混凝土塑性铰的特点 |
|
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构件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各有什么特征?
|
|
纵向钢筋配筋率 |
|
第二类T形截面 |
|
第一类T形截面 |
|
少筋梁 |
|
超筋梁 |
|
适筋梁 |
|
梁的延性破坏 |
|
保护层厚度 |
|
双筋受弯构件 |
|
单筋受弯构件 |
|
塑性内力重分布 |
|
双向板 |
|
单向板 |
|
最小配筋率 |
|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
|
相对受压区高度 |
|
梁截面有效高度 |
|
影响混凝土的徐变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
|
混凝土收缩与哪些因素有关? |
|
什么是荷载的代表值?永久、可变荷载有哪些代表值? |
|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
对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结构什么功能要求?有哪些被认为不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有哪些形式? |
|
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都有哪几种极限状态? |
|
结构的可靠性和可靠度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有何联系和区别? |
|
什么是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与基准期有何区别?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哪几类? |
|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分为哪两类?为何将屈服强度作为强度设计指标? |
|
混凝土收缩变形有哪些特点?对混凝土结构有哪些影响? |
|
什么是混凝土徐变?徐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何影响? |
|
什么是结构的设计状况?工程结构设计的设计状况可分为哪几种? |
|
建筑结构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为满足这些功能要求,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验算? |
|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
|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原因 ? |
|
粘结应力 |
|
混凝土的收缩 |
|
地震设计状况 |
|
偶然设计状况 |
|
短暂设计状况 |
|
持久设计状况 |
|
材料强度设计值 |
|
材料强度标准值 |
|
混凝土疲劳破坏强度 |
|
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
|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
钢筋的疲劳强度 |
|
钢筋的疲劳 |
|
硬钢 |
|
软钢 |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
结构可靠度 |
|
耐久性 |
|